-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38期:中医药现代化
观众互动
观众: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医药能否借助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精准化医疗和个性治疗,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张维为:最近我们看到不少视频讲华为开始和中医药结合,喜欢中医药的人特别高兴,因为理论上你有这么大量的数据、案例、药方、经典,全部加在一起,然后形成一种精准的AI辅助的大模型,可能会给中医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有没有这样的可能?
张伯礼:完全有可能。我们也关注了这个领域,我们学校也和华为在做一个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叫“岐伯工程”,已经启动将近两年了。
中医的文献浩如烟海,中医的方子数十万手,中药更是几千味,尤其是几千年总结出来的历代的验案,根本是数不胜数,都是宝贝。我们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帮助筛选。
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把同类的方子合并同类项,然后赋予它几个关键词,敲进去,我要哪类东西,假如说咳嗽,我要“干咳、少痰,不发烧,伴有胸痛”,这几个字一搜,从全国可以总结出上千个案例。汉代谁怎么治这个方子,到了宋代谁治的,到了明清谁治的,都能出来供你参考,然后还告诉你哪些药有效。这是第一段,后一段真正把智慧融进去,那就更好了。
张维为:对,中医的一个特点是非常强调个性,要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我可以想象一个场景:通过手机上一个APP,你跟它聊天,把你的症状全都说一遍,它自己也在不停地学习,最后给你开出精准的处方。也许永远达不到张院士的水平,但如果能够比现在80%的中医大夫水平高,那就很了不起;即使永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它也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
观众:我是一名舞台剧的制作人,正好我们现在也在孵化一个剧本,是两个女孩创业做中医的这么一个故事。常人的概念是中医越老越值钱,但是我身边有很多年轻的中医,也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所以我们也整合了一些过去的新闻热点,包括一些故事,在孵化这样一个剧本。我今天的问题是,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代表,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概念,所以请问两位老师,如何通过我的职业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能为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张伯礼:认为老中医一定比青年中医强,这是不对的;实力不在于年龄,而在于你自己努力的程度,我们叫悟性。我一直讲学中医一定要有悟性,而悟性就是善于总结经验,不犯同样的错误。很多年轻的中医也是很优秀的,他们脑子新,知识学习得快,并且肯动脑子、肯动手。医生都是在临床磨出来的,你的经验都是自己积累的。老师怎么讲是老师的经验,转化成你的经验,一定要自己看病人,自己要上手,不管西医、中医都是如此。所以您为青年中医鼓与呼,我是非常赞赏的,也非常感谢您。
要我提建议的话,不知您看没看过《大长今》,是韩国的一个电视剧,演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学韩国的药膳,讲的是给皇宫、达官贵人怎么做饭,实际很多讲的是传统的医药知识,她只要努力了,做得一样好,甚至超过那些老的人。为什么《大长今》的影响那么大?一是把韩餐都给推广开了,二是它很真实地反映了一整个过程,有故事。所以我觉得您要写这个,里边最好有故事,再一个真实,就可以了。
韩剧《大长今》剧照
张维为:我补充一点,我正好看到一个报道,就是在成都他们建地铁线的时候,挖到一个汉墓,里边发现了扁鹊当时的竹简和木牍,而且很多是木牍;木牍比竹简宽,上面写的文字多,将近一千片,这意味着它们几乎是几部完整的医学著作。然后成都中医药大学就把这个做成一个舞台剧,学生自己演的,我想这些好的元素都在:真实的扁鹊,两千年前的人物,考古、地铁挖掘的过程,完整的扁鹊的故事。据说这个舞台剧很受学生欢迎。类似这样的故事非常非常多。
观众:中医药汉方被日本一些药企申请了专利,并且日本抢先占据了一部分国际市场。针对这方面,我们该如何去应对?
