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散逸:通过个税婴幼儿加计扣除提高生育率——取不足补有余的锦上添花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杨散逸】
近日,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六项专项扣除后又增加了新的第七项扣除,对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国务院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国发〔2022〕8号),它和原来六项扣除中的子女教育相衔接,就可以使一个孩子出生后,从婴幼儿时期(3年)到学龄前教育(3年)、义务教育(9年)、高中阶段教育(3年),直到高等教育的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读下去,父母每月每孩可以税前扣除1000元。
图片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以我作为父亲的经验看,由于三岁前需要配方奶粉、纸尿裤等婴幼儿用品,其日常花销可能比义务教育孩子的还要高,当初以子女教育的名义加计扣除,而对三岁前的孩子不允许扣除,其实有些过于咬文嚼字了,现在这样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但是看到很多说法认为,这是提高我国生育率的优惠政策,那我觉得这种个税加计扣除只能是“取不足补有余”了。
首先,根据婚姻状况或者子女数量进行税收加计扣除的方法在国际上很常见,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属于一种“单身税”。但是,比较结婚或者生娃对生活质量可能带来的巨大下降,这种税收扣除的效果可谓是杯水车薪,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这几年都和我国一样有或明或暗的各种形式“单身税”,但是人口生育率却都没有回头上升的迹象。
总体而言,税收手段在这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我国选择的形式可能更难发挥作用,因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并不是普遍征收的,纳税人数比例太低。
这里涉及中国税务部门最“神秘”的数据——个税纳税人数。按理说这种宏观数据不涉及纳税人个人隐私,甚至应该公布不同收入纳税人数的比例,帮助计算基尼系数,也为起征点调整提供依据。但是这个数据却一直神秘地未曾明确公布过。
目前比较近的个税纳税人数信息有三个:
首先是2015年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提到:“现在交个税的人很少,只有2800万人,占整个人口总数的不到2%。”
其次是2018年8月3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程丽华副部长说:“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是42462万人,也就是说,这次修法将使个税纳税人从18683万人减少为6369万人,减少12314万人。
最后是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11月30日通报:“个人所得税改革实施首月,也就是10月份,全国个人所得税减税316亿元,其中工资薪金减税304.1亿元,有6000多万税改前的纳税人不再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如果用前面从44%降至15%这个比例推算,6000万人占29%,则现在的纳税人是3000万左右,改革之前纳税人为9000万。
虽然18683万人、9000万人和2800万人差距极大,但是我相信他们都是真的,只不过只是部分的真相而已。
首先,财政部说的18683万人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工资收入比例反推的,数据和税收这种真金白银的东西差距极大并不奇怪。
其次,十月6000万人申报收入在3500-5000两个起征点之间应该也是真的,而且2011年调整后,工薪收入者纳税人数也说是减少了6000万。这里面除了部分真正处于这一区间以外,有一些是收入不到3500但是不缴纳或者最低标准缴纳社保,提高起征点后按照5000申报并不增加社保金额,可以无成本地逃税;另外一些是本来收入就超过3500甚至5000,一直在拿发票列支等手段逃避个税,起征点提高后对提高这部分可以不用找发票了。
最后,贾康先生说的2015年有2800万人纳税应该就是当时的纳税人数,但是短短三年个税工资纳税人数上升到6000万或者9000万我觉得应该不大可能。
与此同时,2019年起开始六项扣除,假设纳税人是本人独生子女,有一孩,有房贷这种标准配置,即使房贷和子女抚养费都与配偶均摊,那么他每月可以抵扣的金额是2000+500+500=3000元。而这次起征点只调整1500元就使纳税人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那么假设起征点调整后,我国个税纳税人从9000万减少6000万变为3000万,专项扣除后还有多少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上海疫情封控下,生鲜保供人迎来一场极限抗压测试
2022-04-01 19: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紫光破产重整最新进展:智路建广联合体600亿到位
2022-04-01 17:32 观网财经-科创 -
IMF高级官员:西方对俄制裁可能威胁美元地位
2022-04-01 17:18 观网财经-海外 -
商务部:希望跨国车企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
2022-04-01 17:13 观网财经-汽车 -
中俄美巴:阿富汗不应成为地缘角逐场所
2022-04-01 16:30 阿富汗 -
“预摘牌名单”再度吓坏中概股,富途、百度、爱奇艺紧急回应
2022-04-01 16:19 观网财经-海外 -
美国制裁俄罗斯最大芯片制造商
2022-04-01 15:43 观网财经-科创 -
让渡隐私的个性化推荐,关还是不关?
2022-04-01 15:0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联想控股: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收入利润实现历史新高
2022-04-01 11:46 -
中芯国际净利首破百亿,为何一年流失577位研发人员?
2022-04-01 10:03 观网财经-科创 -
大公司早报 | 百度、爱奇艺被列入预摘牌名单 杨元庆出8000万奖励员工
2022-04-01 09:17 大公司 -
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今日起实施:向小微企业、制造业倾斜
2022-04-01 09:05 观网财经-宏观 -
工业互联网,莫让软件成“软肋”
2022-04-01 08:20 观网财经-科创 -
镍价风波扰乱上下游生产,如何全面提升供应链安全稳定?
2022-04-01 07:56 观网财经-宏观 -
明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10元
2022-03-31 17:32 -
去年收入2800亿,超全国电视台总和?字节跳动:黑公关造谣
2022-03-31 17:01 观网财经-消费 -
3.5亿,国家“大基金”首次布局半导体零部件产业
2022-03-31 12:01 观网财经-科创 -
-
是否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白宫:暂时不能给出承诺
2022-03-31 10:44 乌克兰之殇 -
全国楼市分化中回暖:北京成交量大幅反弹
2022-03-31 10:17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62“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9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