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韶山:当美国转身离去,欧洲拿什么重塑独立未来?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鲍韶山,翻译/陈佳芮】
3月10日至12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将访问沙特阿拉伯,并与乌克兰官员举行会谈。
这是继2月28日,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椭圆形办公室不欢而散后,美乌两国官员的首次正式接触。
在吵翻的这些日子里,特朗普也没闲着,继续塑造舆论,将战争的责任归咎于泽连斯基和欧洲,并以泽连斯基所谓的忘恩负义和拒绝和平为理由,为撤回美国支持寻找借口,明确表示,如果泽连斯基会利用美国支持继续战争,他将不再提供无条件支持。这在大西洋两岸和评论界引发了强烈反应,有人指责这是一场“伏击”,也有人批评泽连斯基缺乏外交手腕。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椭圆形办公室会面纽约时报
美国人想撤了
华盛顿的信号再明确不过: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人去意已决。他们认为俄乌冲突已无胜算,况且还有其他要务在身。美国以大国竞争的视角审视世界,其主要对手是中国。作为代理人,乌克兰正在被放弃,其他附庸国也将被舍弃。深陷欧洲事务只会分散注意力,消耗资源。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战略只是特朗普及其团队所关注议题的序曲。
美国口口声声说希望乌克兰和平,但在残酷的现实政治中,和平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成功摆脱困境,并确保将责任推给除特朗普政府以外的其他人。拜登因无能受到指责,泽连斯基则被塑造成忘恩负义的替罪羊,浪费了军事援助和资金支持。当试图从乌克兰脱身时,美国对乌克兰最终能否实现和平并不关心,反而敦促欧洲人增强自身实力。
美国的这种运作方式在历史上有迹可循。只需回顾越南和阿富汗的经历,就能清晰勾勒出这种外交政策的轮廓。
反复出现的美国模式
美国在越南、阿富汗的军事介入以及当前乌克兰冲突中,战略失误、误判频发,最终导致其在各地区的雄心破灭。特朗普试图让美国从俄乌冲突中解脱,同时避免承担责任,这与美国在越南和阿富汗的经历如出一辙。这三个案例揭示了一种反复出现的美国模式:傲慢自大、军事过度扩张,以及试图在不承担责任的情况下摆脱失败。
· 相似性初现:越南战场的战略失误与责任推诿
越南战争经常被视为美国军事失败的典型案例,是理解之后阿富汗与乌克兰困局的基础。
美国深度介入越南,始于艾森豪威尔总统执政时期,在肯尼迪与约翰逊政府任内逐步升级,最终在尼克松总统试图抽身的努力中,美国在越战泥潭越陷越深。尼克松的“荣誉和平”战略旨在将美军撤出越南,同时避免失败的污名。他希望营造一种美国自主离开该地区的叙事,以减轻国内的政治压力。
特朗普处理乌克兰冲突的方式,与尼克松试图在维持美国实力假象的同时希望结束越南战争的愿望,有着显著的相似之处。就像尼克松将越南战争的失败归咎于之前政府的决策,特朗普试图将乌克兰危机的责任推给拜登。特朗普的言论暗示,从最初支持乌克兰主权到目前提供军事援助,美国的军事介入都是由他人的错误决策造成的。他多次将俄乌冲突描绘成拜登政策导致的失败,并将自己定位为避免局势升级、防止美国卷入与俄罗斯更大冲突的替代方案。
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承认美国在挑起或加剧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1971年公布的《五角大楼文件》揭示了历届政府如何操纵公众对战争的认知,以及他们如何隐瞒美国在越南参与的真实程度。美国对越南军事政策的幻想破灭以及最终的撤军,都是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军事和政治损失,而非直面导致溃败的道德和战略失误。特朗普的做法与此如出一辙,他自诩为务实的领导者,能终结冲突,却回避了美国在该地区长期干预的历史及撤军带来的更广泛地缘政治后果。
图为埃尔斯伯格,他于1971年向媒体泄露了《五角大楼文件》路透社
· 相似性再现:阿富汗战场的历史循环乌克兰局势与美国在阿富汗的经历之间的相似之处,或许更加引人注目。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入侵阿富汗,行动本应该迅速而果断地摧毁基地组织并推翻塔利班政权。然而,就像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且没有明确结局的冲突。美军在阿富汗驻扎近二十年,一边试图建立新政府,一边对抗卷土重来的塔利班。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任务在国内外支持度日渐下滑。
