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47期:欧洲的危机和失落
金灿荣:
我注意到前几期节目中,张维为老师讲过一个观点,就是俄罗斯这一次在乌东的特别军事行动,实际上是对美国霸权体系的冲击,这个冲击很有可能成功,那历史会记下一笔。美国这边的情况是这样的,目前看美国受益很大,原来美国很担心德国、俄国接近,至少暂时是做不成了,欧洲的战略自主现在看来也是要往后推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加强。
从经济上来讲,现在美元对欧元很强势,相当多的欧洲资金被美国“割韭菜”了,以后欧洲脱离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以后,或多或少美国会占有一些市场,美国应该讲眼前是有一点收益的。但是长期来讲真不太好说,因为如果俄罗斯这个挑战成功了,那美国这个体系就会出现问题。
坦率地讲,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它主力就是两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欧盟,像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它们的制裁有点用,但是相比作用就小很多了。所以真正的制裁主力就是美国和欧盟,现在的情况是,制裁欧盟搞不下去了,再搞个半年,接下来一个冬天到来,俄罗斯还“活着”,没准欧盟就“死”过去了,很有可能就是俄罗斯这次挑战能成功,在军事上,它会打倒乌克兰的,在经济上,如果它能挺住,应该讲它这次对美国霸权的挑战就是成功的,从此美国体系就开始出问题了,越来越多国家就不听它的了,长期来讲,对美国是很大的损失。
欧盟已冻结俄工商界人士总价值约100亿欧元的资产。图源:视觉中国
我们谈欧盟的损害和前景,一个就是我们现在要仔细分析欧盟的动向,欧盟能不能保持团结,“新欧洲”与“老欧洲”,现在立场差距很大,如果欧盟因为这个事内部裂痕加深,那么以后前景堪忧,而欧盟前景堪忧,坦率讲对全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我们要关注的一个点。
我的直觉是经过这样一场冲突以后,真正地在世界上有完全战略自主的国家,可能以后就是三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俄罗斯。而欧洲从一个极其重要的“国际玩家”,地位会进一步地削弱。
这里面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一个国家在当今世界上,竞争实际上是很残酷的,要获得真正的战略自主性,它有几个条件的。第一,还是国家得大,国土得大,国土大,它的资源就丰富,它的回旋余地大,战略自主性就好,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第二个是有一定的人口,没有人口不行,反过来想,俄罗斯如果今天有10亿人,这是怎么样一个概念。第三还得有强大的现代工业,没有强大的现代工业你也起不来的,俄罗斯今天还可以,它是基于苏联时代建立起来的强大工业体系,咱们中国崛起的关键还是工业体系起来了,有强大的工业。
反正我一直强调,现代制造业是现代国家立国之本,现在中东地区天天上演这些悲剧,原因就是它处在前工业文明,以色列是西方的一部分,它把西方10亿人的工业成果都拿到手了,而整个5亿人口的阿拉伯世界处在前工业文明时代,它们有文明代差,所以现代国家要有战略自主性,除了前面讲的国家要大,人口要多,还有一个就是要有工业能力。
最后当然就是要有比较好的制度和战略,这几个条件具备了,战略自主性才可以具备,而俄乌冲突以后,我们会发现欧洲是缺这些条件的。俄乌冲突还在进行,但是它的一些影响开始逐渐出现。很多事我们不好下结论,但是可能有一个结论,就是欧洲前途堪忧。
谢谢大家!
【圆桌会谈】
主持人: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后,欧洲这些国家有协同制裁的,也有要赶紧加入北约的。它们对美国的心理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这个心理变化跟它们的自主性削弱是不是一个同步的概念?
