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树彬:尼泊尔新总理首访为何不是中国,仍是印度?
关键字: 尼泊尔尼泊尔新总理尼泊尔总理首访尼泊尔总理首访中国尼泊尔总理首访印度印度封锁尼泊尔尼泊尔总理奥利特莱平原马德西对于尼印两国而言,印度的封锁实际上造成了双输的局面。印度感觉到对尼泊尔援助巨大,但是作为小弟的尼泊尔居然对印度的建议置之不理。尼泊尔则感到,面对印度的制裁,生存已然成为问题。一贯以人权卫道士自居的西方社会,竟然也都对印度赤裸裸地以经济封锁干涉尼泊尔保持缄默。
印度对尼泊尔的封锁,导致尼泊尔反印情绪高涨,尼印关系紧张。印度外长斯瓦拉杰,以及曾在尼泊尔新宪法颁布前夕作为莫迪特使访问尼泊尔施压的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也不得不在印度议会面对议员们的质询和责难。议员们还特别要求苏杰生澄清关于尼泊尔总理首访中国而不是印度的传言。因此,印度与尼泊尔达成和解,是符合双方利益的。
尼泊尔民众游行抗议印度禁运
印度封锁的来龙去脉
尼泊尔新宪法颁布前夕,印度总理莫迪派遣外交秘书苏杰生作为特使访问加德满都,对尼泊尔各主要政党施压,要求推迟颁布宪法,首先解决马德西族群的抗议问题。期间,苏杰生曾专程赴加德满都以东十多公里的古城巴德岗联合马列主席奥利的家里。除大范围会谈之外,还单独与奥利密谈一个半小时。据《印度时报》不点名批露,有人对苏杰生许诺,如果印度支持他当了总理,一定会维护印度的利益。奥利很可能曾对印度做过承诺。
然而,印度对奥利不放心,进而指使苏希尔·柯伊拉腊违反制宪后由联合马列主席奥利出任总理的君子协定,执意参选总理。印度的考虑是,大会党议员和尼联共(毛)副主席巴布拉姆·巴特拉伊所能影响的毛派议员,相加有可能超过支持奥利的议员,极有可能翻盘。不料,印度这一做法,激发了尼泊尔其他各党抛弃前嫌,团结起来支持奥利和联合马列推举的总统候选人比迪娅·班达里,结果,大会党候选人竞选总理、总统、副总统无一例外均以耻辱的失败而告终。
尼泊尔新宪法2015年9月20日正式颁布,印度22日就以南部特莱平原地区马德西人不满意新宪法举行抗议示威影响安全为由,对尼印边界加强检查,阻止油罐车和运输粮油蔬菜的车辆进入尼泊尔,开始了对尼泊尔第三次经济封锁,造成尼泊尔油荒,封锁延续至今,生活物资和医药供应已经极度紧张。尼泊尔在遭受4·25特大地震灾难之后,又遭受印度人为制造的人道主义灾难。
奥利当选尼泊尔总理至今,没有对印度封锁尼泊尔在国际法院和联合国等国际场合提起控告,没有真正团结尼泊尔人民与印度的非正式经济封锁做应有的斗争。2016年1月1日新年伊始,尼泊尔工人和农民党主席纳拉扬曼·比久切克(Narayanman Bijukchhe)就对奥利政府未能结束燃油危机表示愤怒,称该党一再建议政府毫不延迟地与孟加拉和中国就进口燃料达成协议,但是政府并未这么做。他还对政府没有将印度的经济封锁提交国际法院和联合国表示愤怒[⑧]。
但奥利政府也有苦衷,一方面,是印度对尼泊尔的影响过于强大,执政的奥利敢怒不敢言。副总理兼外长卡马尔·塔帕两度访问印度,结果印度领导人只是口惠而实不至,说得很好,就是不解除对尼封锁,反而一再声称,是尼泊尔内部原因,印度从来没有对尼泊尔实施封锁。
另一方面,印度驻尼泊尔大使馆频频地做西方主要国家驻尼泊尔使馆的工作,使得这些国家对印度封锁保持沉默,没有国家对封锁表示公开谴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仅仅对尼泊尔燃料药品短缺“表示担忧”。
尼泊尔前首相比斯塔接受尼泊尔《共和国报》记者采访指出,摆脱英国殖民获得了自由的印度,对尼泊尔实施封锁目的是要变尼泊尔为印度的殖民地。印度对尼泊尔实施第一次封锁是因为1969年尼泊尔政府决定撤除印度在尼泊尔驻扎的军事力量;第二次封锁是因为1989年尼泊尔从中国进口武器。目前这次封锁,意在逼迫尼泊尔修改刚刚颁布实施的宪法,允许位于尼泊尔南部特莱平原的印度裔马德西人单独建邦,进而更好地控制尼泊尔,印度想要建立对尼泊尔安全和水资源的绝对主导。
《加德满都邮报》2015年11月10日发表尼泊尔公共卫生专家贾亚·拉米查恩的文章对印度封锁尼泊尔的真正原因予以分析,认为印度旨在控制尼泊尔的水资源,呼吁国际社会打破沉默。该报11月20日第7版刊登尼泊尔神学教育协会执行主任拉麦士·卡特里博士题为《历史的教训》的文章,对印度吞并锡金的历史教训予以分析,指出现在受到印度封锁的尼泊尔与当年的锡金相似,尼泊尔应该汲取历史教训。
尼泊尔内部乱局难解
虽然形势严峻,但尼泊尔各政治势力都不太愿意使用封锁一词来描述印度对尼泊尔所进行的非正式禁运,或者不太敢于这么说。甚至有媒体发表评论,建议尼泊尔寻求从孟加拉获得燃料,而不要接受中国的援助,称期待中国进行援助而不要回报是天真的,中国会提高其在尼泊尔的影响力将会给尼泊尔带来灾难云云[⑨]。
在中国紧急援助尼泊尔的第一批汽油在吉隆交接之后,尼泊尔南部特莱平原的马德西抗议族群的青年学生,焚烧中国国旗,抗议中国,认为中国向尼泊尔提供石油援助是干涉尼泊尔内政。也就是说,历史上就不太团结的北部山地民族和南部特莱平原的马德西人、塔鲁人和贾纳加提人等,在新宪法通过后,裂痕进一步加剧。中国对尼外交,也需要考虑印度和尼泊尔南部马德西人、塔鲁族人的需求,对其合理诉求予以支持。
尼泊尔油罐车准备进入中国吉隆口岸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20“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04“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219“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96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
当真?默茨打算对中国硬气一把…
-
“我都惊了,西方车企在中国这是要全军覆没啊…”
-
卡塔尔首相回应送飞机:要不合法,就算了
-
普京:光道歉不够
-
特朗普也不去了
-
数字系统太难用,大量日本医院选择“换回传真机”
-
为何让步?“幕僚警告他:再不降基本盘要崩”
-
特朗普:波音告诉我,卡塔尔的订单是史上最大的
-
罪犯刘某奇强奸杀害88岁妇女,被执行死刑!
-
山西“订婚强奸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
“颐云楼主人”,浙江省能源集团原董事长童亚辉主动投案
-
刘国梁,有新身份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
巴基斯坦回应莫迪:危险的升级
-
针对英美“毒丸”条款,我驻英使馆:中方将作出必要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