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冬晓:中美金牌榜之争白热化,恰如今天的世界格局
“冬晓看奥运”和“巴黎奥运日记”在巴黎会师了!
8月6日,观察者网编辑冬晓与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宋鲁郑在巴黎碰面,聊聊这些天的奥运观赛体验,交流在巴黎奥运会背后的诸多社会性议题,比如法国政府的投入程度,法国人对奥运是不是真的“冷淡”又“松弛”,奥运安保问题投射出来的法国社会与移民矛盾,当然还有大家都关心的“奖牌榜之争”——外国人真的不在乎金牌吗?以下为对话全文。
【对话/宋鲁郑、冬晓,整理/郭涵】
观察者网:能否请您简单谈一谈,法国政府为筹备这届巴黎奥运会,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做了哪些准备?
宋鲁郑:法国作为一个老牌发达国家,它的基础设施条件是比较完善的。按我查到的数据,法国举办这届奥运会的总开支大约是118亿欧元(约合923.6亿人民币),与其它国家举办的奥运会开支相比还是比较少的。
至于我个人直接的感受,法国举办奥运会带来的基础设施变化之一是坐地铁时发现有了卫生间,这是以前没有的。所以过去大家抱怨巴黎的地铁味道比较重,但现在主要的地铁站点都建好了卫生间。
另外,涉及到一些需要保障场地条件的赛事,法国政府也有专门投入。比如运动员要在塞纳河里游泳,需要水质满足一定的卫生条件,而且是持续的。如果比赛前一天突然下雨,污水会立即影响水质,干扰比赛。法国政府对这方面有比较大的投入。
我到现场看了几场比赛,确实都是过去建好的场馆,整体来说没有很大投入,但是一些细节有做改善和升级。
观察者网:巴黎奥运会开幕后,“松弛感”这个词在国内互联网上引发热议,而且被认为是法国人独有的。从您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届奥运会中法国人的松弛感体现在哪里?和其他国家举办的奥运会区别在哪里?
宋鲁郑:法国人有讲究享受的文化。这里流行一个段子,说法国人春天的时候有春假,夏天的时候有带薪休假,秋天的时候有罢工,冬天的时候有圣诞节,仿佛一年四季都是在不上班的氛围中度过。
法国这边的基本文化就是节奏比较慢。当初他们在筹办奥运会期间就出现了许多疑问。许多报道提到,临近奥运会开幕式了,还有一些准备工作没有做完。尤其是6月底以来,法国的国内政治出现风波,欧洲议会的选举、法国国民议会的选举带来了不稳定,这个大家都清楚。
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法国还处于“无政府状态”,即内阁主要官员都已经辞职了,是处于“看守政府”的状态。
法国人的松弛感当然体现在这届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上。大家也觉得比较精彩,但时间太长、节奏太慢。法国的《费加罗报》认为开幕式的节奏存在脱节、不连贯,只是用词比较委婉。
当地时间7月26日,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现场央视新闻
观察者网:自上一届东京奥运会以来,主办方河流治理的效果就引发了许多关注。这些年中国在环保领域始终走在前面,相对来说西方国家却对这些概念不太重视了。从您多年旅居法国的角度来看,您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西方国家对环保议题关注度的下降、话语权的出让?
宋鲁郑:首先说河流治理的问题,如果是要直接饮用整条塞纳河里的水或者是下去游泳,这个标准太高了,法国政府怎么治理恐怕都达不到。当然日常来说,法国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这个标准还是比较高的。
至于环保问题,欧洲的态度确实出现了变化。欧盟本来制定的目标是在2035年淘汰燃油车,但是放弃了。我想背后有几个原因,首先还是经济原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的经济一直没有多大起色,后来还发生了难民危机、英国脱欧,包括近年来的俄乌冲突,这些事件一个接一个地打击欧洲经济。
第二个原因是极右政治力量的崛起,他们对环保议题不是特别重视,希望放宽在绿色转型方面的要求,而他们确实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包括许多农民都反对欧盟制定的环保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建制派精英不得不做出一定让步。
第三个原因就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和中国的竞争。本来,中国电动车是有助于欧洲包括美国实现他们设定的环保目标的,但电动车又涉及到那些国家保护国内就业的问题。
欧洲有些人认为,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影响到他们的经济安全,所以要限制。这相当于是在保护落后产业,也拖延了欧洲的产业升级步伐,影响其实现2035年淘汰燃油车的目标。所有这些原因加起来导致欧洲从过去非常积极地看待环保问题的态度,到出现某种倒退的观感。
观察者网:巴黎奥运会期间,大家也比较关注治安问题,因为过去几年来巴黎的治安情况一直引发吐槽,为网友提供了不少段子。根据您的观察,从奥运会开幕式到现在,巴黎的整体治安环境如何?