张维为:欧盟扩大之后,包括北约东扩之后,它的成员中确实是有一批原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后分出来的,或者东欧阵营的,美国就把它们故意叫做“老欧洲”与“新欧洲”,“老欧洲”就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那么美国对于这些“老欧洲”国家是有些忌惮的,美国觉得它们想搞欧洲自强,怕它们抱团,所以就故意创造“新欧洲”与“老欧洲”的矛盾。
“新欧洲”国家我都去过,前社会主义国家我都实地考察过,它们对俄罗斯的感情本来就很复杂,而且很多国家内部还有不少人是俄罗斯族裔,也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一挑就容易挑起来了,像波兰跟俄罗斯的仇恨是长达几个世纪的。
17世纪的时候,波兰强大到可以占领莫斯科,然后18、19、20世纪它不停地被德国人、奥地利人、俄罗斯人给灭国,民族历史是比较凄惨的。波罗的海三个小国家也类似地对俄罗斯一直是怀恨在心,他们国内都有俄罗斯族,族裔矛盾也很尖锐。
美国的“挑动一派斗一派”是做得很厉害的,你看最近它就在拱波兰,形成基辅与华沙结盟,变成个轴心,来和“老欧洲”、和法、德这个轴心进行对抗,它是有这个考虑的,这些矛盾很容易挑起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很难真正有凝聚力,真正团结起来,就是我讲的要么是有一流的政治家,要么就是危机不断加深之后,它最终玩不下去了,最终认识到就是欧洲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这个需要一些时间。
法国与希腊推进防务合作 马克龙称有助于加强欧洲战略自主(资料图)
主持人:而且需要民众付出极大的代价,现在看到的能源危机、难民危机、粮食危机、金融危机,恐怕只是过程当中的代价。
张维为:今天谈的比较多的是经济方面的例子,但现在芬兰、瑞典要求加入北约,土耳其是很认真在那儿顶着,不是简单地“坐地起价”,还有其他国家,克罗地亚也要顶,匈牙利说不定也要顶。北约东扩不是这么简单的,北约北上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因为俄罗斯已经通过不同渠道发声,它准备在加里宁格勒那边放核武器,加里宁格勒放核武器这就进入中欧的核心地带,我算了一下距离就是上海到合肥450公里这么一个距离,柏林、华沙都在加里宁格勒周边,这会给整个欧洲带来巨大的不安,又使很多欧洲人感到了俄罗斯是搬不走的邻居,必须找到一个体面的合作方法,一种制度安排。
主持人: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之下,受影响最大的是欧洲,但是欧洲好像愿意放弃自己的一些资源、权利、获得感,而在所不惜地去帮助美国。现在的欧洲政治人物也好,西方整个民主制度导致的一些共同行为也好,它在心理上对美国是什么状态?
张维为:我觉得这一波,在面上的欧洲政客、欧盟领导人,包括一些主要国家的领导人,他们不是一流的政治家,多数还是政客,甚至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政客。加上欧洲这些年,被美国控制的媒体洗脑得厉害。基本上欧洲的政治人物,如果你要出来竞选总统或者总理的话,媒体说你和俄罗斯合作,你基本上就输掉了,因为它丑化俄罗斯跟丑化中国一样,已经是几十年,形成一个巨大的“政治正确”。
社交媒体中,美国影响也非常之大,造成了现在政治人物明显地被民粹主义,被“政治正确”裹胁,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反倒是俄罗斯,它是个大国,普京是个政治家,他有很强的定力,你看信息战跟西方比,俄罗斯打得这么差,但俄罗斯稳健地实现一个一个战略目标,之后就不一样了。
金灿荣:某种意义上,现在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已经到了欧洲自发的程度上了。欧洲确实集体地对美国有一种心理依赖,有点像“妈宝”。另外我补充一个角度,欧洲现在有点情绪化,现在这个“老欧洲”,那种“身份政治”太过分了,就会枉顾事实,而且脱离实事求是了,它把它的理念开始强加于事实之上了,特别容易被人家操纵的,这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原因,美国也有,但没有欧洲那么极端。
张维为:实际上美国在欧洲长期布局,现在面上不少领导人都曾经是上过美国各种杂志的榜单的,被评为,最年轻的,最优秀的一百个人等等。
他们开始觉得挺自豪的,但是欧洲精英长期存在的一种认识,特别是50后、60后这一代当中,现在还是思想界、理论界比较活跃的人,他们对美国是极端看不起的,觉得美国是最没文化的地方,觉得美国是不能用文明来形容的。以法国这次选举为例,勒庞的支持者高达40%,这波人普遍比较反美。所以在欧洲有30%左右的人骨子里是看不起美国的。你看选举政治,如果说危机出现之后,这30%的立场人不变,再加一点点,可能就是勉强多数了,所以欧洲政治还会有变化。
金灿荣:我是主张美国、欧洲都得改革开放,否则老生活在幻觉里边,高高在上,事实上它们傲慢的基础正在一点一点丧失,美国跟欧洲比,美国优势大一点,它耗得起一点。
张维为:我跟西方学者、欧洲学者沟通的时候,我专门强调西方现在首先需要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比什么都重要。第二需要学会实事求是,中国过去几十年真的是受益于这两条,思想解放和实事求是。
金灿荣:欧洲这方面不解决,没有独立自主,很有可能永远是俄美冲突的牺牲品,是美国的“棋子”,甚至以后还会变成“棋盘”,那就更惨了。
主持人:我们为欧洲失去了自主性而感到担忧。但是很多人,站在美国的角度,他觉得欧洲都已经放弃了自我,加入了美国阵营,这是不是意味着美欧联手,美国就更强大了,所谓的“强大”背后,实际上是什么?
