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华:基础教育“减负”改革,真对我们有利吗?
关键字: 基础教育改革中国教育问题教育减负问题基础教育减负快乐教育素质教育(三)上层家庭的教育目标
上层家庭是指那些拥有较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家庭,包括中高层政治权力拥有者、企事业单位中上层管理者、企业家、高级技术人员、院士专家教授等。
上层家庭的规模较小,但其社会关系、资源、权力等密集,他们总体性占有社会的优质资源,其资源的再生产性强,能够实现资源的相互交换和转化。上层家庭拥有这些资源,就能够保障其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稳固地位,并实现社会精英的自我循环和自我复制。
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阶级阶层地位。他们有能力为子女选择最好的学校,选择最好的家庭教师或培训学校,即便他们自己不能亲自接送子女上学放学,也可以雇人这么做。他们对子女的期待不是考上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工作,而是子女的优质成长、综合素质的提高。
他们一般对子女要求严格,除了应试的文化知识外,他们要求子女学习广泛的文化知识,他们以子女的“不知”为耻。他们子女学习文化知识更多的是自我修炼、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即便当他们的子女没有考上好的学校,他们也有能力将子女送进好的学校,或者他们的子女根本就不用参加普通中学的应试,而是直接进入西方最好的学校就读。
上层家庭是典型的“有钱有闲”的家庭,在基础教育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他们希望学校为学生减负,包括减少学校作业和上课时间,以便他们的子女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应试以外的文化知识;
二是基础教育不是上层家庭流动的渠道,而是成长的过程和手段,因而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希望子女能够得到全方位发展。
总之,底层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通过完全的学校教育、应试教育实现子代的社会流动,他们没有能力给子女提供家庭教育和市场化教育资源。中产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辅以市场化教育并通过应试以推动子代向上流动。上层家庭有能力在学校以外提供足够丰富的教育资源,他们希望改变传统的学校应试教育模式,以强化素质教育。
三
三个阶层虽然对基础教育各有期待,但底层家庭和中产家庭的教育目标有一致性,主要还是把教育当作代际向上流动的渠道。而对上层家庭来说,教育是精英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方式。
教育目标不同,那么教育的制度和方式就不同。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有利于底层和中产家庭教育目标的实现,却无法满足上层家庭对教育的期待。
譬如,应试教育要求学生花更多时间待在学校学习应试的内容,甚至周末和寒暑假还要补课,这就完全挤占了上层家庭着力培养子女应试知识以外的知识、能力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对应试教育和补课就有意见。但对底层和中层家庭来说,子女的时间都被学校教育给占得满满的,既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应试知识和提高应试能力,有利于在升学考试中脱颖而出,还能够将家长从陪伴、看护子女中解放出来,以将劳动力配置到提升家庭经济能力、完成家庭再生产的事务上。
以上表明,底层家庭和中产家庭的教育目标与上层家庭的教育需求是对立的,前者认可传统的学校教育,依赖于应试教育的上升通道,后者则要变革传统的学校教育,强化家庭教育和市场化教育。
教育制度难以兼顾对立的教育需求,那么以哪个阶层的教育需求为教育制度的目标呢?如果以底层和中产家庭的教育需求为制度目标,就得维持传统的教育制度,如果以上层家庭的教育需求为制度目标,就得彻底变革传统的教育制度。
从最近十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来看,上层家庭的教育目标占了教育改革的上风。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系:
一是上层家庭总体性掌握社会资源,他们有渠道影响国家教育政策,而制定教育政策的人本身也来自上层家庭;
二是应试教育确实有其明显的缺陷,而“减负教育”与“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符合人的天性,容易引起社会共鸣;
三是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分子经历过高考,对应试教育和“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残酷性心有余悸,他们能够对上层家庭的教育需求给予积极回应;
四是旅美回国人员、教育研究者对美国公立教育认识不清,错误地把美国公立中小学的快乐教育当作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国内,在国人当中形成了快乐教育、思维训练与应试教育、死记硬背的对立;
五是同为中小学教育负担重的日本在六七十年代也实行了减负改革,等等。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上层家庭对减负、素质教育的诉求就成了教育领域的政治正确,进而成为基础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只要提到基础教育改革,言必称“减负”。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 原标题:杨华:基础教育“减负”改革,真对社会有利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08-10 07:33:44
-
企业邀苍井空为“助学使者”并戴红领巾,少工委严正谴责
2018-08-09 19:50 基层治理 -
法院强制给婆媳分地一幕
2018-08-09 19:09 -
果然,《中国机长》电影立项!
2018-08-09 16:35 航空安全 -
大江奔流| 从猎鸟到护鸟 探索“政府+民间”护鸟新模式
2018-08-09 16:17 大江奔流 -
5分钟127句带“花”诗词!“飞花令少女”以一敌百打全场
2018-08-09 15:39 中西教育 -
自称高考答题卡调包考生被指自招论文涉抄袭
2018-08-09 15:31 中西教育 -
4年仅98单仍要向全国推广,“以房养老”能成大器吗?
2018-08-09 14:20 养老与社保 -
-
靠瑜伽,河北这个小村庄能脱贫吗?
2018-08-09 14:02 观察者头条 -
派出所办事大厅冷热有别 警方:紧急加装空调
2018-08-09 14:01 基层治理 -
大爷叼烟下水救人,人救了烟还没灭
2018-08-09 13:47 暖心闻 -
杭州警方通报4死13伤事故调查:司机穿拖鞋,将油门当刹车
2018-08-09 13:42 依法治国 -
昨天 许多网友向刘翔道歉:欠你一个对不起
2018-08-09 11:22 -
专家:明年9成概率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2018-08-09 10:46 全面二孩 -
网传陕西商洛儿童疑接种过期疫苗 官方:登记错误
2018-08-09 10:27 医学 -
杨乐乐闺蜜被移送检方:广州12套房 骗汪涵夫妇788万
2018-08-09 09:24 依法治国 -
专家支持“夜宿长城”:白天游客不会破坏,晚上房客就会吗?
2018-08-09 08:51 -
高管为公司拼命24年 查出肝癌后月薪被降到1200元
2018-08-09 07:41 -
一墙之隔,没水、没空调、没厕所
2018-08-09 07:28 基层治理 -
原料药一个月涨到58倍,为何全国只有一两家能生产?
2018-08-08 22:22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7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27“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