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最后更新: 2025-03-26 15:38:50观察者网:就像您说的,我们现在到了一个不光追求数量,更要追求质量的阶段。您觉得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的政策或者说体制机制可以做哪一些调整或改变,来激发这种积极的局面?让我们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越来越高,高质量的论文越来越多?
张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数量,你可以采取一些战略,让数量的增长快一点,甚至达到、超过发达国家水平。比如,现在各个科研机构、大学的激励机制都是针对发表数量、国际发表、“顶刊”,考核KPI都看这些。
但是,对于提升质量,我认为这些推动数量增长的战略就不管用了。我很难想象你现在可以用KPI,用考核指标来激励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去做更好地发现、发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耐心。
对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来说,有一些工作需要“跑量”,但是到了现在这个阶段,量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这个时候,需要出台非常明智的政策,让我们的科研人员慢下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自由,不要让他们被这些指标和考核压得喘不过气。这样一来,就大概率会诞生原创的成果、好东西。
2021年11月17日,沈阳药科大学实验室,大学生在做中草药实验。 视觉中国
这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中国已经到了这个阶段。日本早年也是数量优先,但到后来,你会发现日本的大学、研究机构、公司的研究院,节奏都放慢了。节奏放慢以后,很多人觉得他可能10年20年都没有成果,但是没有关系,结果后来日本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成果,得了诺贝尔奖。
你可以有激励的政策、战略来推动数量的增长,但是同一个战略用在质量上就不一定管用。我觉得中国的一流大学其实也需要有这样的环境。这有点像刚才我们讨论的生态系统,是创新的生态。如果我们的一流大学都能放慢节奏,将来出好东西的概率就会非常大。
观察者网:张老师,我觉得您这个想法很好,我们的科研人员在这个阶段得慢下来。那什么样的政策,什么样的环境或者说ecosystem才能让这些科研人员在慢下来的同时“活下来”,并且活得好?
张军:这就需要对研究机构有更多的投入。我认为,虽然现在我们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我们需要重新考虑这些投入,包括怎样让大学的研究人员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不要整天为经费问题焦虑,能有更慢的节奏来做基础研究。
要知道,所有科技创新的背后,基础研究、理论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在这方面可能跟欧美的发达国家,甚至跟日本之间也有比较大的差距。在应用层面,因为中国人多,投的钱多,开发能力比较强,我们的开发研究也做得很好。但是在基础研究层面,我们的差距可能还比较大。
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见得要急功近利,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基础研究层面。我们有很多一流大学、顶尖高校,要思考怎样把基础研究做起来,让我们的教授们能长期致力于基础研究,而不要为完成KPI去奔波。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营造更持续的生态系统。
观察者网:这和我们的人才培养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现在非常强调新质生产力,您觉得怎么才能建立起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一套人才培养模式或者说是引进机制?
张军:我们经常说大学需要有自己的定位,这当然是对的,但在现有的体制之下,不管什么样的大学,大家都想干最热门的事情,大家都跟着所谓的“风头”走,这恐怕不行。
在整个教育市场里面,大学当然可以互相竞争,但最重要的是,它们可以有各自存在的理由,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些学校,考虑到它原来的传统、历史积淀,我认为它们在某些领域可以做得很好。
中国在新质生产力、技术开发和应用型创新方面做得相当好,但总要有人去做基础研究。中国人很聪明,做基础研究完全没有问题。我认为,中国的一流大学、综合性大学,应该去做这些事。这些大学的规模、层次、重点完全可以不一样,我相信,将来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也会出很多重要的成果。
有时候就是这样,可能大家并不关注他,但这反而为他在某一个小的领域当中配置了更多的资源,吸引更多的人才,在这个领域里面,他可能会出成果。我觉得出好东西的几率,在很大程度上跟耐心有关系。
有一句名言说,“所有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我相信每一个学校都能在某个领域中有非常重要的发现,但这不能急功近利。
标签 中国经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芮瑞 
-
“如果只是中国来做,美欧可能会怀疑中国的动机”
2025-03-26 15:29 博鳌论坛 -
广东省人社厅原厅长陈奕威被开除党籍
2025-03-26 15:22 廉政风暴 -
连续7年,广东出生人口全国第一
2025-03-26 15:22 -
“科技发展不停止,全球化就不可能停止”
2025-03-26 15:06 博鳌论坛 -
“汽车史上最短代言”,英菲尼迪起诉王力宏
2025-03-26 14:31 -
“AI治理进展有限,我感到挺遗憾的”
2025-03-26 14:11 博鳌论坛 -
国台办:台湾“八旗文化”总编辑李延贺被判3年
2025-03-26 13:16 台湾 -
台汉光演习以“2027年大陆攻台”为假想?国台办回应
2025-03-26 11:43 台湾 -
赖清德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国台办回应
2025-03-26 10:43 两岸关系 -
-
举报“台独”恶劣行径专栏上线!
2025-03-26 09:33 台湾 -
河北廊坊发生4.2级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
2025-03-26 06:49 地震 -
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03-25 21:23 -
菲欲借美防长访菲强化同盟关系,外交部:甘当棋子,只会沦为弃子
2025-03-25 16:06 -
浙大赢麻了?“大学的价值远不止培养几个创业者”
2025-03-25 15:47 中国经济 -
“不要太悲观!技术每次创新都没让人类走向终结”
2025-03-25 15:47 中国经济 -
“大家都跟着所谓的‘风头’走,这恐怕不行”
2025-03-25 15:47 中国经济 -
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未当庭宣判:男方两度哭诉冤枉
2025-03-25 15:36 人间百态 -
广东廉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谋逝世,终年53岁
2025-03-25 15:00 -
“同中国合作,同亚洲合作,是俄罗斯的重要前景”
2025-03-25 13:47 博鳌论坛
相关推荐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评论 7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69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40“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65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66最新闻 Hot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中国披露新型“石墨炸弹”?“可致目标区全面断电”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特朗普开炮: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张表,再怼美联储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贬值超10%,美元今年开局表现创52年来最差
-
水均益晒新身份证,辟谣移民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
内塔尼亚胡7月7日再访美
-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