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杰克逊:美国从“印太”角度思考亚洲事务并不明智
最后更新: 2021-03-25 09:16:52毁掉亚洲和平
理性来看,大印太地区的最主要问题在于其纳入了自1979年以来再未爆发过战争的东亚地区。这一“亚洲和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美国军力的前沿部署和结盟、中美关系缓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地区规范和多边架构,以及民主在某些地区的传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及其成因应是美国亚洲政策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这些维护稳定的历史因素近年来已大多被侵蚀的情况下。在这个全世界最富裕、军事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多的地区,还有什么比预防战争更重要呢?
然而,在将南亚与东亚组合到一起后,印太地区这一概念就使亚洲和平蒙上了阴影。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多次发生冲突,这表明南亚的政治形势与东亚的政治形势并不一样。它们正玩着不同的游戏。当华盛顿站在一个俯视宏观地域的角度,抱着一个单一的(暗指的)大目标来看待一切时,就有可能失去洞察力和随机应变调整政策的能力。美国的治国方略无法解决它看不见的问题,而印太组合将亚洲和平变成了一个危险的盲点。
但是,华盛顿不断扩大亚洲概念的内涵,不仅会导致亚洲和平被忽视,还有一个风险是导致美国有可能在印度洋地区过度扩张势力。华盛顿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享有许多优势,并保留了许多利益:美国在该地区有五个条约盟国,更不用说美国印太司令部就坐落在夏威夷,此外还有关岛等美国领土。通过签署《自由联合契约(COFA)》,美国全面负责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和帕劳的国防安全,以换取它们允许美国在其领土上建设基地和使用港口。这些联盟和承诺就使得美国在东亚一地驻扎了8万余名美军士兵,并建立了数十个军事设施,使得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获得了相当大的影响力。但在印度洋地区,美国却没有类似的联盟、责任或利益。
因此,如果美国想在印度洋地区开打一场战争或进行强制性外交活动,那么美国就在该地区面临着一个信誉问题。美国在这里没有盟国或领土,而且相比亚洲其它地区更难获得基地和港口,美军会发现在印度洋投射军事力量将比在台湾海峡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更困难和危险。因此,美国在印度洋地区做出的威胁和承诺就不像在其它地区做出的威胁和承诺那么有分量。
3月12日,美日澳印四国首脑举行“四方安全对话”首次领导人线上峰会。图自法新社
五角大楼通常期望通过输出更多的武器和提供更多的资金来克服这些不利因素,而不是通过设定更好的战略。但美国在印度洋地区军事力量薄弱,并不是一个需要弥补的弱点。与美国在亚洲其它地区拥有的利益相比,美国在该地区拥有的利益适合配置这样的军力。如果美国需要为印度洋突然爆发的战争做好准备,扩大海军在印度洋的存在可能是有意义的。但冲突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陆地上,即中印冲突,这一争端与美国的利益无关。中国也不会在察觉到美军将进一步包围自己后保持被动。试图防止在印度洋地区发生战争的最可靠途径是保持克制,而不是增派军队去保卫一条并不存在的红线。在这世界一隅推动军事化发展不会使任何人获益,只会加大美国纳税人的负担。
还有一大风险是,美国试图巧妙地分散中国在印度洋的注意力并使其陷入不利处境,然而这一做法却使美国自己的注意力被分散,并身陷不利处境。如果拜登政府能够继承亚洲的健康同盟关系和波澜不兴的地区秩序,或许它就有理由进一步走出国门,去维护世界其它地区的和平稳定。但美国在过去四年的表现让很多盟友开始质疑华盛顿的可靠性,紧迫的地区问题清单变得越来越长——从台海局势到朝鲜核能力失控等不一而足。
最近的民意调查还表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并不太关注大国竞争,它们更关注气候变化、经济不平等和本国社会何时能在疫情过后恢复如常——这些与美国外交政策的近期重点背道而驰。换言之,拜登在操心扩大美国利益范围之前,他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还有大量的修复工作要做。
以最小的代价保持力量平衡
以上这些内容都不是为了证明印度洋不应被重视。但考虑到该地区对美国而言相对并不重要,以及华盛顿在其它地区拥有相对优势,美国在印度洋实施低成本和低风险措施才合情合理。可以说,只要期望与现实相符,“四国机制”就有资格成为这样一个合适的举措。同样合适的措施是,当中印最近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爆发冲突后,美国决定向印度提供情报支持——这是明智的一步,前提是美国官员有理由相信,更好的信息能够减少暴力。同样正确的做法是,美国欢迎加拿大、法国和英国插手该地区事务,因为这一做法不需要华盛顿付出任何代价,却有可能扩大华盛顿的声音,同时通过民主的多边主义行动缓和其过度狂热的竞争冲动。
这些举措的共同点不仅在于它们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着地区力量平衡,还在于鼓励其它国家为地区安全承担更大的责任。
美国应该找出本国为印度洋地区做贡献的方式,与该地区互补而不要给出承诺——不是指挥一众国家,领导“自由世界”,或替那些更易受到印度洋政治形势影响的前线国家承担责任。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说,“我们在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方面做的每一件事,其最终评价标准都将是它对工薪家庭的影响。”印度洋的进一步军事化和美国分散其对亚洲的注意力,都不符合这一标准。
“印太”概念有时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有些东西确实穿越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印度洋对日本和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具有重要的地缘价值,但盟国的地理环境不是美国的地理环境。华盛顿绝不能让傲慢、恐惧或群体思维模式扭曲其对威胁、利益和能力的看法。
如何称呼一件事物可能微不足道,但如何理解一件事物却具有重大意义。就印太地区来说,把美国在印度洋的利益想象成与其在东亚的利益同等重要可能会带来灾难。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美国《外交事务》杂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印太战略- 原标题:FOREIGN AFFAIRS - Van Jackson: America's Indo-Pacific Folly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美欧宣布重启有关中国的双边对话
2021-03-25 07:56 中美关系 -
日韩称朝鲜今日可能发射弹道导弹
2021-03-25 07:28 半岛火箭 -
美国累计确诊超3000万
2021-03-25 07: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果然,冲着中欧投资协定去了
2021-03-24 23:37 欧洲乱局 -
带头抵制新疆棉花的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
2021-03-24 23:13 观察者头条 -
一艘台湾巨轮掐住了世界咽喉
2021-03-24 23:13 -
“孩子被关笼里,她却在发笑”
2021-03-24 22:49 美国一梦 -
“多次求助联邦政府,一无所获”
2021-03-24 21:06 美国一梦 -
H&M发布声明,拒不认错
2021-03-24 20:45 大公司 -
捂不住了,开始耍“小心思”
2021-03-24 18:24 美国一梦 -
“也许我们美国该永远降半旗”
2021-03-24 16:48 美国枪击案 -
欧洲议会取消中欧投资协定审议会,外交部回应
2021-03-24 16:47 观察者头条 -
国新办发表《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2021-03-24 16:45 美国一梦 -
尼尔·弗格森撺掇为台湾而战:不然“美国帝国”终结
2021-03-24 16:45 中美关系 -
“我最担心的是台湾被武统”
2021-03-24 16:22 台湾 -
外国人只有接种中国疫苗才能来华?外交部回应
2021-03-24 16:19 -
“澳大利亚上赶着反华,却遭美国嘲笑”
2021-03-24 16:05 -
亚美尼亚宣布解除战时状态
2021-03-24 15:58 -
日外相狡辩:日美2+2目的并非批评中国
2021-03-24 14:35 日本 -
缅甸军方展示昂山素季“收贿”证据,反对者称系污蔑
2021-03-24 14:35 缅甸局势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465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4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4“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1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