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冬晓:中美金牌榜之争白热化,恰如今天的世界格局
观察者网:您之前在巴黎奥运日记中提到了国家间竞争与体育竞争的关系问题。从国际政治的视角来看,照现在的趋势,特别是赛程进入中后段,奖牌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要如何理解巴黎奥运会上体现出的国家间竞争?
宋鲁郑:其实从奥运会刚开幕就能看出来,获得金牌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非常强。法国在国际上的经济总量排第六,当然也有东道主效应的加持,上一届的主办方日本也是如此。美国作为下一届奥运会主办方,也会有一定的加分因素。
综合看历届奥运会,都存在一种对应关系:一个国家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
当然,体育竞赛不是在真空中举行的,它既是国际社会互动交流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实力较量。我认为,奥运会实际上是国际关系的一种再反射。
其实从前几天开始,围绕金牌榜的中美大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也就是说,排在金牌榜第三位的国家与中美之间的差距已经被完全拉开了。这种格局和今天的世界格局是一样的,比如中美都是GDP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军事预算都超过1000亿美元,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格局,这两个国家的力量远远超过排第三位的国家。
观察者网:从4月开始,德国与美国媒体开始炒作兴奋剂的事件,这中间发生了很多故事,中国选手哪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也遭遇了部分国家运动员的不尊重。从长期来看,不管是政治经济在体育上的反映,还是体育项目本身的变化,西方的这种傲慢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有多大?
宋鲁郑:这次奥运会开幕前,美国媒体突然对中国游泳队发难,我认为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的表态点出了实质:他们被中美地缘政治的博弈卷进来,是中美地缘政治的博弈导致了这起事件的发生,而不是事件本身的问题。运动员误食污染食品在全球范围是普遍现象,今年美国也有好几个运动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但是,由于中美地缘政治的博弈,美国把中国当做遏制对象,在任何可能的领域,只要能够打击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公信力、软硬实力等等的事情,美国都会去做。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清楚的,问题不在于中国做错了什么。
如果从大的历史阶段来看,每当一个崛起的新兴国家碰上守成国家,都会发生类似的情况。这并不是因为中美两国的制度不同。历史上几千年来就是这么过来的,只是各方会用种种理由去包装这个常态。
举一个例子,本届巴黎奥运会开幕前发生了一起丑闻,上一届东京奥运会女足比赛冠军加拿大队,居然用无人机去侦查竞争对手的训练情况,然后被国际足联扣了6个积分。表面上看,这个处罚很重,加拿大队的所谓“冠军教练”、曾经带队夺冠的贝夫·普利斯曼(Bev Priestman)被禁赛,她和分析师都被要求离开法国、返回加拿大。
加拿大女足教练普利斯曼因无人机丑闻被禁赛一年,且已离开法国返回加拿大外媒
扣6个积分是什么概念?加拿大队要三场小组赛全胜才能拿到9分,她们的积分一度变成负3分。能不能出线,当时谁也没有底。
但奇怪的是,这起事件接下来就在媒体中消失了,没有进一步发酵。甚至当我在文章中写到无人机丑闻后,许多网友表示根本不知道有这件事情。这样的一起丑闻迅速地在舆论场中消失了。特别是当加拿大队在7月31日的比赛中成功击败哥伦比亚队,奇迹般地从小组赛中出线时,完全没有人再提起这回事。
因为这起丑闻会打乱美国针对中国的舆论攻击,所以必须让丑闻“消失”,但是中国媒体也没有继续跟进。这倒也好理解,我们这个民族讲究与人为善,不会落井下石、再踩人一脚。其次,既然西方媒体都没有再做文章,如果中国媒体再去报道,肯定会对中加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然而,包括法国媒体在内的西方媒体,依然在报道中咬住中国游泳队的兴奋剂问题。微妙的是,他们从来都不提中国游泳队是经受药检次数最多的队伍,而且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他们在报道中不会提这一点。
这背后反映了许多问题,包括媒体的公正性。假设如果是中国队出现了那种无人机丑闻,西方媒体又会作何反应?他们对待中国队和加拿大队的态度会完全不同。
最后我想说,通常说起中法关系,我们的看法往往类似对中美关系的评价,认为两国人民之间是友好的,部分政客是反华的。
但中法关系其实正好相反。恰恰是法国的政治人物对中国看法更积极,而法国的媒体、学者等非官方角色,对中国非常不友善。受到他们影响的法国民众也对中国比较不友好,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当然,奥运会提供了一个民间层面相互交流的机会。从历史上看,奥运会确实起到了改善中法关系的作用。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萨科齐政府之前做了一些冒犯中国的事情,奥运火炬在巴黎的传递仪式也遭遇恶意干扰,两国关系在官方与民间的层面都不太好。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法国的主持人介绍入场国家代表队时会说,我们的朋友英国队上场了,但到了中国队入场时,他仅仅说了一句,东道主入场了。不过,等到那届奥运会的闭幕式,同一个解说员看到中国代表队入场时,他说的是我们的朋友中国队来了。
那16天的比赛中,法国人感受到了中国的热情好客与友善,包括中国队各方面的表现。双方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消除误会,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准确的认知。所以,我相信通过这18天的巴黎奥运会,中法关系在民间层面肯定会得到改善。
观察者网:奥运会接近尾声,作为马克龙执政时期的一份政治遗产,您认为从目前法国民间的情绪来说,他们会把这届奥运会视作马克龙留下的一份正面的政治遗产吗?
