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之光|亚非拉学者问我:你们中国想给我们带来什么?
2. 19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叙事:聪明人的设计
这种普遍主义的世界叙述影响了直到19世纪的世界历史叙事。19世纪的世界历史叙事,实际上遵循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特点,它强调这个世界是自上而下设计的,我们可以把这个“上”理解为上帝,也可以理解为聪明人。而在上帝消失之后,统治世界、决定世界走向的最重要力量,便来自有权力的贵族和聪明人,于是在他们的设计下,世界秩序开始有序向前发展。
所以,我们读19世纪以来国际秩序的基本发展脉络时,会看到教科书是这么写的:
首先是维也纳会议,它创立了所谓的欧洲和平,或者说欧洲五大共治,而设计这种欧洲秩序的最核心的聪明人,就是梅特涅。
然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个世界再一次进入和平阶段,而设计这种和平的背后推手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他设计的最重要的统治世界的结构,是巴黎和会创立的world government,即世界政府,而这个世界政府的构建,是由上等人坐下来相互协商讨论来完成的。
再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世界政府推进到了新阶段,它的设计不仅仅来自于一个方面的一个人,而是三巨头凑在一起来讨论,进而成立了联合国,并把这个所谓的“战争”作为犯罪正式列入国际法条款中。
进入到今天的全球化世界秩序中,我们看到,设计这个全球化世界秩序的仍旧是一群强者和聪明人。他们通过谈判和协商设计了今天的所谓全球化世界秩序,这个秩序的核心,是希望通过全球化来消除贸易壁垒。
实际上,这个脉络存在一个问题:在2015年之前,也就是特朗普上台之前,不论是第三世界还是普通人,都在这个叙事当中不占有任何位置,仿佛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是由一群上等人,在一个小房间里面,私下就把这件事情决定了。不管你说这是在维也纳会议室时代仍旧广泛流行的秘密外交,还是在今天联合国这个公开场合大家都坐下来的谈判,世界的进程都是交由少部分人和少部分国家来决定的。
所以有时候我会开玩笑说,这种世界进程的确立和“复仇者联盟”的世界很像。当外星人入侵的时候,地球上的普通人只有等死的份,真正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是那群有超能力的复仇者。我们看到,整个19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史叙事,其实就是一个由复仇者、由具有超能力的个体所主宰的故事。
而具有超能力个体的这一系列故事,到了特朗普时代,甚至不用到特朗普时代,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秩序永远都是围绕着和平与战争?和平告诉我们这一次将会是永久和平,但没过几年战争又再次爆发了?到了特朗普时代,我们还发现,甚至是所谓的以规则为主导的、协商的国际秩序,也可以被轻易打破。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回应最初的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办法确定,那些富有超能力的复仇者们会不会反过来打击地球人?会不会在道德上变坏?所以这种所谓自上而下的叙事,特别是去神圣化之后的自上而下的叙事,存在着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实质上延伸到了今天中国所处的一个困境:在这种世界观的主导下,世界秩序的变迁永远都是一个霸权取代另一个霸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密歇根大学教授奥根斯基(A.F.Kenneth Organski)提出了“权力转移理论”(Power transition theory)。在这个理论中,虽然奥根斯基把小国、弱国也放在了世界秩序规则中,来做进一步的整体化处理,但他论述的轨迹依然是小国通过各种途径崛起变成大国,而大国永远是统治世界的唯一力量。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陷入了一个新的循环,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城头变幻大王旗”。
由此,这个逻辑的一个基本推论,就是质疑中国崛起之后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霸权?我们看到,世界历史,特别是美苏冷战时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叙事,就是围绕这一系列的霸权者来展开的。
