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永定:双循环和中国增长模式的调整
二是进口与出口的比值。这个数字始终都在100%以上,最多的时候是500%。从这里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进口电子产品用于国内消费,不参与国内、国际循环,电子产品作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都严重依赖进口。我要生产一个100块钱的东西,其中可能有70到80块钱是进口过来的,我只是做一些组装和简单加工。
了解了这些就能归类了。从循环的角度讲电子产业是“外-外”型,或者我称为“外-内A”型。其含义是,我们的位置基本是组装者和打工者,而且是超大用汇产业。
现在我把刚才所说的国际大循环延伸一步。当我们谈到所谓的全球供应链的时候,就要讨论更多问题了。我们进口的是外国企业加工过的某一种产品,然后进行进一步加工。这个过程就是从后端加入到全球供应链,外国企业是我们的上游。我们出口的是给外国企业的中间产品,是人家的原材料,这是从前端加入了全球产业链。
我们以半导体生产的过程为例来看一下全球产业链。它的第一阶段是在日本生产硅锭晶圆,第二阶段在美国进行集成电路的晶圆制造,第三阶段的切割成芯片也是美国,第四阶段转到澳大利亚或中国进行封装测试,然后在新加坡生产出半导体的最终产品。接着,这些半导体器件会进入中国,我们把它们组装成手机这样的最终电子消费产品,再卖回到美国去。这就是真正的国际大循环。
从战略本质上来讲,国际大循环是出口导向战略,但我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有两处主要的不同:一是注重加工贸易,二是引进FDI,借贷少。
1979年中国GDP在全球排第11,名列荷兰之后,可到了2009年,中国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3年成为了世界第一贸易大国。1995年,中国进出口占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是3%,2018年上升到12.4%。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过了八年,中国的GDP总量是13.6万亿美元,在世界GDP中占16%,是日本的2.7倍。2010年8月,中国外汇储备为3.14万亿,高居世界第一;到了2014年下半年,中国外汇储备是4万亿,更高了。由此可见,我国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为什么中央要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呢?我认为这种提法完全正确,是符合辩证法的。马克思曾经讲过,辩证法对任何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一定是包含着对它否定的理解。当初非常正确和非常成功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可能就出来了,我们就需要进行调整。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有五点:一是国际市场容量有限;二是难以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三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四是存在资源的跨境跨时错配;五是地缘政治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只要以国内市场为依托,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正确的经济政策组合改善、加强国内循环,并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国就一定能够在困难的外部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下面我简单谈一下对这五点问题的看法。
市场是有限的。举个例子来讲,2018年中国贸易占世界贸易11.75%,这两年基本在12%多,贸易总量是4.6万亿美元。而美国的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0.87%,日本占3.8%。很多比重被中国拿走了。这种情况下,市场容量无法容纳那么多东西,再出口就要跌价了,贸易条件就要恶化。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在某些领域中进一步增加出口的余地,但总体来讲不多了。
另外,我们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物美价廉,实际上就把西方国家很多制造业工人的饭碗砸了。如果我们国家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会把得到的好处重新分配,让失业的人得到重新训练,并进行产业升级。但西方国家没有那么做,所以这些工人就把愤怒转到中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这样一种格局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并变成了一种政治力量和民粹。
总而言之,我们确实需要进行调整了,而事实上我们已经进行了调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例在2006年之后开始下降。最高的时候,这个数字超过60%,但现在也就30%左右;我们的贸易顺差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0%左右,现在只有1%左右。
有人问:“这是不是增长范式的根本转变呢?”其实不是,这只是范式的调整。我们要降低对外依存度。这一点主要有三个尺度可以衡量:贸易总量对GDP的比值,出口对GDP的比值和贸易顺差对GDP的比值。三个指标衡量我们早已进入调整,现在还在调整之中。
至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需要非常仔细的研究。全球价值链、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是生产过程碎片化的结果,是西方所谓的旗舰企业设计主导和控制的。这个网络之中有一些空档,所以欢迎发展中国家进入。因此,我们加入国际网络和全球产业链是被动地进入。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改善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也可以和旗舰企业博弈,但加入后会碰到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在于,美国要脱钩,想把我们踢出去。因为觉得我们学得太快,威胁到他的旗舰地位了,所以中美在不断博弈。可这种博弈不但在中美之间发生,其他国家之间也会发生。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发挥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最大的优势,一些关键产品要找到替代。
