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洋: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只是开了个头,教育改革道阻且长
最后更新: 2022-06-09 18:44:42现在流行的观点是,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应该是选拔的,这就是为什么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甚至还没上幼儿园就开始焦虑,能上什么样的幼儿园,上完幼儿园之后能上什么样的小学,上完小学能上什么样的初中。尽管初中都是排号的,但是我们也知道这背后是有一些花样的,可以用一些办法上好的初中,上完好的初中后又焦虑孩子能不能上好的高中。
整个社会营造出焦虑情绪,形成了一种浪费性地学习。我们读小学初中的那个年代,直到高考前说实在没有多少压力,高考前最后三个月,老师才停课说你们复习一下;停课三个月复习,我们不也成才了吗,高考最后考的是智商。我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管过一段时间教学,要招研究生,我们就在那争论到底是招免试的学生好,还是招考进来的学生好,有些老师说应该招免试生,免试生基础比较牢靠,有人说你得给社会上的孩子们留一些机会,让他考进来。于是,我就让一个学生去看了一下十几年的硕士生招生情况。看完后发现考试进来和免试推荐进来的学生没有任何差别。那么,差别体现在哪里呢?第一,母亲的教育水平影响很大。我非常吃惊,这是硕士研究生,他的学生成绩好坏,出去工作后的好坏,和他母亲的教育水平有很大关系。第二,跟他本科学校有关,是不是属于前五的学校,这是决定性的。所以我说高考就考你的智商,既然是考智商,怎么考都一样;你把题出得很难,最后是那些人上大学,你把题出的稍微容易一点,还是那些人上北大清华。
我们这种浪费性学习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经济学家所说的无谓损失。什么叫无谓损失?如果在市场里做生意做赔了,对你来说是赔了,但对整个社会来说没有任何变化,因为你赔的就是别人赚的,不存在无谓损失;而无谓损失就是你损失掉了,没有任何人得到。我们的孩子拼死拼活学到深夜两点,从10点到2点这4个小时的学习就是无谓损失,没有任何结果,实际上他学不学恐怕对最后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目前这种以选拔为龙头的教育体制非常害人,再说得远一点,是扼杀民族的创造力的。我在网上发言,有一位企业家就给我写邮件,说姚教授你说的太好了,这是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未来的事情,你应该多说,我要支持你的研究。他真的这么做了,我们现在就有一个团队在做这个研究。
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因为他的儿子就是这样。他的儿子在美国读书,初中学不好,到了高中突飞猛进,如果他儿子在中国读书,就意味着要被分流掉。我们现在这样的体系把压力压到了初中阶段、小学阶段,把孩子教得只会考试,严重缺乏创造力。我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我知道很多中国留学生头两年都是班上出类拔萃的。考试,美国人根本没法跟我们比,到了第三年论文写不出来,就退学,因为找不到好题目,没有创造力,老师告诉你一个题目,你会解出来而已。现在已经进入创新社会,但是目前这种培养方式将导致我们的孩子没有创造力,这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事情。
中等教育应该以什么为理念?我觉得有两方面因素必须考虑。
第一,教育要干什么?特别是中等教育,还有小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我们应该回归教育的本源,就是培养完整的人。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教育是让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高尚的人、有远大理想的人,而不是蝇营狗苟的人,不是为眼前刷题所束缚的人。这才是我们应该培养的目标。
大家不要以为我在说大话。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泉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东西是共产主义学说。共产主义的根本是什么?是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是全人类解放的前提。什么叫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自由就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不受外力的干扰;全面的发展,就是每个人要发挥自己的潜力,社会主义的教育应该把教育目标定在挖掘每个人的潜力潜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潜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我们教育界的人应该顿悟,应该觉醒,继续这样的竞争性选拔会毁掉我们的民族。可是我告诉大家,当我这么说的时候会被教育界的人嘲笑的,因为他们根本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这种竞争选拔体制是最好的体制。但这是错误的,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也不符合中华民族的未来。说得更接地气一点,不符合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长的追求,哪位家长愿意自己孩子天天写作业写到深夜12点,看着自己孩子瘦下去,成为一个解题机器,又有哪个孩子愿意这么做呢?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引到那条路上去呢?有人可能会说,全社会都这样,到处都是竞争,所以我们只不过是这个社会竞争的一部分。错,我们可以从体制上改变这一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我们都推脱的话,那这个社会不要改变了;路摆在我们脚下,我们是可以改善的,中等教育、小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改善来起到发酵作用、改变作用。
第二,要考虑教育平等问题。中央已经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共同富裕在今天推出来,我觉得有其历史必然性。必然性之一,就是我们这个党从成立之初开始,就是立志要建设一个平等、富强、公平的社会,否则烈士的血白流了。
共产党的理念是进步的,但我们的教育是退步的。退步在哪里?城乡教育差距几十年没变过。如果在城市里、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你见到个人都是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都不稀奇了;但是到广大农村地区去看一下,平均教育水平还没达到9年。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从1930年代出生的人看到1980年代出生的人,出生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的人,他们的教育水平与其父辈的教育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是最低的,说明穷苦的人的教育水平提高得比较快,那时候的相关系数只有0.35,相当于现在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我们现在是0.5、0.6,已经回到上世纪30年代的水平。
- 原标题:《职业教育法》修订与教育改革的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上海复工复产后每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2022-06-09 17:39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上海:浦东黄浦等7个区会在周末实施“应检尽检”
2022-06-09 17:29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正调查红玫瑰美容院防疫疏漏,将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2022-06-09 17:25 抗疫进行时 -
中疾控:中国有能力及时发现潜在输入的猴痘病例
2022-06-09 17:17 -
受贿超4.68亿元,华电集团原总经理云公民一审被判死缓
2022-06-09 17:12 依法治国 -
知网:正在进行整改,公开征集意见建议
2022-06-09 16:48 -
国家卫健委: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不能搞“一刀切”
2022-06-09 16:25 抗疫进行时 -
习近平在四川宜宾市考察调研
2022-06-09 16:2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美国宣布新一轮对台军售,外交部: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2022-06-09 16:14 两岸关系 -
商务部回应美研究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利于中美,利于世界
2022-06-09 16:02 中美关系 -
国家卫健委:避免盲目扩大全员核酸检测范围
2022-06-09 15:45 抗疫进行时 -
“未发生疫情也无输入风险,查验核酸不应成为常态”
2022-06-09 15:30 抗疫进行时 -
北京:发现一起涉酒吧聚集性疫情,社会面存隐匿传播风险
2022-06-09 14:59 抗疫进行时 -
台湾新增本土确诊72921例、死亡211例
2022-06-09 14:41 台湾 -
我国首艘全国产化百吨级无人艇完成首次海上试航
2022-06-09 14:32 -
驻港部队舰艇编队开展海上实战化训练
2022-06-09 13:58 香港 -
杭州临平一市场发生火灾,已搜救出5名伤员,救援进行中
2022-06-09 12:18 安全生产 -
空军一架歼7飞机失事
2022-06-09 12:13 -
江西省长:“嗷嗷叫的”能跑多快跑多快,“活跃跃的”能跳多高跳多高
2022-06-09 11:52 政坛观察 -
人大毕业县城公务员:待遇工作环境落差大,有点后悔选择基层
2022-06-09 11:37 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