冷战时期,世界历史围绕着两个霸权者,即所谓的“超级大国”美利坚和苏维埃进行博弈;那么冷战结束后,未来就必然会有一个由强大的中国创造出来的世界。如果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长期浸淫在这样一套世界历史叙事——这套启蒙主义非常强的自上而下的世界历史叙事当中的话,也就必然会问:你们中国给我们带来的历史图景是怎样的?你们中国所希望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中国霸权崛起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实际上还有许许许多多其他的例子,我在这里就不详细阐述了。比如英国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撰写的小说《未来世界》(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London: Hutchinson, 1933)就很有代表性,它描述的未来世界仍旧是由一个“云上的独裁者”来设计的。表现在经济生活上,这个故事就更明显了,世界必须有人设计,如果不是神,那就必然是这个世界的强者,强者设计的这个世界经济模式就必然是攫取式的世界经济模式。
再比如更早的沃尔特·罗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对世界史的描述,他就强调殖民实际上是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福音、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他在牛津的同学理查德·哈克卢特(Richard Hakluyt)也对殖民美洲的计划表示支持,认为这不仅仅是出于经济需求,更是一种道德权利。这种道德权利强调,他们向“西印度”,即今天的加勒比地区的扩张,一方面是对抗天主教的威胁,另一方面是给这些国家带来现代发展,即贸易经济发展的福音,同时还给英格兰人提供了工作。
所以我们看到,这种以殖民为中心、以殖民主义为基础的现代化叙事,从这个时候就有了苗头。我们一直说今天是新自由主义,但我认为这个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其实它并不新。为什么呢?因为它与早期的自由主义,乃至于16世纪的贸易殖民主义都是一脉相承的。
3. 资本主义全球化:资本扩张还是平等贸易?
如今的讨论经常会强调,全球自由贸易使得全球经济发展不平等的状况得到减弱。但从本质上来讲,全球自由贸易恰恰是加剧了全球的不平等。
这种全球贸易通过货物给英格兰人带来了一个很普遍的世界想象。从下面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19世纪末期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英格兰人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改观,他们可以在任何季节吃到来自南非的橘子,来自新西兰的水果,来自澳大利亚各种各样的农产品,还有塔斯马尼亚的苹果,英国的土豆,锡兰的红茶。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这些物品被普通的英国人,或者说是中产阶级的英国人,在街角的小店里消费。所以对于当时的中产阶级,即英格兰的白人而言,全球化确确实实是一个玫瑰色的理想,它对自己的生活世界产生了非常实际的改变,让他们在大冬天也能够吃到苹果。
所以对于当时的英格兰普通人,特别是中产阶级来说,帝国及其全球贸易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奇观,它在很大程度上彻底改变了英国中产阶级生活。当然毋庸置疑,它也改变了英国白人工人阶级的生活,特别是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茶叶变得非常便宜,所以英国工人阶级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因为他们可以付得起这个钱了。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同时,从下面这幅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种现代化的叙事中,帝国具有非常强的工业化能力。如果我们不加解释的话,或许会有人误以为它是20世纪30年代苏维埃的工业美学宣传画,或者是纳粹的结构主义宣传画。但其实这恰恰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对于其帝国图景如何伟岸、如何具有活力的这一套说辞的图像表达。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这些不躺平的帝国工人们,把整个帝国向工业化的前沿推进。与此同时,帝国也给农业的边缘人民带来了福音。如下图,虽然毛里求斯的农民在甘蔗种植园的劳动很辛苦,但他们也非常快乐,因为这种劳动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收益和享受。
还有来自苏丹采棉花的农民,来自马来群岛种植菠萝的农民,以及一些有色人种工人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分解镁矿石的场景。这一系列宣传画都被视为帝国的荣光,在帝国境内广泛出版和发行。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在这些图像中,享受帝国物质荣光的全部都是穿着非常得体的白人,而为帝国辛苦劳动的,或者是毫无面目的工人,或者是具有非常明确的有色人种标识的来自亚非拉世界的劳工。
为什么这种种族差异能够在当时的英帝国社会中被合理化?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在今天的讨论中深究了。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总结:这种图景,即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全球化的世界想象和国家想象,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全球化进程密不可分,它本质上是一种资本的全球扩张,而并不是所谓的平等贸易的全球进程。