举个例子,前年韩国和日本打起来了。日本停止提供一种特殊的石刻机和清洗液,马上给韩国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所以,中国在一些关键产品上应该建立起自主可控产业链,这样才能够处于不败之地。那么谁来建立呢?主要要靠像华为这样的企业。
这里顺便给大家解释一下所谓的碎片化和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这是一个生产的过程。打个比方,我曾在一家重型机械厂工作。当时的工作工序是先炼钢,钢水出来后在翻砂车间形成铸造,铸件还没完全冷却时赶紧拿到热加工车间锻压,锻压后模样初步就形成了,要精加工就再送出去。从炼钢到出厂基本在方圆一公里的厂区就能完成。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某些产品是可以把生产过程分解的,把不同阶段的产品放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或加工,充分利用分工优势,效率远远高于成本。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模块化和碎片化,并组织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也可以说是国际价值链条。
除了上述完全纵向、连成一线的分工方式,还有另一种分工。以大飞机为例,每一架有13个系统,每一个可能会在不同国家进行生产。而每个系统下又有子系统,子系统下还有子系统。这13个系统是由50多个承包商参与的。比如霍尼韦尔负责某一部分生产,发动机则由美国和法国合资的一家公司生产。
C919需要200多万个零部件,都要分出去。CR929则需要400多万个部件。雷达罩、机身和尾翼是中国的,但更多的系统是外国承包商来做的。这合乎世界惯例。飞机的“心脏”高涵道比发动机LEAP-1C是由美法合资生产的。可这样一来,C919还算中国产能吗?当然是,因为我们有这个平台和集成能力。生产什么?怎么生产?这样的设计指标都是由我们自己来做,然后把活分配给别人。所以即便是国产大飞机也要通过全球生产网络的协同才能生产出来。这时候怎么做到自主可控,大家可以动脑子来想一想,我不多说了。
标签 双循环- 原标题:双循环和中国增长模式的调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EO:什么是国家安全,完全由美国人自己定义
2022-12-14 20:20 观网财经-科创 -
苹果或将允许用户从外部应用商店下载软件
2022-12-14 19:01 观网财经-海外 -
IPO募资额占全球一半,中国为何能一枝独秀?
2022-12-14 15:48 观网财经-科创 -
社科院:建议2023年GDP增速定在5%以上
2022-12-14 15:40 中国经济 -
美两党议员联合提案,欲禁止TikTok在美运营
2022-12-14 11:41 观网财经-海外 -
原定15日举行的11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改为网络发布
2022-12-14 10:15 观网财经-宏观 -
美国核聚变取得重大突破,商用聚变发电依然相当遥远
2022-12-14 08:43 观网财经-科创 -
各地消费券又来了,本轮“红包雨”有何特别之处?
2022-12-14 07:43 观网财经-消费 -
纳斯达克100指数纳新,百度、网易等公司被剔除
2022-12-13 20:37 观网财经-海外 -
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开放线上处方,330元/瓶
2022-12-13 19:08 医学 -
为美联储放水“买单”!高盛拟再裁至少400人
2022-12-13 14:58 观网财经-海外 -
完美世界回应是否接洽暴雪:目前无消息
2022-12-13 14:25 观网财经-海外 -
富力联席董事长张力在英国被逮捕,公司回应
2022-12-13 08:41 -
11月M2增12.4%创6年半新高,M2与M1增速为何明显背离?
2022-12-13 08:04 观网财经-金融 -
中国起诉美方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商务部回应
2022-12-13 07:31 -
华尔街蜂拥唱多中国股票:加仓!
2022-12-12 19:22 -
中国船厂获得创纪录的LNG油轮订单
2022-12-12 18:15 观网财经-科创 -
马云、史玉柱巨亏85%清仓华数传媒,浙江国资接手
2022-12-12 16: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本月前10天韩国出口额降20.8%,半导体下滑27.6%
2022-12-12 12:59 三八线之南 -
美国科技股下跌背后,是否潜藏又一次世纪大危机?
2022-12-12 10:16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评论 73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评论 59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评论 147“中方提速:欧洲稳了,但在美国的还得等等” 评论 172白玉兰最佳电视剧颁给了它? 靠八集篇幅创造了历史 评论 41最新闻 Hot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
“CIA认定MI6内部有俄间谍,英国追查20年却一无所获”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中方回应
-
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
德国对DeepSeek下手
-
千余官兵驰援!超4万人紧急撤离榕江
-
巴基斯坦发生自杀式袭击,16名士兵死亡
-
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
“美国目的昭然若揭:拿矿,跟中国对着干”
-
怕美国不来,又怕特朗普乱来,欧洲犯怵:“单挑”中国,我吗?
-
新军校,今天正式成立
-
“2022年,伊朗几乎成功刺杀蓬佩奥”
-
伊朗举行国葬
-
香港特首顾问团换届:李泽钜未续任,“杭州六小龙”两名创始人加入
-
担心经济被当“武器”?中小国家应当追溯问题源头
-
普京:在“北约不东扩”承诺上被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