张维为:我一直讲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后西方时代”,这次看得非常清楚,美国最希望的就是照拜登讲的,把俄罗斯变成一个乞丐国家,把卢布变成一张废纸。现在俄罗斯,把货币战争变成了“货”与“币”的战争,我有货你有币,你的币买不到我的货,这是革命性的,这是颠覆美元秩序的,如果说这次冲突光是俄罗斯做到这一点,它就没有失败,如果军事上再能够取得胜利,那就更不得了了,那么北约就岌岌可危了,所以索罗斯最近在达沃斯说这个战争西方是不能输的,而俄罗斯也说自己不能输。
今年俄罗斯货币卢布是被世界评为表现最好的货币,俄罗斯贸易上个季度是顺差,说明金融战美西方已经失败了,制裁也失败了。这本身就说明美国已经力不从心了,很多东西都是包装出来的表演,政客为了选票,而拜登现在支持率又非常之低,比俄乌冲突前还要低。
我觉得美国继续走下坡,有些人不太了解西方政治,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就觉得怎么样,实际上只要了解整体情况,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金灿荣: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美国现在这些战略决策者挺短视的,因为我们一般都是这么看的,美国不仅靠自己的力量控制世界,还靠它的体系,体系的核心就是它的盟友,美国盟友当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跨大西洋关系,这应该是个事实。
美国现在经常牺牲欧洲的利益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这个其实是不对的,欧洲跟美国其实是相互支持的,没有欧洲,跨大西洋关系也就没有了,目前美国玩弄欧洲,在欧洲的本土搞点事,削弱欧元,确实赚了一点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长远来看,不能这么做,“死道友不死贫道”,这样不行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联合国难民署官员:强烈反对英国向卢旺达遣送难民
2022-06-19 07:41 不列颠 -
乌媒:俄军对北顿涅茨克地区乌军发动强攻
2022-06-19 07:41 乌克兰之殇 -
俄媒:中国大使称中方将为俄提供飞机零件
2022-06-18 22:04 俄罗斯之声 -
“我会考虑把哈利波特的Z形伤疤改了”
2022-06-18 21:37 -
“拜登给中国送上专利大礼”
2022-06-18 21:25 中美关系 -
“若日本政府给75岁以上老人安乐死,很多人报名”
2022-06-18 17:27 日本 -
特朗普铁粉暴怒:卖的都是中国制造!
2022-06-18 16:48 -
拜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022-06-18 16:16 乌克兰之殇 -
乌总统代表:正考虑武力夺回克里米亚
2022-06-18 16:06 乌克兰之殇 -
“西方宣传乌克兰有多光荣,到这后才发现有多不真实”
2022-06-18 14:59 乌克兰之殇 -
日本最高法院:政府无需赔偿福岛核灾民
2022-06-18 14:11 福岛核泄漏 -
“世界可以比一比,哪个框架更开放”
2022-06-18 13:28 观察者头条 -
俄罗斯限制惰性气体出口,芯片制造商又遇新麻烦
2022-06-18 12:23 乌克兰之殇 -
“每个人都对中国感兴趣”
2022-06-18 12:15 -
噗,扎哈罗娃这话“夺笋”呐
2022-06-18 11:41 -
一听要掏钱,美欧发达国家不干了
2022-06-18 11:33 -
欧洲近日收到俄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俄:技术原因
2022-06-18 10:29 欧洲乱局 -
“单极时代走到尽头,新发展中心在亚洲和中国”
2022-06-18 09:50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新增确诊163210例、死亡345例
2022-06-18 08:30 美国一梦 -
乌克兰国防部首次披露战损:已损失50%重装备
2022-06-18 07:23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