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37期::懂点中医,大有益处
现场互动
观众:我个人是非常喜欢中医文化的,所以毕业之后也从事了相关行业。但我发现有很多人对于中医还是一知半解,甚至觉得中医就是骗人的把戏,所以很想与之辩解。想要问一下院士、教授,能否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中医在现代具有哪些优势?
张伯礼:这个情况实际是比较多见的,我们也不回避这一点。确实现在有一些不是真正的中医,打着中医的旗号去骗钱,一些所谓的“神医”“神药”,做一些虚假广告,确实有这个情况。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民间的医生有很多好中医,所以我在2017年就中医药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时候说过一句话,“高手在民间”,民间确实有些好中医。
但是,这些个中医也应该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所以各个省在考核中医的时候,要真正地去看他们实实在在的本领,而不是仅仅考卷面,回答一个问题,背下来好坏。因为有些中医都是岁数比较大的,他背不下来,但他看病确实有一套。关键看他有没有这一技之长,能不能治病,就可以了。
再一个,“你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有人文化不自信,就是不相信中医。例如我在武汉的时候,给一个病人看好了,送他出舱,他说“你别看治好了我,我也不信中医,因为你说不清道理。”我说:“挺好,起码你现在活着,才能说这种话。你这话也是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努力把机理给你说清楚。”这是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可以允许这种想法存在,你也不去争辩,这要求我们做得更好,拿出道理来,把它说清楚。所以我讲中医要自信,五千年的东西不是谁能否就否得了的,还是靠疗效,说明机理、研制更多好药,慢慢大家就会信任的。
张维为:我觉得张院士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他做的所有这些,都是西医也不得不接受、不得不承认的,就是有大量的数据,有实证,可量化、可重复,他做到了这一点。
我们去他那儿做过调研。比方说,几乎所有心脏不好的人为防范危险,都自己备有速效救心丸,这是中医的。但是过去的速效救心丸,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候产品不同批次的质量不稳定,原因就是没有完全做到精准的量化。但是张院士的项目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现在这个药的品质是可靠稳定的、可重复生产的,这只是一个例子。
我自己念大学的时候,那是1979年、1980年,突然一天早上起来,左肩不能动了,一动就疼。我就去当时复旦的医务室,很简单,就是拔火罐,半个小时后就好了。我本来以为上午课都不能上了,结果没有问题,可以继续上课。
观众:我是一名分子生物学研究员。我在学习和研究当中,发现分子生物学很难系统地解释复杂的人体运行规律,但是中医理论是完全可以解释的。我想问一下,在中医药的实践当中,中医药有没有双盲临床实验?这个是如何进行的?因为中医药要与人体进行互作,每个病人的状态不一样,药性不一样,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还有,对什么样的药方和药剂进行这样一个双盲临床实验呢?谢谢。
张伯礼:这位先生问的问题非常好,非常有深度。正好我也借着这个机会来回答一下。
有人说“你们中医不治病,只治症”,这话不对。中医古代不叫冠心病,叫胸痹,只是名称不一样。但是中医也治症,治症就是治综合症,有一堆症状,如这个人咽干、嗓子发干、眼睛老是涩、腰酸膝软、耳朵响、舌头是红的,这套综合症叫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治。中医古代有一句话,叫“治其所苦”,你只要苦,你哪不舒服,我就治哪。既包括病,也包括症候的症,也包括症状,都可以改善。
你刚说中医做不做循证的评价、双盲的评价,我刚才讲的那个芪参益气就是双盲双模拟。两组人,一组吃真阿司匹林,假的(芪参益气)(模拟剂),一组吃真的中药(芪参益气)、假阿司匹林(模拟剂)。3500个病例,观察37个月,做评价。但是我们选的这个药很讲究,一定是临床有效的药,我才可以管这种叫“上市后再评价”。
分子生物学和中医药丝毫不矛盾。中医是从整体把握人体状况,而分子生物学,从基因也好,从某一个细胞也好,它从微观去把握人体的状况,宏观、微观相结合是最好的。我们把握宏观情况了,中医讲阴、阳,所以我用了免疫调节,用这个来说清楚、讲明白了。实际我用的很多方法就是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完全可以为中医把道理说清楚。过去我们说不清楚,是因为科学手段没到;现在到了,只要努力去做,是能说清楚的。
张维为:西医现在的问题,连多数西医的研究者都开始发现了,它越分越细,包括我们医院,看病的时候科室越分越细,结果往往要走四、五个科,我们缺少全科医生。同样,我们鉴定民间中医高手的时候,用的一些方法不一定要完全被所谓科学的方法所束缚,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一定要承认,我们的科学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哪怕是分子生物学等等,我们对整个真实世界的理解实际上还只是很小一部分,还有大量的未知领域。在没有完全理解之前,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
主持人:对,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把这个管用的机理讲明白。
张伯礼:有的能讲清楚,有的到现在还不一定。你看经络,到现在也研究不透,但它确实是有用的。有人说就是神经,我们把肢体切开,发现也不是——把神经给切断了,还有经络现象,说明它不是。
主持人:所以还是要研究,也许在科学进步的哪一天,我们就可以终于搞明白到底什么是经络。
观众:我目前是一名法律工作者,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我会选择通过八段锦来调节自身的身心健康。张院士刚才也提到了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精神内守,以及独立守神,我认为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也想张院士继续为我们分享一下,您在日常生活当中具体的养生秘诀是什么呢?谢谢。
