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80期:从“北溪”事件谈起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32:19所以,一旦经济重心转向军事工业,国家就有可能被军工集团绑架,走向战争深渊。美国人自己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认为美国被国内军工集团裹挟拉下了水,在战争中没有捞到什么好处,从而转向了不干涉欧洲事务的“孤立主义”。而今天的美国,又在重蹈覆辙,拖着世界向深渊的道路上狂奔。
美国今年的军费高达8579亿美元,比去年增13.93%;德国增加17%,印度增幅达到13%,日本暴涨26.3%,并且开始购买“战斧”巡航导弹等进攻性武器;而中国只增加了7.2%。美国军费已占GDP的3.5%,并要求所有北约国家都把军费提升到2%以上。
所以,中国不能不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环顾全球,能够发出和平倡议,并被大家认真考虑的国家,也只有中国。我们和广大亚非拉国家一样,饱受殖民主义和战乱之苦,非常希望能够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种希望是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和非洲、伊斯兰世界的共同心愿。巴西总统卢拉特意提到,希望来华访问时和中国商量俄乌冲突的政治解决方案。
中国外交部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在慕尼黑呼吁“我们都是地球村成员,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绝不能重走阵营对立、分裂对抗的老路,绝不能陷入零和博弈、战争冲突的陷阱。”在美西方煽动的狂热反俄“圣战”氛围下,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实力,也没有勇气反抗美西方的霸凌和打压,只有中国站出来讲话,才能让占世界人口85%的国家敢于表达自己不被迫害的中立立场,免于饥饿的生存诉求和政治解决的和平愿望。而中沙伊北京会谈震惊了世界,两个死敌在中国宣布复交,证明了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完全可以落地的外交原则。
2月21日,“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蓝厅论坛在北京举行。秦刚在论坛上作主旨演讲并作出上述表态。
中国罕见地发布了《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报告,对美国肆无忌惮的帝国主义行径进行批判,在世界范围受到热烈欢迎。一位外国博主这样评价:“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会产生共鸣。”外网也有人反问:“如果俄罗斯倒下了,下一个是谁呢?”。足见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真正的中国人,答案更是一目了然。
中国外交部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发表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中国方案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俄罗斯外交部均对中方的立场文件给出积极评价。而“一直想来中国”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他将于访华期间与中方就俄乌冲突交换意见,推动谈判解决乌克兰危机。
有趣的是,欧洲国家首先支持的是中国反对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的立场,对于政治解决俄乌冲突则不做表态。这种暧昧态度可以理解,他们是在观望美国的表态。美国则对中国方案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一点也不令人惊讶。美国裹挟欧盟拖垮俄罗斯的战略目的尚未完成,怎么可能同意俄乌冲突就此止步?
不过,不知美西方是否考虑过,如果俄乌冲突久拖不决,俄罗斯一直扛下去没有被打垮,或者俄罗斯获得战争的胜利,他们就会面临骑虎难下的窘境。美国和北约是无顾民生和经济发展,将国民经济转向军工生产呢?还是冒着核大战风险,扩大战争规模,亲自下场对战俄罗斯呢?这两个选择都会导致另一个头疼问题,美西方如果升级和俄罗斯的冲突,又不能迅速击败俄罗斯,战争的海量投资一时半会是收不回来的,那又怎么兼顾和中国突飞猛进的经济、科技进行竞争呢?难道还真得启动“摧毁台湾”计划,和中俄两个大国同时开战吗?
俄罗斯学者亚历山大•卢金说:“当各方意识到战斗的代价比妥协更大时,停火自然会到来”。这条朴素的原则不由让人想到当年的朝鲜战争,美国纠集了几十个国家,和中朝联军血战三年,最后打成了僵局,不得不签订停战协议,这成了美国心中永远的痛。时任美军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对朝鲜战争的反思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希望美国能够悬崖勒马,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吧。
毛主席曾经说过:“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这句话,美国人一直耿耿于怀。时至今日,在战略上,我们依然这样认为。
谢谢大家。
【圆桌讨论】
主持人:刚才邱老师对“北溪”管线爆炸之后,各方的反应,全部都做了一个分析总结。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北溪”管线,因为这是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从这个案例的背后,能看出各方的一些立场、态度。这里头不乏荒诞之处,一开始说是俄罗斯人炸的,再到后来一些西方媒体,包括政府说是乌克兰人炸的。我都很想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样的版本。
张维为:实际上我们这个节目,在四年多前(2019年)的第一期,就准确地给美国定位。我们说美国变成一个流氓国家,这个国家已经不讲规矩,我们要做好最坏打算。我估计俄罗斯恐怕也没想到美国会变成这样,采取这么卑鄙的手段。
我觉得这个对美国在全世界面前的彻底暴露自己是非常好的事情,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虽然现在表面上看一些欧洲国家,不敢公开发声,媒体也基本沉默。但实际上,你仔细看,包括他们的民间,他们社会的很多人在等着某个时机,愤怒会爆发出来的。
主持人:有的欧洲国家就说了,我们知道是谁干的,但是我们不能说。已经把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联想到外长编辑会上,秦刚外长谈到中欧关系时,也讲了期待欧洲能够有战略自主。我们在“北溪”管线事件的背后,看到的就是欧洲的战略自主这一块还是挺让人遗憾的。
邱文平:欧洲的战略自主我们也确实期待了很久。但从这次德国总理访美来看,布林肯居然给他划了范围。这是之前没有发生过的,在默克尔时代,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居然说这个不能谈,那个不能谈,只有援乌可以谈。这其实证明美国露出狰狞本色之后,欧洲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在面临冰冷的现实时,才会有觉醒的可能性。就像张老师刚才讲,它有这个想法,但你能不能做到还是需要欧洲的决心。
张维为:讲到美国癫狂,最近他们有个说法:现在看来美国军方倒成了最大的鸽派,包括在台湾问题上。这些政客全是鹰派。但实际上,他们支持乌克兰,把欧洲、美国自己掏空了,大量的军事投资,这个钱你要收回来的话,一定是要能够取得胜利。
最近英国一本杂志刊登了两幅照片,一个是英国超市里边空空如也,一个是俄罗斯超市里面价钱便宜,什么东西都有。它说明英国做错了,不应该把精力放到战争,应该把自己经济搞好。
受天气、俄乌战争外负面溢效应及“脱欧”等因素影响,近期英国很多超市出现蔬果供应短缺。
主持人:俄乌冲突发生到现在延宕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们对美国在这里头的作用是看得越来越清楚。给它一个定义“破坏者”,从拱火一场军事冲突,到最后不断给乌克兰军援也好,让欧洲方面跟俄罗斯断绝任何能源上的往来也好,让欧洲老百姓来承受这一切代价也好,整个事情里面不断地起破坏的作用。再来看中国,前段时间我们发表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要劝和促谈。两相比较,我们在面对冲突的时候,我们的立场、方法、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破坏者,一个是建设者。
张维为:某种意义上,我们站在这么一个独特地位,我们可以来斡旋。我看中国这个方案的直接目的就是你们坐下来谈。我过去在外交部工作过,有时候你坐下来谈就可以了;谈起来之后很多措辞都可以调整。
我们文件中讲尊重国家主权,你也可以把它升高一点,再加一个内容,比方说尊重《联合国宪章》,这样双方也许就可以接受了,只要能够坐下来谈。这个谈一年、两年、三年都没有问题,美国是破坏者,中国是建设者。在世界各种问题上几乎都是这样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3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8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1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