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80期:从“北溪”事件谈起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32:19【提问环节】
徐一川: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叫徐一川。随着“北溪”事件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站出来呼吁展开调查,这与美西方沉默之初形成了变化,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变化?还有近期沙伊北京对话广受世界好评,对于玩地缘政治一把好手的欧洲来说,对未来又有什么影响?谢谢。
张维为:现在美国以它的霸权、霸道、霸凌,不让任何独立的国家和机构来进行调查。而没有欧洲国家,特别是瑞典、挪威这些国家的配合,没法进行调查。那边都是北约管制的领域,难以进行实地调查。但我觉得就看对这个战事怎么评估,下一步会怎么发展。因为现在不能光看战场本身和俄乌两家以及北约,还要看经济。我们看到的新闻是硅谷银行的破产等,这是很大的一个事情。会不会出现类似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要是再一次爆发这样的危机,美国也可能垮得很快,然后墙倒众人推,包括这些问题全会揭露。所以我觉得可以再等一等看一看。
但总体上看,如果你想要一份正式的报告,至少是公开得到联合国承认的这种报告,现在做不到的。因为联合国的基本做法要求大国一致,五个常任理事国都同意,这个报告才能有联合国的批准。否则的话联合国行使不了多少职权。
邱文平:因为我们的历史、哲学、文化理论很多是从欧陆传出来的,所以我们对欧洲一向抱有一种比较尊敬的态度。但其实我们有时候过于高看了美西方的文明价值观。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的话,西方只从300年前才开始兴起,在这之前整个世界都是在亚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发生的。大国在欧亚大陆博弈,西欧只是非常小的一个世界的角落。所以这300年它获得这个胜利,今天当它暴露出自己本身这种虚弱的本来面目时,你怎么样纵横捭阖呢?你既缺乏雄心壮志,也缺乏相应的实力,更缺乏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所以我对它并不是很看好。
张维为:如果这样继续拖下去,对谁都不利,也削弱整个西方。这次最新的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是5亿美元,如果以阿富汗战争为参照系的话,它是二十年23000亿美元;我粗算一下,大概等于可以支付两天的战争费用。这是无底洞,美国也吃不消,欧洲也吃不消,现在连弹药都不够了,24小时生产都来不及提供。所以我估计可能过段时间,大家不得不以某种形式寻求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
这次俄乌冲突对海湾对沙特的影响,你看得出来海湾有多少国家把钱放在美国,买美国的债券,或者放在瑞士等等。但这次西方对俄罗斯采取了掠夺的方式,包括俄罗斯的个人和机构公司的资产,全部掠夺。沙特这次愿意和中国一起来解决伊朗问题,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这个趋势对人民币国际化,数字货币等等都有帮助。
2022年11月5日,意大利罗马,数万人发起反战游行,呼吁俄乌停火。
于凯阳: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叫于凯阳,是一名金融从业者。美国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的霸权,还有国际话语的优势,对俄罗斯发动了一场持续的全面的舆论认知战。它通过舆论认知战,在已经达到了哪些目的?对我们中国有哪些可以汲取的经验?谢谢。
张维为:从舆论认知战来看,美西方在俄乌冲突中打得比俄罗斯要好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除了传统媒体平台,还有社交媒体平台,所以它的信息传播比俄罗斯要广很多。但我也觉得不用太担心,最终是纸包不住火。究竟乌克兰打得好还是不好,现在我看到西方的报道中比较诚实的内容好像也多了起来,他们也开始说乌克兰可能打不下去了。这种报道过去很少,总是乌克兰要赢,现在开始有这样的报道了。
对中国来说,要认真研究,然后要有打仗的意识,这个太重要了。因为我们要进行许多——按照总书记讲的——伟大的斗争,包括祖国统一等等。舆论战、认知战是伟大斗争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是个超大型的国家,坦率讲只要我们老百姓自信,我们14亿人自信,我们什么都不怕。这是最关键的,我自己就是一个世界。在这基础上我能够对外传播得越准确,越有吸引力,那就越好。如果认知战真的打起来,我们可能开始会处于被动,但是慢慢的,就像毛主席讲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我们最终会赢的。
邱文平:就像我刚刚引用的毛主席的话 “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现在我觉得年轻人越来越看清这一点了,美国虽然把舆论体系和军事行动配合得天衣无缝,因为这几百年他们就这么搞的,是一种整体战、全面碾压的感觉,但现在看得很清楚,这种搞法会让所有国家都有不安全感,尤其是地区大国。比如沙特,它觉得美国这个盟友根本靠不住,因为你这个招数使得太狠了。
主持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
张维为:基辛格的话。这次外交部发布的《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文件,翻成英文后传播效果很好。非西方世界的评论都是赞扬的。
朱子萱:两位老师好,我叫朱子萱,来自北京,是一名大学生。我们知道炸毁“北溪”是一个典型的恐怖主义行径。那么随着俄乌冲突的延续,这种恐怖主义手段有没有可能会对我们造成持续性的威胁,我们又如何去面对?谢谢。
张维为:这是国家恐怖主义行为,我们要非常警惕,实际上好几年前,我们就明确提出总体安全观,这包括保护中国的发展权。发展权包括石油的通道、石油的供应链、海底电缆等等。我想我们的反制能力也不是吃素的。
邱文平:炸毁了“北溪”管道,其实就是战争行为。这种行为的性质是非常恶劣的,导致世界各大国都开始进行备战,考虑我的能源要绝对安全,我的各种金融也要绝对安全。这种恐惧心理会导致世界进入一种分割状态,各个地区大国都开始在营建自己的小联盟小圈子。这是非常可怕的倾向。
能源安全,中国一向非常重视。在新能源方面,我们全世界独步领先的。就像我们经常调侃的一样,只要中国造不出来的东西,它就是工业王冠上的明珠;我们造出来的东西,它就是白菜科技。现在美西方还剩一个什么样的王冠了呢?我觉得唯一剩下的就是、芯片了,芯片我们不是不能造。但是我想对中国人来说,我们承认一些落后的,这落后不是个丢人的事,它是一个前进的动力,我们一定要鼓足劲给你拿下来。
张维为:我再补充一个例子,不久前澳大利亚智库ASPI发了一个报告。这个智库实际上是美国国务院给了很多资助的,属于反华智库。报告是这样说的,在现在新的高科技领域内,中国领先美国,而且非常具体地说在44个领域,其中37项中国都领先美国,美国是第二位甚至更后面。然后,它说有些研究机构前10名全是中国。后来我看到我们国内网友的评论,有的说这是捧杀,有的说是它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实力,诸如此类。我的直觉判断,这些都属于新的增量,存量方面我们跟美国在不少地方有差距,但增量方面我们可能已经超越美国,总之这是另外一个视角,他们很紧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3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8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1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