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28期:迈向共同富裕
最后更新: 2022-01-09 11:41:25我顺便讲一句,很多国内老百姓都不知道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保底的,美国的龙卷风、日本的核灾难,政府稍微给点救济之后就不管难民了。在国外建过房子就知道了,一定要买保险的,但保险里边一定有一条,如果出现人力无法控制以及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那就没有人管你了。而中国不是,像汶川地震,国家一定要给你建一套房子住进去的,没有人露宿街头。
主持人:对,所以当我们在讨论共同富裕的时候,更要了解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它是一个保底的制度,而且还要带着大家共同富裕。
【观众二】:三位老师好,共同富裕里面提到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要多做一些公益跟慈善,那如何避免他们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有一种被逼迫,被“劫富济贫”的这种感觉,从而导致适得其反呢?
不搞“杀富济贫”,也不养“懒汉”。来源:中新网
张维为:现在,中央反复地强调不能搞“劫富济贫”,这也有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基因,中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开放叫“红眼病”,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万元户”。
一个知识青年自己创业,每个月拿150块钱,然后胡耀邦写了个批示,大家看了可不要红眼,当时就容易有这个现象,为什么?因为我们有平均主义。中国为什么这么快就进入社会主义,因为中国文化中有社会主义基因,我们讲就是平等,平等是好的事情,共同富裕是好的事情。走到极端就会产生富人一定有点问题的想法,同等学历,有些富人成绩还不好,为什么挣的钱多?
我觉得确实要防范这个思想,就是一个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我们都是从极端平均主义时期过来的,那个制度是有问题的,工作没有积极性,社会没有活力。最极端就是非洲,非洲富不起来的重要原因就是极端平均主义。我曾经在内罗毕的联合国机构工作过,因为在联合国薪水比较高,我做了有关于工资的调研,基本上非洲雇员工资发完以后,一个礼拜,最多两个礼拜就全部用完了。
万元户:八十年代的“富豪”。来源:中国青年网
他的亲戚、朋友,整个村庄的人全要叫他请客,然后他跟我说,如果在乡下盖房子,第二天就被人烧掉了,可能夸张了一点,但是非洲的确仇富到极端。中国在共同富裕方面做得比美国,一句话很多国家都要好了,但我们能够做得更好。那么我们可以自信地强调,在高水平发展的基础上,在普遍富裕的基础上,允许有差别,讲究勤劳致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依法保障物权,其中包括公有财产物权和私有财产的物权,这个非常重要,是革命性的。
寒竹:关于第三次分配,一定要有适当的差异,多劳多得,我经营得好就会有多的收入,一定要有这个机制,社会才能有活力,才能够发展。我们要清楚的理解到,第三次分配不是道德绑架,不是施加压力,也不是要求社会财富要均等,保持适度的差异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须的,这样社会才有发展。
【观众三】:主持人好,两位老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节目。在第三次分配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用慈善的方式来助推我们的共同富裕呢?
张维为:慈善不是形式主义,慈善需要发自内心的,而且很有个性,去帮助方方面面的人,这样反而真正能够做好,而且可能会长期地跟踪做一个项目。我相信相当多的先富群体都是有良知的,并不都是道德非常败坏之人。
要实事求是,我相信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也好,守望相助也好,特别到出现困难、国难的时候,大家一定是出手帮助的。无论是海内外的华人还是中国人,大家都会这么做,就把这个基因给激活起来,这就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国家和一个没有文化底蕴国家的差别,其它国家可能做不到,我们可以做到。
寒竹: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一定要使用慈善这个词,我们有很丰富的历史经验。
主持人:古时候的一个乡村里富起来的乡绅,他肯定会造福一方,至少一个良好的乡绅,良绅。
寒竹:而且以前历代出现灾荒,当地的一些富人也开仓放粮,这是很普遍的现象,这都是中华文化当中的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把它保存下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谈判在即,美国官员首次透露计划对俄制裁细节
2022-01-09 11:00 乌克兰之殇 -
提名通过率仅41%,拜登创新低
2022-01-09 10:18 美国政治 -
这是英国的“黑暗里程碑”
2022-01-09 09:43 不列颠 -
美国新增确诊65.2万例、死亡1328例
2022-01-09 08:02 美国一梦 -
哈萨克斯坦前总统辟谣
2022-01-08 23:30 观察者头条 -
意外将男子点燃后,美国警察...逃了
2022-01-08 20:16 美国一梦 -
韩女团中国成员没有下跪拜年,遭韩网民辱骂“滚回中国”
2022-01-08 19:43 三八线之南 -
美国允许驻阿拉木图总领馆部分雇员自愿离境
2022-01-08 19:36 -
沙特、科威特、阿曼、巴林等国外长和海合会秘书长将访华
2022-01-08 19:29 中国外交 -
冷战后首次:俄罗斯潜艇撞上英国军舰
2022-01-08 17:13 -
将新冠阳性儿子锁汽车后备箱,美国女子被捕
2022-01-08 17:01 美国一梦 -
RT女主编:俄罗斯应向哈萨克斯坦提6个条件
2022-01-08 16:09 -
澳财长、前总理中招,莫里森还乐呵呵看比赛
2022-01-08 16: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有中国商店遭抢,暂无华人伤亡
2022-01-08 16:02 -
哈萨克斯坦前国安委主席涉叛国罪被捕
2022-01-08 14:22 观察者头条 -
俄派维和部队,布林肯又说闲话
2022-01-08 11:04 -
美国要和新冠病毒共存?拜登不同意
2022-01-08 10: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哈总统:恐怖分子约两万 上合反恐机构:愿提供帮助
2022-01-08 10:09 观察者头条 -
美国联邦法院驳回针对纽约州前州长科莫的性骚扰指控
2022-01-08 07:44 美国政治 -
防病毒,日本北海道知事“婉拒”美舰停靠
2022-01-08 07:43 日本
相关推荐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081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11“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30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辛杜尔”是什么意思?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
结巴、颤抖、不知所云…美财长被彻底问崩了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
巴西豆农笑了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