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士存:美国搞南海台海联动,中美关系的“护栏”要怎么装?
观察者网:确实,如今经常摆在我们面前的局面是,中国一再强调自己的合作共赢态度,但这种经济、治理等层面的利益似乎无法打动对方;包括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中,中方强调搁置争议,着眼于海洋治理、合作开发等,再比如这些年中国对菲律宾等国给予的巨大支持,但在面对各自重大利益时,双方关系仍会反复,经济利益往往不是核心问题,所以您怎么看待我们的策略,是否为长久之计?
吴士存:我们要从两个层面来看东盟。一是大国博弈主导了东盟的政治议程。虽然中国一直强调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及维持东盟的主导性和中心地位,“驾驶员”的位置应该属于东盟,而不是其他大国。但像美国等大国都在东盟地区论坛(ARF)、东亚峰会(EAS)等机制下争夺对地区事务的主导权。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美国在这一地区谋求东亚事务的霸主地区,中国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被迫做出反应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国博弈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走向。
二是东盟内部受到“大国平衡战略”的驱动,东盟既保持自身影响力,也不会因为大国竞争、在大国之间选边而导致东盟利益受损。东盟在面对大国时保持中立平衡,这一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中国和东盟达成共识在2018年举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但与此同时,东盟也跟美国达成协议,在2019年双方展开联合军事演习。东盟承诺跟中国搞联合军演,就也要跟美国搞平衡,以安抚对方,而避免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与中国走得太近,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可见,大国围绕地区事务主导权之争和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内生动力,是影响东盟地区格局演变的两条主线。
就中国和该地区国家的关系而言,中国从2010年开始连续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去年开始东盟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当然出现这个情况是有原因的。一是英国退欧,原来英国在欧盟的贸易份额就被排除出去了,使得欧盟与中国贸易的总量下降。第二,一些行业的供应链转移到东盟,但由于其自身产业链并不完整,很多东西仍需从中国进口,促使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加。再从东盟内部来看,越南又是东盟国家里面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几年,中菲之间的贸易累计也迅猛增长,已经超过1000多亿美元。
我们常讲经贸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稳定器”,但当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领土主权等争议时,可能这样的描述还不够全面。
其实,中美关系也是如此,美国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这也仅仅是“压舱石”,一旦出现跟国家核心利益相关的问题时,经济还是要让位于其他战略利益。
无论是中菲关系还是中越关系,从中都可以看到,虽然这几年双边贸易投资发展很快,但当南海问题浮出水面时,双边的政治互信都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甚至引发双边关系一定程度的倒退。
所以,经济关系并不是双边关系的全部,尤其在涉及领土争议等核心利益时。同样的,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也是这一立场,假如菲律宾因为明年总统易人而在南海问题上重提南海仲裁案裁决,其他国家在南沙进行岛礁建设,中国也会坚决果断地采取必要措施。事实上,通过近期的事态就能看得出来,菲律宾在仁爱礁的所作所为,中国无疑会采取反制措施,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是我们目前在南海问题上面临的一个困境,地区国家至今仍未找到一个有效的路径来管控分歧、推进合作。争议并没有搁置下来,反而随着美国南海政策的调整,再加上南海仲裁案裁决在其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另外“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窗口期日益临近,只会促使这些国家采取更加紧迫的单边行动,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南海是平静不了的。
· 南海与台海的联动,是否成为新趋势?
观察者网:南海与台海局势的复杂联动,能否视为南海局势的一个新趋势?“台独”势力与美国里应外合,试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拜登政府的表态来回横跳,军舰穿过台湾海峡等挑衅举动也增加,两岸情绪又很高涨,怎么解读当下各方传递出来的复杂信息差,如何预判未来走势?
吴士存: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南海问题是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之间涉及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问题,而台海局势的本质是两岸在同属“一个中国”前提下“统”与“独”的核心利益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或“抓手”,美国有时单独打,有时同时打,现在看来同时打概率越来越大了。例如美军舰艇穿越台湾海峡之后进入南海进行航行自由行动就是例证,美国海岸警卫队和台湾海巡署的合作也有向南海延伸的趋势。
观察者网:那么,中国在面对美国同时利用这两张牌的复杂局势时,有些什么应对方式?
吴士存:首先,因为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处置应对方式也不一样。
在台海问题上,台湾背后的支持因素是美国,但我们打击的对象是“台独”势力,这一点很明确。美国一旦在台海问题上做文章,与岛内“台独”分子里应外合,那么我们就会出动解放军军机绕岛飞行等等。
目前采用这种处置方式,旨在向国际社会、向“台独”分子发出一个信号:如果你们走得太远,明目张胆做得太过,我们也不排除通过武力方式来解决台海问题。虽然我们在很多场合一再重申希望以和平方式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但眼下的挑战越来越多地表明,恐怕非和平方式是阻止“台独”势力有恃无恐的有效手段。
前些天,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在答某外国记者问时承认,中国大陆通过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可见,我们向台湾方面传递的信号,对“台独”势力的遏制应当说是有效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着美国,为什么美国现在继续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因为它们也知道这是中国的底线,对美国来说触碰了这条底线就会事与愿违。。
什么样的两岸状态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不统”“不独”。几十年来,美国的对台政策始终如此。两岸统一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台湾独立”则给了中国大陆一个以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机会,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拜登这次在视频讲话中表示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行为,他所谓的“现状”就是既“不统”也“不独”。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普京接种加强针,还希望参加鼻喷疫苗试验
2021-11-22 07: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冬奥会将永远地改变冬季运动的风貌”
2021-11-22 06:48 北京冬奥会 -
默克尔退休进入倒计时
2021-11-22 06:38 德意志 -
欧洲多国反防疫示威,世卫警告:再增50万死亡
2021-11-21 22: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认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还不够,这个国家还要建“比特币城”
2021-11-21 22:03 疯狂比特币 -
刚果(金)5名中国公民被绑架
2021-11-21 22:03 海外华人 -
法国:决不放弃在英国水域的捕鱼权
2021-11-21 20:52 -
澳媒开始反思:莫里森为选举挑衅中国,后果会是啥?
2021-11-21 19:57 -
中方重大信号:触碰红线,必将付出代价
2021-11-21 19:05 台湾 -
俄罗斯决定仍与美国合作探测金星
2021-11-21 18:10 航空航天 -
基辛格称:中国大陆10年内不会武统台湾
2021-11-21 14:25 台湾 -
朝鲜举行宇宙科技研讨会:进一步发展卫星技术
2021-11-21 14:00 朝鲜现状 -
美防长向中东保证:维持军事存在,不会“只对抗中国”
2021-11-21 13:53 -
“他的故事,是美国困境的缩影”
2021-11-21 11:59 美国一梦 -
中方宣布和立陶宛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2021-11-21 11:31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65163例、死亡843例
2021-11-21 07: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布林肯人在非洲,想躲“中国”也躲不掉
2021-11-20 23:29 中美关系 -
狂妄!被中国外交官批评后,澳防长竟反唇相讥“愚蠢好笑”
2021-11-20 19:21 -
-
美议员放话“将不承认普京连任总统”,俄罗斯回应
2021-11-20 17:14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403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6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07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6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