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第一大税种终于“有法可依”
相信2025年必将是税务局同志们充实学习和忙碌工作的一年。[全文]
-
财政收入下降后的税收改革,可能动到哪些“奶酪”?
在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税收数据下行的时候,通过对既有税收制度的小修小改,可以堵漏洞、增效能。不过个人认为,对人人可见的房子中的灰犀牛不要再视而不见,可能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全文]
-
企业纳税“倒查30年”?作为税务师,说说这谣言不合理在哪
我一直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大众对逃税的反感不及贪污呢?[全文]
-
饮鸩止渴的“税收洼地”,如何填平?
曾经轰动全国的“范冰冰逃税”案,其主要手段就是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市曾推出的文化体育行业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政策。 [全文]
-
“土地财政”难以为继,新的税收增长点在哪里?
只有对金融体制改革,打破信息孤岛,才有可能实现全面税收金融监控,从而建立现代财税体系,在不改变现行税收框架的情况下增加税收收入,完成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全文]
-
从范冰冰、郑爽到吴亦凡,明星逃税技术迭代得比人还快
国内不乏高净值人群将在国内创造的财富以极低的成本转移到国外,再以外籍身份回国赚钱。因此完全可以预料到,通过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进行虚假申报、通过境内外多个关联企业隐匿个人收入进而偷逃税款这种情况,绝不仅仅发生在个别明星身上。[全文]
-
如果土地财政开始转型,财政体系最需要改变什么?
在土地财政开始转型的情况下,我国如果要保持财政均衡,短期更需要的,可能不是新开征房地产税、遗产税这些成本高争议大的税种,而是补足自身的不足,先将最基本的税收与金融数据比对建立起来,能够对申报的收入与存款增量不符的情况进行风险提示。[全文]
-
小米在印度遇到税务麻烦,出来混迟早要还
对外投资的时候,企业股权构架不要仅仅考虑眼前的利益,大量通过避税地来节约税款,也更多地要考虑如果在被投资国受到不公平待遇,其构架和利润模式是否能够获得母国在国际法框架下的保护,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失去强大的保护伞。[全文]
-
新增婴幼儿照护扣除,对提高生育率能有多大作用?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并不是普遍征收的,纳税人数比例太低。假如把一切减免税看作广义的财政补助,那么等于是政府在给高收入者提供补助而对低收入者视若无物。如果直接发放补贴,至少能给到最需要的人,而不是像个税专项扣除那样,给收入越高的人补贴越多。[全文]
-
明星大肆逃税,漏洞怎么补?
以票控税征管方式本质上有三个问题无法解决:一是只重视增值税链条的合法性,二是对于不开具发票的经营行为无能为力,三是增值税这种间接税制本身的税负累退性。但目前不可能立即放弃增值税等间接税,转而依靠以所得税为主的直接税,那该怎么办?[全文]
-
郑爽的逃税操作,让我这个业内人士“叹为观止”
明星郑爽爆出阴阳合同避税的新闻。和上次范冰冰案后霍尔果斯上百家公司注销大量明星主动补税一样,这次也是一时间大量明星紧急注销公司,目前75位一线艺人名下相关公司共有647家,其中已注销200家,多位明星名下关联公司达数十家。[全文]
-
两会提议别只盯着“起征点”,抓逃税的“尚方宝剑”更重要
我国目前的税收法规,还是要求税务局就纳税人的收入举证具体从哪个环节逃税才能追征税款。这也导致了目前我国税务机关对个人无法通过豪宅、豪车、大额个人账户转移等个人财产信息去反推纳税人是否如实纳税,只能被动等待纳税人申报。[全文]
-
“避税天堂”突然不香了?
近日,有上市公司公告提及开曼群岛的《经济实质法》,并认为会对未来收益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这些避税天堂的信息被披露,根据我国法律,会产生哪些影响?[全文]
-
治理贫富分化:财产税、金融监控,还是全要?
我国个人所得税虽然是超额累进的,由于没有配套的税收金融监控措施,导致长期沦落为公职人员的工资税。另一方面,房地产税、遗产及赠与税等财产税虽然时有传闻,但是一直没有具体规定落地,导致目前我国持有大量财产的税收成本极低。[全文]
-
英国今日开征数字税,为美国巨头“量身定做”
现在征收的数字税实质就是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对抗美国数字霸权的收割,而美国的应对思路是将数字税问题扩大化,将无形资产甚至利息都拉入这个体系,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从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无法达成有效的共识。[全文]
-
消费税后移到批发零售,还要解决哪些困难?
目前我国的消费税仅仅是金银饰品在零售环节征收,烟草在批发环节征收,剩下的均为生产环节征收。由于我国目前的税收“以票控税”征管方式还是按照信息化时代前的计划经济模式设定,无法适用现在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状况,导致消费税的后移必然困难重重。[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