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蒂芬·沃尔特:美国垄断了巴以和平进程的主导权,但均以失败告终
第四个事态发展是所谓的《亚伯拉罕协议》,在某种程度上是特朗普决定退出《伊核协议》的逻辑延伸。该协议是业余战略家(及特朗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的心血结晶,旨在令以色列同摩洛哥、巴林、阿联酋和苏丹等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一系列协议。批评者认为,这些协议对推动中东地区实现和平并没有太多贡献,因为参与协议的阿拉伯国家既没有对以色列怀有特别大的仇恨,也没有能力损害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另一些人则警告说,只要生活在以色列占领下的700万巴勒斯坦人的命运得不到解决,中东地区的和平就仍然难以实现。
拜登政府基本上沿着同样的道路前进,它没有采取任何有意义的措施来阻止以色列日益极右化的政府支持犹太极端主义定居者的暴力行动,这导致过去两年巴勒斯坦人死亡和流离失所的数字激增。在未能兑现立即重新加入《伊核协议》的竞选承诺后,拜登将精力主要放在说服沙特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上,以换取美国向沙特提供某种安全保证,或许还包括提供先进的核技术。
2020年9月15日,在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撮合下,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在白宫签署关系正常化协议,该文件被称为《亚伯拉罕协议》。
然而,这一努力的动机依然同巴以冲突问题关系不大,主要是为了阻止沙特向中国靠拢。美国政府将向沙特提供安全承诺与沙以关系正常化两者联系起来,主要是为了克服美国国会对于同利雅得达成亲密交易的反感。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他的内阁想法一样,美国高层官员似乎也认定,巴勒斯坦人的组织无法以任何方式破坏或阻挠这一进程,也无法吸引外界关注他们面临的困境。
不幸的是,这项引发各种议论的协议给了哈马斯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来证明上述假设错的多离谱。承认这一事实绝不是为哈马斯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对平民的残忍攻击开脱;只是要表明哈马斯采取的行动——尤其是在时机的选择上——是对地区各国关系发展做出的回应,而这些事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他关切所驱动的。
正如我在上一篇专栏中所指出,第五个因素并非一次单独事件,而是美国在为所谓的和平进程带来成功结局方面的长期失败。自《奥斯陆协议》(顾名思义,该协议是在挪威的调停下达成的)以来,华盛顿一直垄断着巴以和平进程的主导权,但多年来的各种努力均以失败告终。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乔治·沃克·布什和巴拉克·奥巴马反复宣称,美国——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其所谓的“单极时刻”,致力于实现巴以问题的“两国方案”,但那个结果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遥远,而且很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这些背景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未来国际秩序的性质有待决定,好几个有影响力的国家正在挑战美国数十年来所倡导的、时而自由、时而又不被遵守的“基于规则的秩序”。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伊朗和其他国家公开呼吁建立一个权力分配更加均衡的多极秩序。他们希望看到这样一个世界:美国不再充当所谓“不可或缺的大国”,不再要求其他国家遵守美国设立的规则,并保留在不方便时无视这些规则的权利。
对美国来说,不幸的是,我刚才描述的五起事件及对该地区的影响为修正主义立场提供了有力的论据(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周迅速指出的那样)。他们可能会说:“只用看中东就明白了。美国三十多年来都在凭一己之力主宰中东,这种‘领导’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目睹在伊拉克、叙利亚、苏丹和也门上演的毁灭性战争。黎巴嫩正苟延残喘,利比亚陷入无政府状态,埃及也正走向崩溃。恐怖组织团体不断发展与演变,在好几个大洲散播恐惧的种子,伊朗正逐渐接近拥有核武器,以色列无法获得安全,巴勒斯坦人既无法获得安全又无法得到正义。朋友们,这就是让华盛顿主宰一切的后果。无论美国领导人怀着怎样的初衷,他们一再向我们表明,他们既缺乏智慧又做不到公正无私,无法为中东地区带来正面的结果,甚至无法为他们自己博得好名声。”
不难想象,一位中国官员也许会补充:“请允许我指出,中国与每一个中东国家都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们在那里的唯一关键利益就是能可靠地获取能源。因此,中国致力于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和平,这也是我们在去年帮助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重新建立关系的原因。如果美国在中东的地位下降、中国的地位提升,全世界都会因此受益,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吗?”
