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到底需不需要经济刺激政策?
缺乏宏观思维的人可能会错误地将国家比作微观企业,担心更多的债务和货币早晚会让刺激政策付出代价(比如债务危机和通胀及资产价格失控)。但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并非仅凭得自微观的经验所能把握。在供给过剩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政府债务(主要应为内债)和货币发行都可持续。[全文]
-
中国经济的上中下三策,要避免滑入下策的不利局面
所谓“下策”,是在收入分配改革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时,停止刺激投资,甚至打压投资。这样一来,中国经济很可能重演1998到2002年的通缩局面。当前我国尤其需要避免走“下策”,需要保证投资的稳定来稳定经济增长,进而在中美大博弈中站稳脚跟。[全文]
-
中国经济就像自行车,快了什么都好说
在目前状况下,尤其是在地产市场因为融资紧缩政策而低迷时,政府必须要站出来,通过杠杆的上升、债务的扩张,在实体经济中创造需求以应对当前需求不足的困难。如果财政此时还要紧缩,或扩张幅度不够,那么经济需求不足的状况会越来越恶化。[全文]
-
从三个维度,理解中国地方债问题
不明就里的人只会把基建投资和土地财政分割孤立地看,只看到它们的问题。但理解“中国模式”的人却知道,这二者合起来,是成立的、且可持续的基建投资商业模式,是别国求之不得的成为“基建狂魔”的法宝。在这法宝中,地方债是关键一环。[全文]
-
中国经济的短期压力和长期出路在哪里?
想调节收入分配,需建立起自动调节投资的市场化机制;同时还要避免前苏联、东欧曾碰到的内部人控制国有资本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应构建一个国有企业所有权的竞争市场。可以成立几十个甚至更多的国有投资基金,把国有企业股份分给这些投资基金。这些国有投资基金可以相互买卖国有企业股份,并把基金份额分给老百姓。[全文]
-
内需不足是个收入分配问题
不再刺激投资、放任经济增长下滑,并不会自动带来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善,因而也不会自动消除内需不足问题,而只会让内需不足变得更加严重。[全文]
-
房地产的真正“大招”在供给侧,可以分三步走
当下推出的政策主要集中在需求侧,放松了之前对购房施加的约束,比如说“认房不认贷”等。这些需求侧的放松政策应该能够促进房地产销售的复苏,有助于整个行业的稳定,但我认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政策应当需求侧和供给侧并重,而且供给侧更加重要。[全文]
-
市场在期望“一揽子”政策纠偏,这两点是重中之重
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传统增长引擎的呵护并不矛盾。如果不是2021年推出的融资紧缩政策让地产行业陷入恶性循环,平稳发展的地产加上取得突破的汽车,我国经济状况必然远好于现在。在市场已经做好了“立”的时候,我国宏观政策需要纠偏不恰当的“破”。[全文]
-
需要全面纠偏对中国债务的认知
财政部可以用旧瓶装满钞票,然后把这些旧瓶选择适宜深度,埋于废弃不用的煤矿中,再用垃圾把煤矿塞满,然后把产钞区域开采权租与私人,让私人企业把这些钞票再挖出来——如果能够这样办,失业问题就没有了;而且影响所及,社会之实际所得与资本财富,大概要比现在大许多。[全文]
-
降息是无奈的选择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低迷不是利率太高所致,而是地产和基建这两个主要融资需求方(同时也是内需的主要创造者)被绑住手脚的结果——这样的经济低迷不是降息能化解的。[全文]
-
出口、房地产、市场信心,中国经济复苏的隐忧在哪里?
美国、欧盟和日本加起来,仍然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据了35.6%的份额。发达经济体仍然是全球经济的需求火车头。发达经济体景气一旦走低,我国对包括东盟在内的其他经济体的出口也难以继续保持强势。[全文]
-
要想改善中国经济,需让更多钱流向居民
在中国经济现实中,有相当大部分的收入流向了广义的政府部门(包括国企),这些收入跟老百姓没关系。老百姓真正持有的企业财产只有1/3多。同时这些企业财产在居民内部的分配也极不平衡,比如一些大企业家持有的企业股份很多,而老百姓持有的却非常少。[全文]
-
“鸦片”还是“法宝”?首席经济学家的“债务之辩”
第一,债务本身是中性的,有利有弊:虽然扩大总需求,提高信息的效率、外部性等,但在越来越多使用债务的过程中,也出现债务支出效率下降、效果边际效应递减等问题。第二,地方政府债务历史上的成功是否代表未来的可持续性,仍需进一步思考。[全文]
-
中国经济需要重磅政策,给市场和老百姓交个底
我期待新一届政府多算大账,目标怎么确定?预算上准备要支出多少,估计能收入多少,缺口有多大,如何弥补缺口。给市场和老百姓交个底,这样能够给市场注入信心。[全文]
-
这是一次少见的主动降库存
一个更加可能的解释是,当前产成品库存的下降是制造业企业预期转弱后的主动行为。[全文]
-
中国房地产业长期存在三大认识误区
在不能从全局理解中国经济的人眼里,地产与基建当前面临的压力恰恰说明了它们就不可持续。这好比一个人从没见过自行车,仅凭直觉认为只有两个轮的车不可能保持平衡。[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