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台下观众看哭了
观察者网:这回复排《西施》,最显著的特色是翎子舞,由4分钟变成9分钟,除了要展现梅派艺术舞蹈美之外,对西施这个人物塑造,特别是展露她内心情感,有何作用?
史依弘:这段翎子舞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迷惑吴王。这跟《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舞剑还不一样。虽然虞姬舞剑时,跟项王没有太多交流,但她背对项王时,表情却是悲戚的。西施完全不需要这么做。她在后宫练了三个多月翎子舞,就是要非常完美地呈现给吴王,以色迷人。
史依弘在京剧《霸王别姬》中饰演虞姬,拍摄地点: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梅先生最初就是分两本戏来演,上本就是收束在翎子舞这里,也就是9分多钟的版本,后来梅葆玖老师改成了4分钟左右。陈超就是跟李金鸿、朱桂芳两位老师那里传承、纪录下来的。朱桂芳当年给梅先生配的旋波。
观察者网:这次翎子舞,也是由陈超老师来给您排的。您这几年的演出中,陈超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很高,很多戏迷朋友并不了解他。您能不能介绍下跟陈超老师之间的互动?
史依弘:我跟他是很多年前认识的。当时也不知道他会那么多戏,后来跟他聊起来,发现这人肚子很宽,非常有货。我非常认可他的艺术观和审美观。他曾经在刘曾复、欧阳中石老先生身边熏陶,东西走不偏。所以跟他接触下来,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
他还曾追着李金鸿老师,记录下来很多将要失传的东西,如今看起来是非常珍贵的。
第一次跟他合作,就是他听说我要复排《贞娥刺虎》。梅先生在美国演出《贞娥刺虎》时,有个很短的片段被纪录下来。后来,梅先生复出,唱的也是这出戏。不过,梅先生版本的《贞娥刺虎》却近乎失传了。他就自我推荐,说这戏是李金鸿老师给他说的,将来要说给别人,只能说给依弘。李金鸿老师总是说,我是他最喜欢的学生。
《贞娥刺虎》这出戏整体排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我当时还请来了梅先生的义女卢燕老师来看。卢燕老师是看过梅先生现场演出的。所以,我请她来给我把把关。她看完后说,八九不离十。我就觉得,路子对了。
观察者网:梅先生非常热衷于在海外推广京剧。作为梅派弟子,您也经常在国外演出。比如,您带着《白蛇传》、《杨门女将》去过日本,跟尚长荣老师合作的3D版《霸王别姬》在纽约上映,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实景演出《霸王别姬》。您自己海外演出经历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
史依弘:国外观众欣赏习惯肯定跟我们不一样:我们这里会知道在哪段为你叫好,但他们是不懂的,就像听音乐会一样。尤其在日本,他们从头到尾,直到谢幕时候,才鼓掌。所以,很多演员并不喜欢在国外演出,由于没有反馈,他们会觉得不够过瘾。
恰恰相反,我很喜欢,因为我蛮享受不被打扰的感觉,可以完全沉浸在角色中,通过融入角色感染台下观众。他们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唯一的要求是,你的表演必须夸张一些。梅先生在日本演出《贵妃醉酒》,有个黑白录像,他的闻花、醉态,都比在国内演出要夸张。
史依弘在京剧《贵妃醉酒》中饰演杨玉环
所以,面对不同观众,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当时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演出《霸王别姬》,有个很有趣的细节。有个老太太看哭了,一直在哭诉:为什么几千年来都没变过,男人的过错都要女人来承担,女人的痛苦都没有改变过。
观察者网:俗话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就是强调肉嗓人声的重要性。您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演出中,与其他场合不同,全程都没有戴麦克风,那种纯粹的、没有经过电流的声音质感,让人印象深刻。您当时是怎么考量的?未来还会有这样的安排吗?
史依弘:最重要的原因是,那个场地很小,离观众很近,总共也就80来人吧,声音拢得住。所以,我们就试了下不用麦,效果很不错。
前不久,我做过一场线上400多万人观看的直播演出,也是全程不戴麦。很多人听过后,都直观感受到,声音太清晰了。
现在很多演员太依赖麦克风了,没有麦克风就不行。演员必须要靠自己。事实上,演员嗓子的穿透力是有的,但是最害怕(乐队)三大件,这个穿透力太厉害了。现在三大件越来越响,演员也就不得不依靠麦克风。搁在过去,老唱片中,京胡的声音是很轻的。
有一次,我跟王珮瑜排《芦花河》。我一上场,麦就坏了,一大段慢板是没有声音的。很奇怪,你的麦没有声音的时候,现场特别安静,观众是想听你的声音的。后来,有个网友还把这事发到微博上说史依弘一上来麦就坏了,坐在倒数第二排,听得清清楚楚,太强了。
标签 京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冯雪 
-
在美国总被问“够不够中国”,他直接回上海干了件大事
2022-11-26 16:04 -
管控区内有人员聚集冲卡?广州回应
2022-11-24 19:31 抗疫进行时 -
游戏工委报告: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2022-11-22 16:32 电子游戏 -
“尴尬指数直逼《逐梦演艺圈》”,这部电影撤档了…
2022-11-10 17:09 -
受贿3.52亿,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刘国强一审被判死缓
2022-11-08 19:36 廉政风暴 -
“好几千万的文物,就一个记大过?”
2022-11-05 11:09 -
跳出西方逻辑,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中华
2022-11-04 18:51 -
郑州航空港区:11月2日12时起实行7天全域静态管理
2022-11-02 13:00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昨新增本土479+2220
2022-10-31 09:06 抗疫进行时 -
8848.86米,是他的电脑开机密码
2022-10-24 11:10 中国这十年 -
中国建筑找出路,为什么要反思西方的“现代性”?
2022-10-06 08:44 文化 -
一夜之间,青岛著名地标“石老人”坍塌
2022-10-03 15:55 -
2022年诺贝尔奖将从10月3日起陆续揭晓
2022-10-02 15:22 -
国家文物局:距今百万年头骨化石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2022-09-28 10:28 考古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19+625
2022-09-28 09:09 抗疫进行时 -
教育部答复“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建议”
2022-09-24 21:33 中西教育 -
“没头脑”和“不高兴”之父任溶溶去世,享年100岁
2022-09-22 11:45 -
“这一幕在我心里可以封神了”
2022-09-20 22:40 -
2.2分“神剧”横空出世,“油腻”背后问题出在哪?
2022-09-16 19:00 -
“狼群”出征海外,国产片金字招牌还灵吗?
2022-09-14 16:02 中国电影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62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1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1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3最新闻 Hot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