宋鲁郑:应该说自奥运会开幕式以后,法国整个社会的表现都是出人意料的。《华尔街日报》用了一个有意思的标题,大意是巴黎奥运会太成功了,连法国人都不再抱怨了。因为法国人的抱怨在国际上很有名,如果这件事上要评出个金牌国家,大概没有人能和法国争一争。
可见这次奥运会开幕后,体现出来的氛围是超乎所有人意料的,法国社会也非常地投入、热情高涨。
我认识的很多法国学者都赶在奥运会开始前离开了巴黎。我很奇怪,就问他们,你们不打算留在巴黎看奥运会吗?对方说,我们就是为了躲避奥运会才离开的。他们的预期很悲观,认为人流、治安等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这也体现了法国人中悲观主义、爱抱怨的一面。
结果巴黎奥运开幕式结束后,氛围完全不一样,特别是法国运动员取得的成绩也超出了想象。
观察者网:他们同样在乎金牌?
宋鲁郑:我记得是开赛第4天,法国就已经拿到了东京奥运会上一半的金牌数量,开赛第6天的金牌数就超过了东京奥运会。就在5日,法国队已经赢得44枚奖牌,超过了他们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奖牌数(43枚),法国媒体还专门报道了这个成绩。
所以在这种氛围下,奥运会肯定会给法国人带来一种成就感、幸福感,肯定会影响他们对马克龙政府的评价与感受,但这种变化只有在选举期间才有效。
如果说巴黎奥运会结束后,马克龙再解散国民议会搞选举,我相信他大概率会比之前赢得更多。但是议会选举已经提前举行了,现在的民意无法改变过去的结果,那就只能比较政党之间谁的票多、席位多,以及政党之间搞妥协交易。
所以从政治结果来说,这届奥运会的举办看来不会产生影响。因为选举结果在奥运会之前已经决定了,但民意的感受会发生变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马斯克死盯不放还提到《1984》…英国官员破防:键盘侠等着!
2024-08-11 12:24 不列颠 -
以色列坚称:这是“精确打击”,学校里没有妇女儿童
2024-08-11 11:46 巴以恩仇录 -
“理工学生比例高、舍得投资研发,让中国在电池等领域腾飞”
2024-08-11 10:07 中美关系 -
席琳·迪翁:特朗普,侵权!
2024-08-11 08:50 -
俄军称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摧毁乌军指挥所
2024-08-11 07:59 乌克兰之殇 -
胡塞武装宣布组建“新政府”
2024-08-11 07:13 也门局势 -
“中国成为美国奥运主要对手,正是全面崛起的反映”
2024-08-10 22:11 中美关系 -
菲律宾空军飞机非法干扰中国演训,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2024-08-10 20:01 南海局势 -
“布林肯打电话给他:不查了,也不制裁了”
2024-08-10 18:25 -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首度就骚乱发声
2024-08-10 18:03 不列颠 -
-
“美国决定解除对沙特禁令”
2024-08-10 15:50 美国一梦 -
满是血痕!中国队长甩图反驳澳球员:谁也别说谁
2024-08-10 15:31 巴黎奥运会 -
以军再次悍然轰炸学校,致超100人死亡
2024-08-10 13:45 巴以恩仇录 -
武契奇:收到俄罗斯情报,有人酝酿政变
2024-08-10 11:48 观察者头条 -
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35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国武器
2024-08-10 10:03 巴以恩仇录 -
“飞机旋转下落”,巴西一客机坠毁机上61人全部遇难
2024-08-10 08:55 航空安全 -
特朗普飞机出现机械故障,安全备降
2024-08-10 08:00 美国政治 -
哈以下周重返谈判?“哈尼亚死后,以色列更孤立、更脆弱”
2024-08-09 23:04 巴以恩仇录 -
“任何人都不能忘记,在我们困难时刻,是中国伸出了援手”
2024-08-09 22:41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