主持人:我们这位女观众是法律工作者,工作强度很大,但你看她整个精气神特别好,可能也是受益于八段锦。不过我插问一下,刚才院士说八段锦上了年纪练,这位女士那么年轻就练起来了。
张伯礼:八段锦也不一定上了年纪才练,都可以。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打太极拳。
所以到武汉的时候,在方舱里边,一个大体育场,冷冷清清的,大家又都恐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当时我就想,中医的医疗队,我们学校也去了100多人,那就组织他们打太极拳,又不花钱,还有老师教。一打,互相交流,话多了,精气神就变了;话一多了,原来互相都不认识,通过打太极拳都认识了。互相帮、互相学,年轻的先打,然后带着中年、带着老的,一起打,形成一个非常壮观的场景。首先是消除了恐惧心理。其次,通过打太极拳,活动,气血周流了,想吃东西了,帮助康复,所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男女老少皆宜。
刚才这位小女生来问我的情况,我现在运动就是两个,第一个跟张老师一样,就是走路。现在一般每天要保证6000步,到晚上一看不够数,就要在小区里把它走完。但我在走的过程中,急慢交替,变速跑,还加上上肢的运动配合,这样效果更好。
第二,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入静”。特别是工作比较紧张,像有时候我一天要开五、六个会,换频道换太快,这时让自己静一下。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领子扣解开,放松片刻,别太勒着自己;关键是调整呼吸,深呼气、缓排气;然后闭上眼睛,想的是蓝天白云,不要想事,通过腹式呼吸慢慢地调整自己,进入一种基本是朦胧的状态。坚持10分钟,你再睁开眼睛,眼睛是亮的,整个情况就像睡一大觉一样。这叫入静。
真正达到这种入静的境界了,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法。我现在在汽车上都可以练,只要找个地方,我几分钟就可以调整过来。这种入静是清醒状态下的睡眠,实际身体在做调整,是非常有效的。我现在的状态,得益于入静这点功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深圳“国保”城墙因暴雨坍塌?最新消息
2024-06-16 08:00 极端天气 -
“战地小老虎”洪建财逝世,16岁参加金门炮战勇立军功
2024-06-16 07:40 -
“金爵闪耀,瞩目焦点” 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举行
2024-06-15 22:52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淄博舰启航参加汤加海军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
2024-06-15 21:30 中国海军 -
运输进度30%+,月背“土特产”到底有多特别?
2024-06-15 20:09 航空航天 -
“台湾年轻人不来大陆几乎没啥前途”
2024-06-15 19:43 台湾 -
“之前怎么没人去阿勒泰?没必要拍西方感兴趣的作品”
2024-06-15 19:19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王沪宁: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2024-06-15 18:44 两岸关系 -
刘国中到河北调研旱情和农业抗旱工作
2024-06-15 18:11 极端天气 -
年发绿电66亿度实现“变废为宝”, 我国烟气提水量最大火电机组投运
2024-06-15 17:41 能源战略 -
“父亲是到大陆的台商一代,他告诉我一定要到大陆发展”
2024-06-15 16:46 台湾 -
警方通报“江浙沪独生女被诈1.3亿”
2024-06-15 14:40 依法治国 -
赖岳谦:这个工程要走下去,一直到和平统一
2024-06-15 14:14 两岸关系 -
除京沪深外,全国其余城市均已取消房贷利率下限
2024-06-15 14:13 行业资讯 -
连胜文:一个道道地地的台湾人,也可以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2024-06-15 11:22 两岸关系 -
大陆对台134项关税减让今起中止,“台湾中小企业将受冲击”
2024-06-15 08:58 台湾 -
女职员拍视频表白行长?涉事银行通报:双方均已离婚
2024-06-15 07:52 -
庞骁刚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4-06-14 23:41 -
广西多地现暴雨到特大暴雨,未来6天仍多降雨
2024-06-14 23:40 极端天气 -
王沪宁:支持福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2024-06-14 21:20 两岸关系
相关推荐 -
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评论 66“中方提速:欧洲稳了,但在美国的还得等等” 评论 156白玉兰最佳电视剧颁给了它? 靠八集篇幅创造了历史 评论 34离谱!涉华汇报,欧盟官员竟用这个词… 评论 330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评论 59最新闻 Hot
-
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
“美国目的昭然若揭:拿矿,跟中国对着干”
-
怕美国不来,又怕特朗普乱来,欧洲犯怵:“单挑”中国,我吗?
-
新军校,今天正式成立
-
“2022年,伊朗几乎成功刺杀蓬佩奥”
-
伊朗举行国葬
-
香港特首顾问团换届:李泽钜未续任,“杭州六小龙”两名创始人加入
-
担心经济被当“武器”?中小国家应当追溯问题源头
-
普京:在“北约不东扩”承诺上被骗
-
“中方提速:欧洲稳了,但在美国的还得等等”
-
“特朗普正计划访华,带上数十名CEO”
-
尹锡悦现身首尔高检大楼,韩国特检组启动讯问调查
-
美国最高法助攻特朗普:禁止全国禁令
-
美驻日大使污蔑“中国加剧危机”,我大使回击
-
白玉兰最佳电视剧颁给了它? 靠八集篇幅创造了历史
-
特朗普:饶了哈梅内伊一命,还免了他“谢谢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