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大联合时代的人民军队
最后更新: 2020-11-15 13:22:41【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世纯】
本周最重要的军事新闻,无疑是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的试行版本正式施行一事。据新华社11月13日报道,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央军委日前印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于2020年11月7日起施行。
本次发行的《纲要》是“顶层法规”,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我军第一部有关联合作战的纲要,《纲要》将以总纲和要则的形式规范军队联合作战建设,规范军队在联合作战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正如报道里讲的那样,《纲要》是“新时代作战条令体系的顶层法规”,从制度层面回答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仗”的重大问题,强化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对巩固深化领导指挥体制、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成果,对推动我军联合作战能力解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纲要》重在宏观指导上提纲挈领进行总体规范、明确联合作战组织实施的基本问题,及统一作战思想、厘清权责程序、指导作战行动。
联合作战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它是信息化条件下局部和全面战争的基本形式。我国目前三个重点方向的军事斗争准备,都是以联合作战的形式出现的。虽然“联合”这个词略显高端,但联合作战的定义很简单:两个以上军兵种在同一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下共同实施作战,就是联合作战。
虽然定义简单,但目前联合作战是我们军事斗争时面临的重点难题,在联合作战上依然存在筹划和执行上的差距,依然难以让各军兵种“合众为一”地发挥联合作战效能,难以实现指挥员和统帅部意志。
我国目前两个重点方向,都要准备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 图源:高原战士 中国军网
我们今天面临的联合作战上的难题,主要分为两点,一个是技术问题,一个是体制问题。技术问题比较好理解,空军没有精确制导弹打不了部分地面目标,海军舰艇上不了陆地占不了山头,各军兵种受当前军事技术限制,各司其职的情况短期内不会有改变。
但联合作战体制问题的原因却比较复杂。体制问题体现得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各军兵种“各自为战”的情况。我军各军种在军改前,“各自为战”的现象较为明显,“海军只负责制海、空军只负责制空、陆军只负责陆战”的情况较为严重。这当中既有技术原因带来的军种建设问题、有军种利益带来的“山头主义”问题、有国防指挥架构带来的指挥问题,还有资源限制带来的先后顺序问题,情况比较复杂,这也是《纲要》试图解决的问题。
就拿大家惦记许久的空军对地能力来讲,空军不采购卫星制导炸弹,既有军种建设缺失和弹药品控带来的技术问题,也有山头主义等体制问题 图源:社交媒体
就拿空军轰炸机/歼轰机队打战舰举例子,造成空军长期不重视对海打击的原因有很多,有技术原因,也有体制原因。在技术原因方面,我国航空工业在1984年定型轰-6丁前,没有空对海导弹载机,因此空军对海作战是一种字面意义的“无米之炊”,在1984年前技术上是行不通的。而空军第一款合适的空对舰载机,需要等到“飞豹”定型的90年代末期了。这种技术上的原因,比较好解决。
但在21世纪初期,我国军事工业解决了空射反舰导弹技术困难以后,空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没有进行大量对海突击的训练和相关装备建设,这个原因就是体制原因。歼轰-7A立项之初就是一款以携带大量反舰导弹为主要目的的超音速歼轰机,空军2006年在接收歼轰-7A以后,当年就由28师83团的“飞豹”进行了空军首次鹰击-83A的试射。然而空军在铺开歼轰-7A以后,长期将歼轰-7A作为反辐射弹、激光制导炸弹和空地导弹的载机,不进行对海突击训练。
这种能力训练上“空白”来源于多种原因,首先是当时处于战备斗争当中的空军种建设上的桎梏,2006年的南京军区空军依然要面对残酷的台海军事斗争准备,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首要追求是保障制空权,优先消灭敌军空军和地导力量,保障后续战役进行,其次是对地精准打击,在防区外发射精准弹药消灭部分台军高价值目标。而部分能力,包括近距离对地支援、遮断打击和对海作战,都因为资源的限制无法优先考虑。
此外,还有指挥架构的原因,在2006年前,空军的海情保障能力不足,加上海军和空军的信息通讯不顺畅,空军即便想挂弹突击敌军海军舰艇,也会面临海情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里,挂载大量鹰击-83A进行对海突击是海军航空兵的专业 图源:中国军网
而在空军入列大量预警机、长航时无人机,能够保障重点方向空情海情,甚至主要负责保障空情海情以后,在军改前依然没有给轰-6K常态化加挂鹰击-12K,给“飞豹”和其他歼击机加挂空舰导弹,则是较为纯粹的体制问题——条件改善但是资源有限的空军也不愿意在对地对海投入过多资源。长期追求制空成为内部的“政治正确”,甚至演变成某种“本本主义”、“山头主义”和“教条主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场自上而下的大“军改”,来明确各机构权责问题,改变各军种“各自为战”的问题。在“军改”后,追求“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开始常态化地给轰-6K加挂鹰击12K巡航,也是本轮军改的部分成果。
轰-6K加挂鹰击-12 图源:国防故事
标签 一周军事观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世纯 
-
军报:设计未来战争 创新制胜之策
2020-11-14 09:04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时隔50年,美海军陆战队终于迎新型两栖突击车
2020-11-13 19:07 -
解放军军机本月第10次进入台西南空域
2020-11-13 08:41 -
尼日利亚喜提中国造新无人机
2020-11-11 18:52 -
韩国下水3000吨级新型弹道导弹潜艇
2020-11-11 17:54 -
11月第9次 解放军军机再赴台西南空域
2020-11-11 15:35 -
中美两军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研讨交流活动
2020-11-11 14:47 中美关系 -
蓬佩奥“加急”批准对阿联酋230亿美元军售,含50架F-35
2020-11-11 09:23 美国政治 -
美军两架轰炸机现身南海,一度飞近南沙群岛
2020-11-10 21:30 -
时隔4天,台军再次通报解放军军机动态
2020-11-10 19:25 两岸关系 -
美代理防长火速上任,差点摔跤
2020-11-10 19:20 美国政治 -
抗议停战协议,亚美尼亚议会大楼被占领
2020-11-10 15:19 -
韩军3000吨级中型潜艇“安武”今下水,作战范围扩大
2020-11-10 11:07 三八线之南 -
俄军一架米24被击落,阿塞拜疆认领:抱歉 误击
2020-11-10 07:55 -
阿塞拜疆:已夺取纳卡地区重镇舒沙
2020-11-09 18:23 -
服役仅4年的美舰在海上“瘫痪”了
2020-11-09 13:40 -
此时美军赴台重启演训,教台军开突击艇
2020-11-09 09:18 台湾军事 -
空军在南海创下新纪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20-11-08 07:31 长空铸剑 -
海军实现自主成体系培养舰载机飞行员
2020-11-07 18:41 中国海军 -
埃塞俄比亚濒临内战,现任总理曾获诺贝尔和平奖
2020-11-06 12:59 非洲之窗
相关推荐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54“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31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89“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7“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