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德斌:特朗普给中日韩合作创造机遇?有一个问题三方必须重视
特朗普归来,但朝核问题同八年前已截然不同
观察者网:韩国最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朝核问题,而传统韩国保守派和进步派对于朝核问题的解决路径是有比较明显的分歧,这也导致了两派人士对华态度的不同。虽然说尹锡悦不能算是传统的保守派,但尹锡悦的这种亲美是否也反映了韩国保守派的普遍态度?即希望完全助借美国的力量来解决朝核问题,并且对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作用存在高度不信任?您对此怎么看?
詹德斌:韩国的保守派和进步派对于朝鲜问题的认知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保守派是从国家的角度看朝鲜问题,而进步派则是从民族的角度看朝鲜问题,所以它们的政策出发点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对朝鲜的定位本身也不一样,政策目标也不一样。
保守派更多地想通过强硬手段解决朝鲜政权,从而实现统一;而进步派更多地想通过和平共处的方式来慢慢实现统一。方式和目标不同,所考虑借助的外力自然也就不同了。
如果韩国想通过军事手段,那就要依靠美国;如果想采取和平共处的方式,那就要通过中国来促成合作与对话。从这个角度来说,判断韩国政权是亲华还是反华的,其实就没有那么密切,因为中国在这个过程是起到工具性的作用。
从保守派的角度来说,因为它的目标是通过军事手段实现国家统一,所以它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朝鲜的核武器。而韩国的保守派认为,中国在过去的朝核问题上提供的帮助很有限,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庇护”朝鲜,所以保守派就会形成“为什么要依赖中国?只能依赖美国”的战略认知。
进步派恰恰相反,进步派认为要推动和朝鲜的和解,让朝鲜主动放弃核武器,在这个方面中国的重要性就比较高了。而且即便在制裁朝鲜的问题上,中国仍然扮演着促进对话的这么一个积极角色。
所以韩国两派对朝政策目标的方方面面都不一样,这导致他们对中美的判断和认知也都不一样。
2024年10月,朝鲜官媒发布照片,显示以爆破方法完全封闭江原道高城郡甘湖里一带的公路和铁路60公尺区段和开城市板门区东内里一带的公路和铁路60公尺区段。朝中社
观察者网:朝核问题,也是中日韩三国共同面临的区域安全问题。但三国对于朝核问题的态度,可以说存在较大分歧。随着俄乌冲突逐步走向和谈,在不远的将来,外界普遍认为将有一场新的“特金会”。对此,您怎么看?同特朗普第一任期相比,朝鲜问题当前出现的最大变数是什么?未来若中日韩关系进一步深化,在推动促进朝核问题的解决上,有哪些关键的发力点?
詹德斌:应该说朝鲜问题较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变化还是相当大的。首先,金正恩明显比之前更加自信了,这来源于武器的开发。过去六、七年,朝鲜武器开发的进展很大,无论是短程还是中程导弹,如高超音速中远程弹道导弹、火星-19等等,所以朝鲜认为其自我防卫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加强。
第二,俄乌冲突引发俄朝的“结盟”,这对于朝鲜外部环境的塑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联合国体系下对于朝鲜的制裁,随着俄罗斯拒绝履行制裁,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也已经基本崩溃了。当然,俄罗斯也未必能够完全满足朝鲜的需求。
第三,金正恩对自己的执政信心跟七、八年前也不一样。特朗普第一任期上台的时候是2017年,那时候金正恩执政才几年?当时他的执政经验还是相当不足的,但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金正恩对于通过与美国谈判来获取经济上和其他方面的支持,这种紧迫性就没有那么强。再加上整体处于中美战略竞争的大环境下,使得朝鲜在外交上回旋的空间大幅增加。
所以光从这几点来看,与2017年的时候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就是当美国在未来呼吁朝鲜对话和谈判的时候,朝鲜的谈判筹码是大幅提高的,这也会导致谈判难度增大。
当然,这取决于美国现在对朝鲜的诉求到底如何,如果还是要求朝鲜实现完全无核化,举行“特金会”的难度应该相当大。但如果从特朗普一直称朝鲜是“Nuclear Power”这个表述词来看,假设未来美国降低自己的谈判目标和预期,比如推行核军备谈判、分阶段去核化、实际暂停核试验、某种程度上默认朝鲜拥核等等,美朝“特金会”举行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
回到中日韩话题,我认为中日韩合作实际上是无法解决朝核问题的,美朝双边关系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当然中日韩也不是无事可做,中日韩可以为美朝合作营造更好的环境,但只能起到一定的分担作用,而不是真正处理和解决。
因为中日韩三国对朝核问题的认知本身就不一致。比如日本认为朝鲜的短程导弹问题不是很大,日本更担心朝鲜的中程导弹、核武器等等;韩国则认为朝鲜的任何导弹都是威胁,反而短程导弹威胁更大;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可能就不觉得朝鲜的威胁有那么紧迫。
去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时,中日韩三国在朝核问题上的表述就是各自表态,而不是以共同意见来表态的。所以中日韩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很不一致,合作自然也会比较难。
2018年6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金正恩在新加坡举行会晤路透社
观察者网:您如何展望今年极有可能举行的一场中日韩领导人峰会?您认为届时将有哪些变数和看点值得关注?