这种自上而下的全球化过程,就像葛兰西强调的那样,这个霸权不仅仅是一种暴力,它更是一种同意,这种同意的构造来自于一个非常强的PUA手段,这种PUA的手段本质上就是在给你画饼,它告诉你:你只要参与了我的全球化进程,你只要现在辛苦劳动,未来就一定会有跟我一样的平等权利。
而且你的劳动本身,就已经跟我站在平等的地位了,因为按照自由市场的原则,我虽然有能力把你的产品进行分销,从而占据了大头,但如果离开了你的生产,我也是活不了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俩就是平等的。
这种掩盖资本主义不平等的本质,同时强调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是平等交换的说辞,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基本核心。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然而,帝国仍旧是有中心的,那么帝国的中心在哪里呢?对于19世纪的世界而言,讲这套说辞的中心就是白人的英国。那它的国家利益与通过所谓的全球化而实现的普遍利益,到底如何区分呢?实际上,在这套说辞当中,是没有办法区分的。
同样,通过今天美国的所作所为,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全球化对他有利的时候,国家利益可以与全球利益彻底捆绑;但是当全球化可能给他本土的经济造成一定伤害的时候,国家利益立刻就可以与全球利益脱节。
实际上,这种全球化过程,除了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它也加剧了地区内部阶级之间的不平等,这种阶级不平等正是通过资本主义全球交换而实现的。
下面这幅图展现的是阿曼湾采珠人的生活。图片的右下角,是一个箱子,用来运送一款产自苏格兰的非常出名的威士忌,这就很明确地呈现了全球化的不平等在19世纪和20世纪是如何展现的。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才是他们的全球化,他们辛勤劳作,每日每夜不停地采珠,以满足欧洲市场上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他们所体验到的全球化唯一的产品,就是这个运送威士忌的箱子,他们用这个箱子来放置他们的物品。所以,这种全球化与来自于普通人的国际主义是有着本质差别的。
阿曼湾采珠人 |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 原标题:殷之光|伊拉克蜜枣与阿富汗松子:一个亚非拉的新世界想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美国2022年GDP增长预期
2022-06-25 07:14 美国经济 -
去年住房公积金缴存29156亿,6611万人提取超2万亿
2022-06-24 20:09 观网财经-房产 -
蔚来测试事故后续:为何发生,能否避免?
2022-06-24 18:40 观网财经-汽车 -
深交所:鼓励证券公司对客户因疫情违约柔性处理
2022-06-24 18:37 观网财经-金融 -
经济学家警告:泛大西洋经济衰退“越来越有可能”!
2022-06-24 17:05 观网财经-海外 -
对平安证券采取暂停保荐机构资格监管措施
2022-06-24 17:04 -
沈阳新工厂开业,宝马要向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发起反攻?
2022-06-24 16:45 观网财经-汽车 -
盒马又被罚,今年被罚已超20次
2022-06-24 16:04 观网财经-消费 -
上海证券交易所原会计监管部总监林勇峰被“双开”
2022-06-24 15:53 廉政风暴 -
资金来源存变数,英特尔推迟俄亥俄州工厂奠基仪式
2022-06-24 14:18 观网财经-海外 -
前5月地方财政收入反差大:山西内蒙古大涨近四成,吉林减收超四成
2022-06-24 14:17 -
北交所上市公司达百家,总市值超2000亿
2022-06-24 13:39 股市 -
龙芯中科登陆科创板,开盘涨超60%
2022-06-24 11:03 观网财经-科创 -
欧美国家制造业数据不佳,全球大宗商品大跌
2022-06-24 08:47 观网财经-金融 -
“大蒜换房”真相:不收蒜也不要蒜,花式促销绕过降价限制
2022-06-24 08:31 观网财经-房产 -
Windows对俄“断供”,国产操作系统还好用吗?
2022-06-23 21:07 观网财经-科创 -
售价2.5万美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前景几何?
2022-06-23 20:57 观网财经-汽车 -
5.6亿现金全款!中国神秘女富豪买下地中海顶级豪宅
2022-06-23 20:27 观网财经-海外 -
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续航将达1000公里
2022-06-23 20:11 观网财经-汽车 -
外媒:秘鲁村民停止封锁中资拉斯邦巴斯铜矿
2022-06-23 18:11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72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0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