张伯礼:这个里边有很多的曲解,也有很多的以讹传讹,事实并不是如此。
整个日本的汉方药,完全继承自中国的中药,从前的考证是唐代鉴真和尚带过去很多,实际历代都一直有交流,所以日本的汉方药,全是中国的这一套。但是整个汉方药在日本国内的销售占多少呢?占不到3%。我们中国占多少?大概是20%多,接近30%,它不如咱。
第二就是说日本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了多少多少,实际上它的出口也不多,中国的中药出口是55亿美金,而日本的出口是50万美金,所以这个里边又差了很大。从专利来看,2012年到2021年这十年,我们中国是1200项国际专利,日本的专利只有800多项,它也并没有抢占多少。所以在20多年前就说日本占了世界百分之多少,它是以讹传讹,就是把日元看成美元了,是一个误会。我们有在多种场合解释,但是这个就是纠不过来。这组数据都是日本厚生省报告的数据,是真实的。
从中药整体的制药水平来看,我们现在并不比它差。(有人)说那日本人做的药,那小袋多好。它那个袋的量是我们的三分之一,它的剂量小,它的辅料用的是乳糖,不是我们的糊精,所以它的溶解度等各种都挺好。但是那么少的药,很难治病,充其量可以做保健品,我们还得以治病为主。
张维为:在联合国系统内,这个问题有过很长时间的争议,就是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知识被西方国家申请版权。我当时参加过一些会议,争得很厉害。我记得当时的共识就是,这种属于非物质遗产的知识,属于这个民族和这个地区的人的共同财产,不能被任何一个其它国家或外国公司拿去注册、变成自己的版权。我后来没有跟踪这方面的国际法的发展,但是这个问题在国际上有过很多讨论,也就是传统知识与知识版权的关系。
张伯礼:这个我可以提一点了,因为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连续两年都提了这个议案,即建立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国际有这个制度。像中医的这些方子是中华民族的,这没有争议,我们给这些东西建一道篱笆墙,宣示这是我们的,别人可以用,但你要跟我商量。不能像现在我们的牛黄清心,日本、韩国也生产,但根本不跟咱打招呼,也不提是中国的,就是它自己那么生产;这样不行,你必须跟我打招呼,我同意以后你才能生产,这叫传统知识保护名录。
现在印度、墨西哥、巴西都在做,我们中国在我当(中医科学院)院长的时候也组织做了,现在就是唐代以前的做了一部分,唐代以后的还没做。所以我就两次提案,希望把这事抓起来。它不是一道铜墙铁壁,但是是一个主权宣示,我们国家应该建立这种保护制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濒危等级比大熊猫还高!北京发现世界极危物种低斑蜻
2024-06-23 08:25 观察动物 -
医院职工遭网诈后和单位均被罚,最新进展
2024-06-23 08:19 基层治理 -
突遇泥石流被困27小时后,梅州一货车司机被救出
2024-06-23 08:03 -
黄晓明首捧金爵,下一部演“霸总”?
2024-06-22 23:23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6月22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2024-06-22 22:26 -
游隼vs穿越机,张家界大峡谷上演“空中大戏”
2024-06-22 22:11 观察动物 -
-
派出所所长实名举报公安局长,河北承德回应
2024-06-22 21:16 -
明起多省份可查高考成绩,查分时间最全汇总
2024-06-22 20:40 高考 -
中考英语听力突发事故,山西省招考中心道歉
2024-06-22 18:33 中西教育 -
新疆高温红色预警:局地气温将达45℃以上,加强防范融雪型洪水
2024-06-22 17:15 极端天气 -
七天“支教”团安排四天观光,揭开“伪公益”的商业套路
2024-06-22 17:06 -
国家防总:鄂皖苏发生“旱涝急转”风险较高
2024-06-22 16:07 极端天气 -
兰州:取消新建商品房价格备案,购房人和房企可自行协商确定成交价格
2024-06-22 15:56 中国房市 -
-
城管局被曝拖欠600多万设计费,局领导建议企业发律师函
2024-06-22 14:51 依法治国 -
男子将母亲托举到屋顶,自己被洪水冲走不幸遇难
2024-06-22 14:03 极端天气 -
村医吸毒成瘾,急诊科主任三年为其开具2846支杜冷丁
2024-06-22 13:10 -
福建上杭6名因暴雨失联人员已遇难
2024-06-22 11:55 极端天气 -
“4000元买的方案,最后牛头不对马嘴”
2024-06-22 10:39 高考
相关推荐 -
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25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362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59“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4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501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