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十六期:解构“西方中心论”
关键字: 西方中心论启蒙运动现代性中国文化马泽晨(节目嘉宾):刚才张教授回顾了东西学相互交流的历史,让我想到了一个侧面。大约在清朝初期,当时有一些外国使团,他们通过画版画记录中国,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照片,因为那个时候的技术就到这个份儿上。
如果你观察那个时期的版画,你会发现,它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画中的建设都异常的高,午门的两层雁翅楼,画得跟四五层、六七层一样的高楼,也就是说,他们最开始来到这个地方,完全以一种仰视的心态看待,非常钦佩。但是经过一番了解之后,他们发现能够压制闭关锁国的清朝的方法。这个时候,他就把明明两三层的楼,画得像一两层一样,把人都画的比较丑陋。
如果当时他们的版画技术是一种媒体,那么现在的西方媒体是不是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比如说“黄马甲”运动,如果是在东方世界,是不是就又是“民主之光”了?
张维为:这就是双重标准,在西方屡见不鲜。人权问题、技术转让问题,恐怖主义问题,包括新疆“七五”事件,他们都不用“恐怖主义”这个词。你讲的案例,很好地证明了他们的双重标准。
叶青林(节目嘉宾):我想到的是对当下的现实意义。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依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想起美国一位研究毛泽东的著名学者讲的这么一段话,他说毛泽东最大的成果就是把中国古代已有的朴素共产主义思想,也就是大同理想,与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让马克思主义成功地告别了欧洲血统,在中国有了“出生证”。
张维为:我们现在讲告别“西方中心论”,有的人就会质疑,说马克思主义同样来自于西方。你可以这样回敬他,你说我们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一样的。
李志晖(节目嘉宾):听完张教授的演讲,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紧迫感。刚才张老师讲到,西方很多思想家,比方说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还有后来启蒙时代的《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甚至《联邦党人文集》等等,这些当然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思想的精华。
但是,这些思想家主要针对的是当时当地的现实问题。中国的文化传统,人口规模,地理环境,社会形态跟西方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社会变革越强的背景下,所产生的思想就会越伟大。当今中国的变革最宏大的,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有这种紧迫感,像我们百家争鸣的古人一样,创造当代的中国文明,让它也随着中国的发展传向世界各地。
观众1:张教授好,主持人好。我今天听了张教授的讲座,有两个问题想要问一下,就是您觉得“西方中心论”有哪些弊端?第二,就是西方学者如何看待“西方中心论”这种问题?
张维为: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中心论”带来的一系列的灾难。包括印第安人的消失,在殖民中的种族主义,包括现在还能影响很多人的所谓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论就认为,整个世界都要朝着西方模式走,结果你就会看到颜色革命的失败,阿拉伯之春变成阿拉伯之冬,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即使从西方学者角度,现在有很多学者在反思“西方中心论”。
而且我发觉是这样的,一旦西方世界面临危机的时候,最典型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时死了一千万人,伤了两千万人。这样一个大灾难之后,很多西方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东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罗素,英国哲学家。1920年左右,他在中国,在北京、上海、长沙好几个地方做演讲。当时我们国内的知识界不自信,总觉得中国文化不行,他却说你们这文化真好,特别崇尚和平。终有一天,他认为中国将会获得足够的自卫能力,到那个时候,就会发觉中国这种和平的文化对世界将是多么巨大的一个财富。今天的中国就是这样实践的,中国发展起来,强大起来,却会做和平的中坚力量。
也是在一次大战之后,美国哲学家杜威,我们叫实用主义理论家。当时他也是到北京、上海,到中国很多地方做演讲。他批评黑格尔,说黑格尔的理论直接导致了德国的军国主义。中国的孟子思想,特别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说这个是很了不起的。我觉得这是他们在反思他们的很多问题。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他在跟高尔基的通信中反复强调,他说中国文化真是了不起。欧洲人认为,人文主义(humanism)是欧洲人特有的,他说这就错了,中国人那才叫真正的人文主义。一旦到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中国文化,发现里面有很多道理。
某种意义上,今天的世界也面临巨大的危机。现在,很多西方人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地出现了。
李志晖(节目嘉宾):我觉得“西方中心论”,最终的受害者可能是西方本身,中国对此有过教训。清朝时期,中国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结果很快就被打败了。一个民族也好,一个文明也好,如果它自认为是中心,缺乏开放、包容的气度,或者是别人强制把它认作中心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文明和这个民族正在走向衰落。
- 原标题: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十六期:解构“西方中心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徐杨
- 最后更新: 2019-05-05 07:35:37
-
11岁中国男孩问巴菲特:变老学到了什么
2019-05-05 07:16 -
肃立唱国歌竟遭诋毁,香港抗日老兵亲自“教做人”
2019-05-04 23:10 香港 -
德云社回应:家属将公开花费,郭德纲将提供帮助
2019-05-04 22:22 明星那点事儿 -
花重金送女上名校 步长制药又被曝17年前老板行贿丑闻
2019-05-04 21:38 -
“干脆面”都被喂成“大碗宽面”了,还喂呢?!
2019-05-04 20:32 中国游客 -
100年,致青春!
2019-05-04 20:26 -
中国游客巴厘岛遭性侵:教练在摩托艇培训时就动手动脚
2019-05-04 19:23 中国游客 -
台当局称大陆“干涉”选举,淘宝躺枪
2019-05-04 17:17 台湾 -
有车有房都不能卖?德云社演员众筹100万治病引争议
2019-05-04 15:41 明星那点事儿 -
奔驰维权女车主:压力大时想自杀 有人找代言价码随便开
2019-05-04 15:33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青年朋友的知心人习近平
2019-05-04 15:0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向泰王国国王致加冕贺电
2019-05-04 15:08 中国外交 -
“买短乘长”致超员退款,铁总道歉
2019-05-04 14:23 观察者头条 -
网传轿车“飞下”大桥,交警回应
2019-05-04 14:14 网络谣言 -
女子高铁拒绝查票气哭乘务员,旁边小孩说了句大实话…
2019-05-04 13:51 -
-
夜晚公交车疯狂“飞站”,乘客却疯狂叫好?
2019-05-04 13:34 暖心闻 -
吴谢宇的男模人生:长相中上,每晚都有客人点
2019-05-04 13:21 -
河北滦平命案致4死,嫌犯畏罪自杀
2019-05-04 13:10 -
“女副局长耍官威”续:未道歉,群众问题也没解决
2019-05-04 12:45 基层治理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