宋鲁郑:巴黎的治安一向不太好,但如果是要比烂的话,巴黎在整个欧洲倒不是最糟糕的地方。
应该说,在奥运会期间,巴黎的治安水平确实有明显改善,法国政府出动了大量警力,包括持枪的军人在街上随处可见,在地铁站也能看到。比赛场馆的周边以及主要要道都部署了大量安保人员。这当然会提升治安水平。
这是法国政府的特殊政策,投入大量的资源确保这十几天奥运会期间的安保。当然这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根据媒体报道,巴黎依然有人遭遇抢劫、盗窃甚至人身伤害。
还有一个特殊之处是,8月向来是法国犯罪率最高的一个月,因为大家都放假了,入室抢劫的案件特别多。所以,从统计数据来看,和往年相比,最近巴黎发生的治安案件频率确实有大幅下降。
观察者网:许多人会把法国近几年治安恶化的原因归到外来移民头上,或者认为是经济原因。您个人怎么看?
宋鲁郑:这确实是法国极右政党的观点,不过他们也是有依据的,根据警察部门提供的犯罪率证据,这确实是客观事实。
当然,这里面涉及到种族问题,涉及到法国的政治正确问题。建制派否认外来移民影响了治安,但法国民众从个人感受来说,比较认同极右政党的看法。至少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的手机、钱包都被偷过,作案者确实都是外来移民。
此外,那些能够被公开报道的恶性事件,比如袭击教堂、杀人案件,甚至是两派不同的移民群体之间的火并,也基本都涉及外来族裔。只是在法国,这是建制派不能碰的问题,主流媒体也不会去强调外来族裔的身份。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鸵鸟政策,或者是要维持不同族裔间的和平稳定,避免引发对某一个族裔的仇视等等,能找到很多的理由。
但就事论事地说,很多法国人认同极右政党的观点,既是基于他们的个人经历,也能得到统计数据证实。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马斯克死盯不放还提到《1984》…英国官员破防:键盘侠等着!
2024-08-11 12:24 不列颠 -
以色列坚称:这是“精确打击”,学校里没有妇女儿童
2024-08-11 11:46 巴以恩仇录 -
“理工学生比例高、舍得投资研发,让中国在电池等领域腾飞”
2024-08-11 10:07 中美关系 -
席琳·迪翁:特朗普,侵权!
2024-08-11 08:50 -
俄军称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摧毁乌军指挥所
2024-08-11 07:59 乌克兰之殇 -
胡塞武装宣布组建“新政府”
2024-08-11 07:13 也门局势 -
“中国成为美国奥运主要对手,正是全面崛起的反映”
2024-08-10 22:11 中美关系 -
菲律宾空军飞机非法干扰中国演训,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2024-08-10 20:01 南海局势 -
“布林肯打电话给他:不查了,也不制裁了”
2024-08-10 18:25 -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首度就骚乱发声
2024-08-10 18:03 不列颠 -
-
“美国决定解除对沙特禁令”
2024-08-10 15:50 美国一梦 -
满是血痕!中国队长甩图反驳澳球员:谁也别说谁
2024-08-10 15:31 巴黎奥运会 -
以军再次悍然轰炸学校,致超100人死亡
2024-08-10 13:45 巴以恩仇录 -
武契奇:收到俄罗斯情报,有人酝酿政变
2024-08-10 11:48 观察者头条 -
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35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国武器
2024-08-10 10:03 巴以恩仇录 -
“飞机旋转下落”,巴西一客机坠毁机上61人全部遇难
2024-08-10 08:55 航空安全 -
特朗普飞机出现机械故障,安全备降
2024-08-10 08:00 美国政治 -
哈以下周重返谈判?“哈尼亚死后,以色列更孤立、更脆弱”
2024-08-09 23:04 巴以恩仇录 -
“任何人都不能忘记,在我们困难时刻,是中国伸出了援手”
2024-08-09 22:41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77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64“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3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40“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2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