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稳经济要扩大有效投资,而不是各级政府一味上大项目
出口、投资、消费,一向被看做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然而今春以来,疫情突然卷土重来,对开年来的消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再加上国际局势突变,也让出口因素更加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成为大家不约而同关注的突破点。
基建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还有多大?投资主体应该更侧重于政府还是企业?如何推动有效投资防止地方债务进一步扩大?观察者网专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解读当下经济热点问题。
【采访/观察者网 王慧】
观察者网:我国经济目前面临三重压力,今年我们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开年以来,从各地各部门的情况来看,投资,尤其是扩大有效投资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一招”。在“三架马车”中,今年为何格外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托底作用?
张军:基本建设的含义是对生产能力进行扩大,当然包括上一些新的生产项目,比如建一个特斯拉汽车厂。基建也包括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比如建新机场、修建新的铁路、高铁,还包括5G基站、数据中心,算力提升等新经济领域的基本建设。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讲固定资产投资,大家就习惯性地理解为是政府安排的基建投资这类大项目。但实际上,经济中大量的投资活动其实是企业层面的投资。
企业的投资包括企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也包括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去扩大产能的投资。比如说,一个汽车厂今年要扩大投资,它可以去并购别的企业,可以在别的地方建一个新的汽车厂,也可以在现有汽车厂基础上直接扩大它的产能规模,这些都是投资。
因此,当谈到“稳增长”的时候,大家习惯于把它理解为用政府的投资来“稳增长”,这是有失偏颇的。
假如我们遭遇到像2020年新冠疫情那样的巨大危机或者外部冲击,导致经济突然“停摆”时,为了在短期内尽快地稳住经济,防止经济进一步走向衰退趋势,才需要靠政府的公共投资拉一把。这时候需要政府的公共投资,主要是因为大量的市场主体受到了冲击,无法正常进行投资。
但是从现在中国的经济状况来看,我们已经接近恢复到一个正常发展和增长的状态,虽然可能还没完全达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谈到“稳增长”时,就不能完全把投资理解为政府的公共投资。
现在几乎在所有场合,大家只要一讨论到投资,好像就是发改委要批准更多地方政府的大基建项目,包括基础设施的项目。如果一个省规划了几万亿的投资项目,那么从全国来讲可能就是几十万亿。
对于这种公共投资,我们要非常谨慎。我认为中国经济现在的下行压力,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于公共投资不够,而是我们的民间投资缺乏足够的动力。这是由于政策变化过于频繁,加上地方政府在执行中的偏误,私人企业和民间投资者有一些预期上的转弱而导致。
就总量和结构来说,我们的经济活动当中,绝大多数还是民间的经济。无论是那些头部的旗舰民营企业,还是我们整个经济底层的数千万数量级的中小企业,它们才是我们经济当中的一个主力军。
我们要稳经济、政策要发力,不是说不需要公共投资。如果经济发展确实需要这些投资,那么政府就要及时去跟进这些投资。但我觉得,现在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如何稳定民间投资方面。
但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布局和上马大的公共投资项目,这就有些隐患了。
如果我们经常问问自己为什么需要那些投资项目?比如说为什么今天要建一个机场?要上马一些大的基建项目?到底是为了要稳住今年的经济,还是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对这些投资项目有很大的呼声?
所以,这就回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有效投资。这两年中央对有效投资的问题非常关注。
投资必须是有效的,它才会对经济有持久的贡献。我们当下做出的投资,不管是来自政府还是来自企业,但凡是成为有效投资的,一定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投资项目,因为只有“有需要”的投资,将来才会有可观的回报,否则这个投资就变成了闲置的产能。
在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债务规模那么大,很多领域的产能过剩实际上非常严重。所以,我觉得首先我们一定要转变习惯性的思维,不要把投资简单地等同于政府投资,等同于大项目,等同于基础设施投资。
第二,投资要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只有这样,投资才可能是有效投资,才有可能获得回报,有了回报,这些投资项目就不会形成债务拖累。
观察者网:您认为现在哪些方向的投资才是有效投资?要实现有效投资,我们要怎么去做?
张军:坦率地讲,因为有效投资是经济活动中所需要的投资,所以这些投资是否值得,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定只有企业才知道。如果一个汽车厂认为它的产品未来市场非常好,用户的需求非常大,那么它就需要尽快地扩大企业的产能。就像特斯拉宣布在中国扩建工厂一样。
应该说,即便是基础设施的投资项目,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因为地方经济活动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现象而产生了需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新业务烧钱不止连累年亏235亿,王兴:美团追寻长期价值
2022-03-25 22: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业绩公布后大跌7%,蔚来又让人失望了?
2022-03-25 20:15 观网财经-汽车 -
上交所发布存托凭证新规!个人投资者需符合这些条件
2022-03-25 20:13 观网财经-金融 -
割韭菜新高度:员工集资给老板买房,老板直接卷款跑路?
2022-03-25 18:27 观网财经-消费 -
国产体育品牌年报:安踏目标超越耐克,李宁特步361度营收大涨
2022-03-25 18:23 观网财经-消费 -
中所警务安全合作引发澳担忧?外交部回应
2022-03-25 16:39 -
银保监会: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推进设立中 用于系统性重大风险处置
2022-03-25 16:30 观网财经-宏观 -
SpaceX平均日产卫星4颗,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2022-03-25 12:09 观网财经-科创 -
教育部:暂不认证跨境远程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
2022-03-25 10:50 观网财经-海外 -
“对标苹果”元年:小米营收3283亿,研发投入仍有差距
2022-03-25 10:45 观网财经-科创 -
大公司早报|瑞幸去年收入翻倍 宝洁为侮辱女性道歉
2022-03-25 09:06 大公司 -
五菱宏光也顶不住了,新能源汽车涨价潮何时休?
2022-03-24 20:43 观网财经-汽车 -
旅游业寒冬第二年:携程、同程回暖,途牛掉队
2022-03-24 20:3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防疫履职不力,哈尔滨五常市7人被追责问责
2022-03-24 18:47 抗疫进行时 -
中国投资109亿元再建两项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
2022-03-24 16:28 电力改革 -
两部门公告: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2022-03-24 16:20 -
美恢复352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豁免,商务部回应
2022-03-24 15:20 中美关系 -
马化腾说腾讯业绩像自己的腰一样:不那么突出了
2022-03-24 14:0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大公司早报|小鹏汽车回应黄牛倒卖订单 中国移动2021年收入8483亿
2022-03-24 09:16 大公司 -
劳模实名举报市值136亿民企被50亿贱卖,当地成立专班调查
2022-03-24 09:00
相关推荐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54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47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08“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70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