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23期:让“中国学”回到中国
最后更新: 2024-05-09 06:10:54“文明型国家”认为中国首先是一个超大型的现代国家,而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使之与众不同。这使中国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对西方模式的超越。比方说,文明型国家的“良政还是劣政”范式超越西方“民主还是专制”范式,“民心”和“民意”结合的模式超越西方仅依靠“民意”的模式,“整体利益党”模式超越西方“部分利益党”模式,“选拔+选举”模式超越西方单依靠选举的模式,“混合经济”模式超越西方新自由主义模式,自由与自律平衡的价值观比西方自由绝对化的价值观更具现代性。
“文明型国家”叙事现已成为国际主流话语之一,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不同文明的百花园,文明互鉴是唯一的人间正道,而文明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总体叙事及国际比较叙事,经得起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国际比较。相比之下,西方文明唯我独尊衍生出来的西方中心主义和“历史终结论”等叙事,既解释不了中国,也解释不了西方自己,只能被人类历史发展大潮所抛弃。其实,中国模式并非十全十美,它有自己的问题,还在完善之中;但就现在这个水平,它也可以和西方模式竞争而胜出。
我们还把中国本身作为方法和参照,观察西方和整个外部世界,对西方话语的解构从解构GDP等指标体系开始,我们很早就判断世界进入了后西方时代、后美国时代、觉醒年代。我们还以中国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生的许多大事做出了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判断,如“阿拉伯之春”不久将变成“阿拉伯之冬”,民粹主义将毁掉美国的未来,西方自由民主模式的基因缺陷决定其一路走衰的命运,美国将彻底输掉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等。这种“去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国学底层逻辑和知识体系,使我们做《这就是中国》节目很有政治定力和学术定力。
资料图来源:新华网
实践证明,我们中国学人的中国学研究可以影响乃至引领海外的中国学研究,西方话语可以随意忽悠中国人的时代已经终结。实践还证明,通过原创的中国学研究,我们可以让中国学回到中国,最终全面地、彻底地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等问题。
圆桌讨论
主持人:今天这个话题的主题叫做“让中国学回到中国”,一方面是因为大家知道以往中国学海外学者做得比较多,但是他们能把中国观察明白吗?第二就是张老师反复强调的,中国学的研究要有主体意识。我想问一下,当我们说到海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的时候,有没有一些研究,学术圈里觉得还是研究得不错的?
张维为:那还是有的,我跟很多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接触比较多,可能你不同意他的主要观点,但是有些方面能受到启发。
比方说最有名的就是美国的费正清,他是公认的美国的中国学鼻祖,从他开始把欧洲的汉学变成中国学,研究当代中国。他的核心理论就是“冲击-反应”模式,就是西方对中国冲击,然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对西方的冲击做出反应,中国因此就变化了。这个模式影响非常之大,几乎西方主流的中国研究几十年内都受他的影响。
但后来西方的中国学自己有在演进,包括柯文,他虽然是费正清的学生,但他说“我跟我导师的观点不一样”,他说“我觉得应该在中国发现历史,以中国来看中国”,所以他就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式,从中国社会本身的结构和变化来研究中国。西方的冲击确实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但中国也有很多方面是不怎么被影响的,甚至一点影响也没有;有些方面是中国自己内部因素产生的影响,甚至对外部产生影响。但他又走到另外一个极端。
我有一个挺好的学者朋友Vivienne Shue(许惠文),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就到中国做社会学研究,后来长期在牛津大学任教。她很早就提出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的公民社会理论来剖析中国。她说,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好、社会组织也好,它们跟政府和民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它们部分地代表政府、部分地代表民间。她是比较早提出这个观点的学者,我觉得有一定的见地。但是应该实事求是地说,我看到的多数的海外中国学研究,或多或少都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包括费正清本人,他的“冲击-反应”范式也是受西方中心论影响的。
Vivienne Shue 许惠文(资料图)
主持人:对,一方面是中国太过丰富,想要从海外的角度,在他们固有的一种学术框架和理念当中把中国研究透,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另一方面,虽然您刚刚也例举有不少的海外学者在研究中国,但是可能加起来这个数量绝对值也不是特别多。
所以我想听一下范老师您的观点,您也在海外做过研究工作,您的个人感受是怎样的?有没有也研究得好的,或者研究不好的,问题在哪?
范勇鹏:我还确实是接触过不少中国学的领域,包括我本身在海外学习过、做过研究。另外我在大概十来年前做一些学术报刊的工作,开创了一些栏目。比如当时我负责的那个报纸,开创了一个栏目叫《域外》,就是专门介绍海外中国研究者的这些成果。
客观来讲,海外的中国研究确实对我们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因为作为一个文明体,我们总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去看一看别人看这个问题不同的视角,很有帮助的。而且过去这些年,海外中国学有很多比较好的概念、理论,成功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会话里边,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从视角上、方法上,海外学者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补充。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他在研究中国的过程中,确实对中国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和认同。比如我接触的像丹麦、德国的一些比较好的汉学家、中国学家,他们一生致力于把中国的古典文献翻译成德文,然后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诗歌,对中西文化互鉴、文化交流起了非常正面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吸收他们有益的东西,另一方面,像刚才张老师讲的,像费正清的思想,它这里边其实也有有问题的部分。我再举一个人,欧文·拉铁摩尔,这个人在中国学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物。他在民国的时候游历中国的北方地区,后来还做了蒋介石的顾问,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我们传统史官的视角。
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中国历史,这个对我们是有益的。但是我们在吸收它有益的东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里边包含的一些破坏性的、解构性的,甚至危险性的东西。比如说海外汉学有很多人,包括日本的,特别是像美国哈佛大学“新清史学派”,包括欧洲,都有一些学者,他们就是致力于解构我们的华夏中心的这样一种视角。有一定的补充,是好事;但是他要把你解构掉,变成一个没有主体的视角,它就是坏事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陷入“40万买院士”争议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今年都颁给了谁?
2024-05-08 22:03 -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2024-05-08 18:33 观察者头条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