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徐高:中国经济就像自行车,快了什么都好说
最后更新: 2024-02-23 19:44:14在当前的环境,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营造出一个较平稳的流动性环境,从而使得财政可以比较容易在市场上把债发出去,但与此同时,还需营造一个不那么高的利率环境,使得融资成本得到控制。
还有一点必须要指出,央行的货币投放能直接控制金融市场流动性,而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流动性的传导,主要取决于实体经济融资的需求。现在地产融资压得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也收得比较紧。
在金融体系看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其实已经不高了,这时候就算央行在金融市场里投放大量流动性,降准降息,把金融市场搞得流动性泛滥,实体经济融资难的状况也未必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反倒有可能因为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泛滥,而形成自身金融资产价格的泡沫,最后形成比较大的风险。这个教训我们在2014年、2015年股市的大泡沫和股灾里面其实已经“吃”过了。
因此,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当然需要宽松,但不是今年的主角,今年的主角应该是财政政策。
观察者网:最后想跟您聊一聊您对2024年中国经济的展望和预期。您之前有一个观点说,中国的经济就像一辆自行车,慢了就立不住,这个观点我觉得非常有趣,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比喻?对于2024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您有什么预测?
徐高:我之所以认为中国经济像辆自行车,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当经济增速较慢时,面临各方面压力、挑战确实比较多。比如,在1998年至2002年,经济增长较慢,我们曾经经历了长达5年的通缩,当时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后来经济增长较快时,虽然也有经济过热,物价、房价上涨较快的现象,但总体来看,经济增长快时的日子比经济增长慢时要好过很多。
其次,从学理上说,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描述的状况其实不适用于中国。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经济在潜在产出水平上下波动,有自发向潜在产出水平回归的动能。
新古典经济学假设经济长期运行在潜在产出水平(生产能力)附近。
然而中国是内需不足的经济体,有“极端自我强化”的倾向,即中国经济不是围绕一个稳态上下震荡,而是一旦经济“过热”,就会自发向越来越热的方向前进,一旦经济“过冷”,就会自发向越来越冷的方向去走。
因此,经济增长越慢,问题越大,经济增长慢到一定程度,就要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去产能,这意味着对存量资本的摧毁,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我们在1998年至2002年经历过的,最后中国经济2003年走出通缩,不是因为我们过剩产能去干净了,而是因为我们2001年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外需起来了。
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2000年前后面临的问题是类似的,也是需求不足,我觉得这时如果经济再慢一点,后面风险会非常大。
去年年底中央对今年经济的定调,首先是“稳中求进”,这是个大前提,但在“稳中求进”这4个字后加了8个新的字,“以进促稳”和“先立后破”,这是政策理念上的重大的转变。
“先立后破”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我们再来讲讲“以进促稳”。如果把这4个字分析得再深入一点,传导出的理念和“稳中求进”是有差异的。
“稳中求进”是指在“稳”的前提下“进”,反映出“进”和“稳”其实并非一致。“稳中求进”的潜台词是进得太快了,可能就不稳,所以要先稳住再进。
而“以进促稳”是指“稳”要通过“进”来实现,其实认为“进”和“稳”是一致的,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自行车的比喻反映的理念是经济快了什么都好说,就算有问题,可以通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而慢下来了什么问题都会集中爆发,因此要通过一定的经济增长在发展中来解决问题。
我感觉大家现在的共识是,2024年GDP增速预期目标大概率为5%。5%的同比增速看起来与2023年的5.2%差不多,但2023年的增速其实是建立在2022年3%的低基数之上的,看起来高,感受却是不高的。如果2024年GDP增速能够达到5%,就是建立在2023年5.2%的高基数上的增长,那么2024年的经济情况会比2023年更好。
我估计,2024年一季度 GDP增速有可能会下滑到4%附近,如果是4%,和全年5%的目标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落差。但这种落差给我们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话语环境,有利于推出更加积极的政策。我认为,两会之后(3月下旬至4月初)应该是政策密集推出的窗口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菁娟 
-
中央财经委员会: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02-23 19:23 -
70城房价出炉!1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继续领跌,仅两城上涨
2024-02-23 16:38 观网财经-房产 -
2024年对台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2024-02-23 16:38 台湾 -
重庆市公安局原局长胡明朗,任应急管理部副部长
2024-02-23 15:43 高层人事 -
人社部新规:“外卖小哥”等纳入最低工资保障
2024-02-23 15:11 -
西安、青岛赴港澳“个人游”,3月6日起可签发签注
2024-02-23 14:48 -
船只为何偏航?桥面为何如此断裂?大桥事故四大焦点
2024-02-23 14:19 -
“地产维护中国经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短期内不可替代”
2024-02-23 13:10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如何增加老百姓收入?全民国企持股”
2024-02-23 13:10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今年想买房,要出手了,一二线城市大概率要涨”
2024-02-23 13:10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政府必须要站出来,在实体经济中创造需求以应对当前困难”
2024-02-23 13:10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经济增速快,可以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一旦慢下来,问题会集中爆发”
2024-02-23 13:10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苏州多车追尾交通事故,警方通报
2024-02-23 12:13 极端天气 -
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调任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
2024-02-23 11:24 高层人事 -
广州南沙:取消元宵烟花汇演
2024-02-23 10:41 -
贵州山火频发:一线消防员将朋友圈设为家人不可见
2024-02-23 10:13 -
安徽省委书记调研“三只羊”,创始人网红“疯狂大杨哥”陪同
2024-02-23 09:59 -
道路结冰,苏州工业园区一高架多车相撞,伤亡情况调查中
2024-02-23 09:44 极端天气 -
南京一高层住宅发生火灾,4人死亡
2024-02-23 09:40 -
龙宝宝扎堆报到:或迎生育小高峰,有医院增长71.9%
2024-02-23 07:47
相关推荐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0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1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9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