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华:基础教育“减负”改革,真对我们有利吗?
关键字: 基础教育改革中国教育问题教育减负问题基础教育减负快乐教育素质教育【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杨华】
一
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成分太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主要围绕应付升学考试,不太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因而为人所诟病。
社会上一直有改革这种教育的呼声,教育家们也致力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十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很大,成绩显著,中小学生的减负教育、快乐教育、素质教育、游戏教育等蔚然成风,书包减肥、释放天性、学历无用等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减负”与“综合素质”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实践与改革的政治正确,改革的目标和手段都围绕这二者转圈。
但是另一方面,调研发现,学校在不断调整制度、制定政策给学生减负,包括不布置作业、教材内容简单化、压缩学生在校时间、小初不再笔试、增加文娱活动内容等,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快乐成长和提高各方面素质。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学生的负担不减反增。
学校的减负改革确实减轻了学生在学校的上课负担,但增加了学生在校外的学习任务。因为减负教育是在小初阶段,并没有对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以配套改革。小初是素质教育,但升学却是应试教育。
为了小孩能够在升学中胜出,学生家长就得在校外给小孩提供额外学习的机会,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购买市场化教育。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带着小孩学习,陪伴小孩做作业,给小孩批改作业,这对家长来说也是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在市场上购买的教育资源既有语数外等文化课内容,也有音体美等素质教育项目。小初学生走出学校后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家伏案写作业,就是在培训班里上课,或者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学生的负担在减负教育中成倍增加。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不仅如此,减负教育还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让大部分家长苦不堪言。
首先是增加了接送小孩的负担。
为了减少学生在校时间,越来越多地方实行禁止学生早上早到学校、下午提前放学的规定。浙江省教育厅就规定小学生不能在八点之前进校,许多学校在八点半、九点才开始上课。家长至少在八点之前不能离开小孩视线。过去是六七点钟就将小孩送至学校才去上班,现在最早八点才能将小孩送进学校,那什么时候去上班呢?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就放学,不说很多学校下午不安排文化课,单说这时候家长还在上班,谁去接小孩放学?
有的家庭有爷爷奶奶接送,有的家庭则腾出一个劳动力出来接送,多数家庭是将小孩托管给专业机构。教育部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要求各地创造性地鼓励发展托管机构,美其名曰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既然还是托管,何苦这么早放学呢?
其次是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无论是将小孩托管,还是参加各种培训班,都需要向市场机构支付不菲的费用。培训项目越多、时间越长、级别越高,家长的负担就越重。
再次是减少了家长的休息时间。家长要用休息时间陪同小孩学习,无论是陪同做作业、练琴、跳舞等,还是去培训班,都得占用家长的休息时间。有的家庭甚至是全职陪同小孩。
最后是增加了家长的学习负担。家长要教小孩文化和文娱方面的知识,就得自己前期重新学习,同时家长还要学习如何培养小孩,这也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在浙江一城市调研时,当地还有专门对家长进行培训的市场化教育机构。所以,在中小学家长群中流传这样一句话,现在小孩培养既要“拼爹”,也要“拼妈”——“拼爹”说的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拼妈”则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小孩。而能够拼爹拼妈的家庭,多是“有钱有闲”的人家。
一家学生课外兴趣培训点,家长正在陪着孩子练习“电子琴”。(图/东方IC)
既然基础教育的“减负”改革既没有达到给中小学生减负的政策效果,还给家长普遍带来了非预期的沉重负担,那么基础教育改革何以还在沿着这个方向改下去,“减负”的话语为何还有很大的市场?
难道制定教育改革政策的那些人不是小初家长,他们没有生活体验?即便手头宽裕、不需要为购买市场化教育资源担心经济问题,难道他们也不需要接送小孩上学放学?如果是这样,是否只能说明制定教育政策的这些人是“有钱有闲”的人,或者他们是依据“有钱有闲”的人的教育需求来制定教育政策?
- 原标题:杨华:基础教育“减负”改革,真对社会有利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08-10 07:33:44
-
企业邀苍井空为“助学使者”并戴红领巾,少工委严正谴责
2018-08-09 19:50 基层治理 -
法院强制给婆媳分地一幕
2018-08-09 19:09 -
果然,《中国机长》电影立项!
2018-08-09 16:35 航空安全 -
大江奔流| 从猎鸟到护鸟 探索“政府+民间”护鸟新模式
2018-08-09 16:17 大江奔流 -
5分钟127句带“花”诗词!“飞花令少女”以一敌百打全场
2018-08-09 15:39 中西教育 -
自称高考答题卡调包考生被指自招论文涉抄袭
2018-08-09 15:31 中西教育 -
4年仅98单仍要向全国推广,“以房养老”能成大器吗?
2018-08-09 14:20 养老与社保 -
-
靠瑜伽,河北这个小村庄能脱贫吗?
2018-08-09 14:02 观察者头条 -
派出所办事大厅冷热有别 警方:紧急加装空调
2018-08-09 14:01 基层治理 -
大爷叼烟下水救人,人救了烟还没灭
2018-08-09 13:47 暖心闻 -
杭州警方通报4死13伤事故调查:司机穿拖鞋,将油门当刹车
2018-08-09 13:42 依法治国 -
昨天 许多网友向刘翔道歉:欠你一个对不起
2018-08-09 11:22 -
专家:明年9成概率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2018-08-09 10:46 全面二孩 -
网传陕西商洛儿童疑接种过期疫苗 官方:登记错误
2018-08-09 10:27 医学 -
杨乐乐闺蜜被移送检方:广州12套房 骗汪涵夫妇788万
2018-08-09 09:24 依法治国 -
专家支持“夜宿长城”:白天游客不会破坏,晚上房客就会吗?
2018-08-09 08:51 -
高管为公司拼命24年 查出肝癌后月薪被降到1200元
2018-08-09 07:41 -
一墙之隔,没水、没空调、没厕所
2018-08-09 07:28 基层治理 -
原料药一个月涨到58倍,为何全国只有一两家能生产?
2018-08-08 22:22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2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3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