10月23日,在加沙地带南部联合国中心避难的巴勒斯坦人排队取水 图片转自路透社
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信息不会在跨大西洋社区的信息茧房之外引起共鸣,那他完全没有关注现实。如果有人认为,美国的当务之急是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也许他应该反思,美国过去的行为如何导致了当前的危机——那些过去的阴影将如何在未来继续损害美国的全球地位。
值得认可的是,过去一周以来,拜登和他的外交政策团队一直在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即管控一场至少在部分层面上由美国自己导致的危机。拜登的团队正在夜以继日地工作,试图限制损失、防止冲突升级,控制国内政治的外溢,以及(希望能成功)想办法停止暴力。我们应该期望这些努力能够成功。
但正如我在一年多以前指出,美国政府外交团队最理想的状态是扮演熟练的技工而非设计师,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世界政治的制度架构正越来越成为问题本身,需要新的蓝图。美国外交官非常熟悉如何利用美国霸权的工具箱以及政府机制来解决短期问题,但他们却对美国的全球角色定位、包括应如何同中东的各个国家打交道抱有过时的看法。很显然,美国外交官严重误读了中东局势的走向,现在给中东问题贴创口贴——即使贴的富有活力与技巧——也无法根治深入骨髓的创口。
如果拜登与布林肯全部努力的最终成果仅仅是让巴以回到10月7日之前的状态,我怀疑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只会冷眼旁观、摇首叹息且不以为然地得出结论:“是时候换一种方式了。”
(原文于10月18日发布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原标题为:“美国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的一个根本原因。” America Is a Root Cause of Israel and Palestine's Latest War.)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上海市长龚正会见日本凸版光掩模有限公司社长二宫照雄
2023-10-26 07:44 -
中国和哥伦比亚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23-10-26 07:09 观察者头条 -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活动在朝举行
2023-10-26 07:09 -
李强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2023-10-26 06:56 中俄关系 -
终于选出…迈克·约翰逊当选美国众议院议长
2023-10-26 06:54 美国政治 -
内塔尼亚胡:以色列正在为地面行动做准备
2023-10-26 06:54 巴以恩仇录 -
黎以临时边界多地发生交火,黎真主党已有超40人死亡
2023-10-26 06:54 -
在以方咬定的“关键证据”上,美媒发现了不对劲…
2023-10-25 23:24 巴以恩仇录 -
“即便美国是盟友,我们也忍不了!”
2023-10-25 23:04 美国一梦 -
“拜登政府正为最坏情况做准备”
2023-10-25 20:17 巴以恩仇录 -
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哥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2023-10-25 20:04 中国外交 -
哈萨克斯坦辟谣:哈没有开设任何“北约中心”
2023-10-25 20:04 -
第四位,美国共和党推出众议长新候选人
2023-10-25 19:52 美国政治 -
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活动在平壤友谊塔举行
2023-10-25 19:39 中国外交 -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访问阿联酋
2023-10-25 19:29 巴以恩仇录 -
“沙特拦截了飞向以色列的导弹”
2023-10-25 19:21 巴以恩仇录 -
“美方‘高度确信’加沙医院遇袭是巴勒斯坦火箭弹所致”
2023-10-25 17:35 巴以恩仇录 -
以色列跟联合国杠上了?
2023-10-25 17:34 巴以恩仇录 -
中国集装箱船有嫌疑?外交部回应
2023-10-25 15:54 -
已有2100多名在以中国公民安全顺利回国或离境
2023-10-25 15:51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18“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9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6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