特朗普上任时,接手的是一场已经历多次失败的战争,但他承诺让美军回国。可以说,特朗普处理阿富汗问题的方式保持了其一贯的政治风格。虽然他一开始增兵使冲突升级,但后来通过与塔利班谈判试图脱身,这表明他不愿为战争结果负责。
2021年,拜登总统任内,美国仓促撤军,塔利班迅速接管、重掌政权,阿富汗政府随之土崩瓦解、颜面尽失。这次撤军令拜登政府蒙羞,也暴露了美国在该地区战略的彻底失败。
塔利班士兵抵达喀布尔机场路透社
与此前的总统一样,特朗普试图撇清自己与阿富汗失败的关系,尽管其政府参与了和平谈判,且他本人公开主张迅速撤军。
拜登希望避免因阿富汗和乌克兰的失利而蒙羞,因此提供了足够的军事支持,使冲突延续到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但特朗普将阿富汗最终的崩溃归咎于拜登对撤军的处理不当,把自己塑造成本可以谈判出更好结果的领导者。特朗普的政治策略旨在营造一种叙事,让自己不必为战争的长期影响负责。他只顾撤军,却没有充分正视导致失败的结构性问题,这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战略缺陷如出一辙。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马克·卡尼将出任加拿大总理
2025-03-10 07:09 -
朝鲜外务省发声:将半岛局势推向极限,引发双方物理冲突的危险挑衅
2025-03-10 06:46 朝鲜现状 -
叙利亚及邻国会议在约旦举行,讨论地区局势发展
2025-03-10 06:37 -
美商务部长:3月12日起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
2025-03-10 06:30 -
“他们去年投票给特朗普,现在却被解雇了”
2025-03-09 23:09 美国一梦 -
韩战机误炸居民区事故已致31人受伤:19人为平民
2025-03-09 22:38 三八线之南 -
美国务卿将在沙特会晤乌克兰官员
2025-03-09 22:38 乌克兰之殇 -
特鲁多迎来“最后一天”,特朗普成了“意外救星”
2025-03-09 22:2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泰国南部突发连环恐袭,佩通坦表态!
2025-03-09 21:45 -
“特朗普政府已通知盟友,将停止参加欧洲未来军演”
2025-03-09 20:34 观察者头条 -
“英国国王热情接待泽连斯基,特朗普不开心了”
2025-03-09 16:57 不列颠 -
“加拿大企业要么自己赔钱,要么搬去美国”
2025-03-09 16:42 -
欧洲多国惊觉:被美国掌握一个“致命开关”
2025-03-09 16:4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默茨急剧掉头,“这是典型的‘尼克松访华时刻’”
2025-03-09 15:33 德意志 -
“释放尹锡悦,韩检察总长应引咎辞职”
2025-03-09 15:15 三八线之南 -
对欧洲“感到愤怒”,“特朗普想把驻德美军全撤走”
2025-03-09 11:3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尹锡悦获释第二天,首尔10万民众集会游行
2025-03-09 10:42 三八线之南 -
“乌克兰半瞎了,欧洲急了”
2025-03-09 10: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俄称在库尔斯克州控制三个定居点,乌称局势处于控制之下
2025-03-09 09:13 乌克兰之殇 -
纽约发生多起山火,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
2025-03-09 09:11
相关推荐 -
特鲁多迎来“最后一天”,特朗普成了“意外救星” 评论 22“特朗普政府已通知盟友,将停止参加欧洲未来军演” 评论 79默茨急剧掉头,“这是典型的‘尼克松访华时刻’” 评论 174对欧洲“感到愤怒”,“特朗普想把驻德美军全撤走” 评论 188特朗普威胁“不谈就打”,伊朗最高领袖表态 评论 325最新闻 Hot
-
欧洲多国惊觉:被美国掌握一个“致命开关”
-
对欧洲“感到愤怒”,“特朗普想把驻德美军全撤走”
-
纽约发生多起山火,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
-
特朗普威胁“不谈就打”,伊朗最高领袖表态
-
“乌克兰半瞎了,欧洲急了”
-
尹锡悦获释第二天,首尔10万民众集会游行
-
美媒哀叹:所谓的“西方”,已荡然无存
-
“1500亿欧元贷款计划,法德又吵起来了”
-
“看看中国高铁再看美铁,尬死了”
-
特朗普怒砍哥大4亿美元:打击“反犹”不给力啊
-
“特朗普想重新划定美加边界”
-
“鲁比奥与马斯克干架了”,特朗普忙灭火
-
“因为我是美国人,在台积电被骂又懒又蠢”,下月开庭
-
“普京愿意,但有条件”
-
“最大受害者是波音,中国要么用国产,要么买空客”
-
特朗普:和乌克兰打交道比和俄罗斯更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