詹德斌:我认为,首先这取决于会议的举行时机,其次还要看我们到时候面对的是哪个政府。当然,俄乌冲突的解决情况、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国内的冲击等等,这些都会对中日韩领导人峰会有很大影响
因此我个人判断,中日韩领导人峰会对于推动中日韩合作的紧迫性认知可能会较之前强很多,至少要比去年强很多。因为实际上,大家都有要共同应对美国压力的诉求。而且,假设共同民主党上台,那么韩国对于推动中日韩合作的动力也会比之前要更大。
所以,我们可能会迎来难得的中日关系、中韩关系、日韩关系都还可以的局面。今年也是日韩邦交六十周年,在这种大格局下,即使共同民主党在历史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但日韩双边关系可能还是会有所推进。
所以总体而言,今年对于中日韩合作是一个机遇,就看三国如何把机遇落实并转化为实际行动,而不只是大家坐在一起,再重复一次“我们应该怎么样”。我觉得,未来中日韩三国如何落实协议内容比达成新的协议,可能要来得更加重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不仅没有提升美国的相对地位,中美差距反而不断拉大”
2025-03-25 12:05 中国经济 -
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2025-03-25 11:53 科技前沿 -
“美国完全低估中国,以后可能只有追赶的份儿了”
2025-03-25 11:30 中美关系 -
“我们也遭殃啊,希望欧盟官员来中国好好谈”
2025-03-25 10:58 大公司 -
“仅维持生存,以色列计划限制每个加沙人的热量摄入”
2025-03-25 10:45 巴以恩仇录 -
格陵兰岛最大银行劝美欧:投资我们,这是摆脱对中国依赖的机会
2025-03-25 10:42 -
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2025-03-25 08:5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俄方回应:像精神病房
2025-03-25 07:42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将在未来几天宣布对汽车、木材和芯片征收额外关税
2025-03-25 06:5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持续超12小时,美俄利雅得“马拉松式”会谈结束
2025-03-25 06:36 乌克兰之殇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2025-03-24 22:4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欢迎更多美国国会议员及各界人士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2025-03-24 21:57 中美关系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2025-03-24 21:5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2025-03-24 21:43 观察者头条 -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2025-03-24 19:53 特朗普 -
“卢拉将访问中俄,但巴西并非要与美国对抗”
2025-03-24 17:41 南方声音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2025-03-24 17:21 德意志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2025-03-24 17:19 观察者头条 -
外媒称中国探讨参加乌维和部队的可能性?外交部:不实
2025-03-24 16:57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55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38“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64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65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评论 222最新闻 Hot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中国披露新型“石墨炸弹”?“可致目标区全面断电”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特朗普开炮: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张表,再怼美联储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贬值超10%,美元今年开局表现创52年来最差
-
水均益晒新身份证,辟谣移民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
内塔尼亚胡7月7日再访美
-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