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口美食榜:他们花了几辈子,换来了川菜一世纪
关键字: 川菜历史【文/陈不诌】
01
1928年,四川省新都县,13岁的农家孩子刘建成告别农村,背上行囊踏上了去成都的谋生之路。刚到成都,他和很多县份上的孩子一样都只能选择最低贱的厨师行业白手起家。
彼时的四川虽然没有战火纷飞,但地方菜系却处在分崩离析的阶段。川菜在成都被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帮派,根据职能又分为燕蒸帮、饭食帮、面食帮和腌卤帮,每个帮派都各司其职。
进入燕蒸帮的刘建成只能承接高端宴席,不能做家常小炒,于是他一边安分守己地遵守行规,一边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地学厨。
学徒生涯是三年,三年学业完成之后要给餐厅当两年的免费劳动力,这五年时间,被行内人称为“跑摊儿”。
跑摊儿要学八门手艺:招待、炉子、墩子、冷菜、笼锅、白案、水案和杂务,这八项在当时被称为“七匹半围腰”。
刘建成只知道,这七匹半围腰会成为他行厨一生的根基,但是没想到各项技能进步最快的时期竟然是1937年爆发的抗战。
02
1937年开始,日本人的炮火从卢沟桥一直蔓延到中国版图的南方,而那个依山傍水的重庆,则成为了国民政府最后的希望。
抗战炮火中的重庆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重庆市民和官员都在防空洞中躲过了一次又一次轰炸。从防空洞里出来的重庆人无暇做饭,便走上街头,随便钻进一家尚存的馆子,叫上一顿好饭好酒,享受着末日狂欢。
年逾30的刘建成站在重庆街头,面对着这废墟中残留的都市迷茫无措。这样的川菜,这样的中国又能撑得了多久呢?
战火一直从抗日战争,延续到国共内战。直到1950年,成都解放,一切算是尘埃落定。
很快,公私合营开始了,成都的3000家餐馆经过整改,被合并、缩减到300家,有的饭馆索性关门,而那些没有关门的饭馆则实现了菜系的大融合。
03
在50、60年代的四川,乃至整个中国,厨师的地位仍然和刘建成刚入行的时候一样,低劣而辛苦。尽管当时已经有川菜厨师有机会被公派到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交流,有的也做了中央首长的私厨,但是对于那些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年头才刚刚入行的厨师,几乎都是迫于生计——史正良就是其中之一。
即使连人都在吃观音土啃树皮的年代,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养儿莫入食店行,吃的是冷茶饭,睡的是没脚床,饮的是星星酒,喝的是杂拌汤。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比起抗战时期的刘建成更无奈的,是那个在残羹剩菜中维继生命的年轻人史正良。
04
1952年,一个叫陈建民的自贡厨师来到日本。他是1919年生人,跟刘建成的年岁相仿。陈建民在重庆的一家餐厅里当过厨师,文化不高,手艺精湛。
他去过台湾,也在香港工作过一段时间,奔波了半辈子。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日本。因为手艺好,慢慢就在日本落稳了脚跟。
1958年,他在日本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餐厅:四川饭店,总店位于东京赤坂。餐厅慢慢做出了名堂,不少日本人慕名而来,就为吃一道“麻婆豆腐”。
1961年到1966年,物资匮乏问题得以解决,文化大革命又还没开展。川菜在这五年得以喘息,同样,四川小吃也在那段时间恢复生机。
从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的餐饮业再次陷入谷底。那些真正有技术的厨师人人自危,各个菜系的精髓都不再通过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
随着消费水平的降低,也没有客人在餐厅点昂贵的菜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川菜的精彩之作也濒临失传。
此时,日本从二战的废墟中开始了经济发展。有电视台邀请陈建民去做节目,教给日本民众四川料理的手法,随着电视的普及,寻常百姓从电视的菜肴教学节目中认识了陈建民和他的川菜料理——川菜在日本生根发芽了。
- 原标题:一大口美食榜:他们花了几辈子,换来了川菜一世纪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9-05-09 08:08:17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种,那何不一起谈谈欧罗巴人种和日耳曼人种?
2019-05-08 08:23 70年对话5000年 -
青春的颜色,叫奋斗!
2019-05-03 11:54 新时代之声 -
西藏考古大发现:发现青藏高原首个史前人类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宾发现新的古人类物种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华日军细菌战又添新罪证!
2019-03-25 19:19 -
选举产生官员是反民主的,在过去两千多年里曾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2019-03-25 17:38 观学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场战争中的英雄和烈士们敬礼!”
2019-02-17 22:47 -
长城城砖被撬坏60余延长米,谁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国,不管官多大学问多好,都不该忘记自己来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时代之声 -
尘封百年,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在英国重见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三大战役”
2018-12-09 12:14 观学院 -
即使在最穷的中国面前,英国人也摔了跤,美国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时代之声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讲改革开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018-11-21 08:18 新时代之声 -
当年我们羡慕别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们造给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时代之声 -
疑似抗日英烈头颅现身日军老照片 日军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爱因斯坦亲笔信3.2万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预言德国未来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发现几十具“木乃猫”,真·喵星人占领评论区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国,我们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时代之声 -
当年中国没钱,但有胆子“杀出一条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时代之声
相关推荐 -
“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82“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4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6最新闻 Hot
-
“这不是复古是犯罪”,德国取缔一极右翼组织
-
“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
法国称“真没藏毒”,扎哈罗娃嘲讽…
-
沙特对美投资6000亿?“实际一半都不到”
-
印度还庆祝上了,全国大贺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厅拒绝接待中国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
跟着特朗普去中东推销星链,马斯克赚大发了?
-
美国特务们的“噩梦”…
-
“好莱坞都是骗人的,真后悔…”
-
欧盟:中美迈出正确一步,但…
-
“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
眼瞅着中美谈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间飞机别在钓鱼岛飞了,不要“刺激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