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野:跨国收养,早该结束了
最后更新: 2024-09-10 14:02:44留在国内,才最有利于孩子们的福祉
中国收养法颁布30多年来几经修改,中国的跨国收养政策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之中。
2006年,中国政府发布公告,提高了对外国养父母的资格要求。2017年,为进一步规范国际收养流程,中国再次提高了外籍收养人的资格门槛,新增了包括家庭规模及收养间隔时间在内的多项限制条件。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的正式实施,对跨国收养中介组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起,中国暂停了跨国收养活动。直至2022年和2023年,这一计划才开始有限度地恢复,但其规模相较于以往已大幅缩减。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2023年仅有16起从中国完成的收养案例,而相比之下,在2008年至2016年期间,这一数字每年大约维持在2000至3000例之间。
暂停跨国收养的原因,还包括对儿童贩卖以及其他形式系统性虐待的担忧。必须承认,在过去确实存在儿童贩卖和非法收养的案例,这些事件的恶劣影响还因其涉外性质而被放大。2006年,《华盛顿邮报》详细报道了湖南省衡阳市的一起儿童拐卖案件,并指责“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与收养法规导致了一个活跃的非法买卖儿童市场的形成”。
这种对跨国收养潜在风险的担忧并非孤立现象。韩国也曾曝出政府运营的收容所通过将婴儿贩卖到海外牟利的丑闻,据报道,每促成一次韩国儿童的海外收养,医院就能获得约1600英镑的收益。这一问题在韩国电影《芭比》中也有描绘。
《芭比》于2012年10月25日在韩国上映。该片讲述了韩国少女顺英与美国少女芭比之间超越国境的友谊,并揭开了隐藏在跨国领养这一国际制度背后秘密的故事。豆瓣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也强调了跨国收养的复杂性,指出虽然国际收养能够为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一个永久的家庭,但跨国收养系统也面临着诸如儿童贩卖、文件伪造及不道德行为等诸多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作为收养中国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联合国成员中唯一尚未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
避免更多对跨国收养的过度解读和美化
这些因素,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跨国收养。2013年,在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虐待事件曝光后,俄罗斯禁止了美国家庭收养本国儿童,并明确表示将推动国内收养作为优先事项,旨在保证儿童能够在本国文化和家庭环境中成长。出于对腐败、儿童贩卖以及不道德收养行为的担忧,罗马尼亚、危地马拉、埃塞俄比亚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相继禁止了跨国收养。出于人口安全考量,以色列亦禁止了跨国收养本国儿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逐步减少了国际收养的数量,并推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国内收养的政策,以期摆脱“儿童出口国”的标签。当得知中国停止跨国收养的消息后,在丹麦被收养的韩国人彼得·莫勒对此表示欢迎:“事实证明,跨国收养在捐助国和受援国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类收养对被收养者及其亲生家庭都造成了伤害。”他对《纽约时报》说。
今年1月,出于对伪造孤儿身份文件的关切,丹麦关闭了其唯一的海外收养机构。随后,荷兰政府于5月宣布将不再允许本国公民从国外领养儿童。与此同时,挪威的最高监管机构建议,在针对数起案件展开调查期间,两年内暂停海外收养活动。
被置于远离故土、文化迥异的家庭中收养,导致许多被收养者对自己的身份产生困惑。“这触及到了公民身份、归属感、民族主义情绪、性别与种族政治等一系列最为触动人心且具高度政治色彩的问题。”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周云(音)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道。
荷兰社会党议员范尼斯彭(Van Nispen)也表示,经过多年的观察,他逐渐认为从国外收养儿童并非是一种可持续的儿童保护方案,将儿童带离其出生地未必总是符合他们的最佳利益,让他们在其本土环境中成长或许更为健康。
根据我国最新调整的跨国收养政策,今后不再允许外国人收养中国儿童,唯一的例外是血亲收养子女或继子女,这也是践行“国内收养优先”这一国际社会的共识。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中国的这一决定“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的精神”,这具体指的是《海牙跨国收养公约》中所确立的原则,即优先考虑在国内范围内安置孤儿,尽量让儿童能够在自己的出生国成长。中国的这项决策体现了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共识,即确保跨国收养过程的透明度、道德性和符合被收养儿童的最大利益。
对于“受援国”来说,跨国收养也时时触动着敏感的神经。一方面,一些被收养的孩子在国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固然令人欣慰;但另一方面,这些个案也常常被别有用心者过度解读,用作吹捧美国的物料,读来仿佛十几年前的《读者》或者《故事会》;更有甚者,他们甚至杜撰出“外国父母爱孩子、中国父母遗弃孩子”这样的极端观点,从而引发关于中西方家庭教育、文化差异等方面的争论。
总而言之,是时候彻底停止将中国儿童送往国外收养了。与外媒刻意歪曲的解读不同,这并非出于民族主义或所谓“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影响”,而是为了避免更多可怜的孩子被迫远离故土。从根本上讲,孩子应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得到来自亲生父母或国内抚养人的关爱与教育。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毕竟,他们是我们的孩子,只有我们最能体会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进而为他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最近几周,中国挤满了澳大利亚农民、渔民和酿酒师”
2024-09-10 13:09 -
围堵中国药企,美众议院再通过法案
2024-09-10 12:46 中美关系 -
“中俄不想发生热战,但美国正竭力拖他们进来”
2024-09-10 12:46 美国一梦 -
“再不打钱,英国地方政府就要大规模崩溃”
2024-09-10 11:43 不列颠 -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要求美国彻底整改
2024-09-10 11:41 -
“美国这方面领先,但中国这个是强项”
2024-09-10 11:22 中美关系 -
“中国工程师变废为宝,西方企业眼红”
2024-09-10 11:08 中企出海 -
西班牙首相:贸易战对全球没有好处
2024-09-10 11:02 -
中美两军举行战区领导通话
2024-09-10 10:41 中美关系 -
日本东电重启福岛核碎片取出试验
2024-09-10 10:24 福岛核泄漏 -
“欧洲对抗中国电池厂的希望”,破灭?
2024-09-10 10:22 大公司 -
监狱人太多,英国政府:提前放人,包括重刑犯
2024-09-10 10:07 不列颠 -
德国开始严查:申根区来的也要查护照
2024-09-10 09:54 德意志 -
“我们对‘石油人民币’持开放态度”
2024-09-10 09:54 -
金正恩:朝鲜将不断加强核力量以充分应对威胁
2024-09-10 09:17 朝鲜现状 -
“欧盟需每年投入8000亿欧元,才能与中美竞争”
2024-09-10 09:07 欧洲乱局 -
塞总理:中企承建的高速公路,将促进当地发展
2024-09-10 07:02 -
驻德国大使邓洪波抵德履新
2024-09-10 06:54 -
“德国经济三大支柱,一根塌了、两根裂了”?
2024-09-09 23:16 德意志 -
孟加拉国决定引渡她,但...
2024-09-09 23:01
相关推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88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