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美国想把韩国焊死在盟友车上,这个动作却透出鄙夷
最后更新: 2021-05-25 09:47:58
【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来到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最近几天发生了很多事,本来是想加更关于疫苗外交的事,但因为袁隆平院士的意外离世,整个情绪很不好,周六就没有加更。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被我们不管是亲密地称之为袁爷爷,或者是所谓的“大德鲁伊”,或者是“当代神农”,他用他自己的力量,凭借他的团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新中国口粮安全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在网上相关的讨论当中,他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行动的具象化的体现。
消息传来,让人不敢相信,当然工作还是要做,疫苗的事情准备出个专辑,把它放到新冠疫情和全球治理的框架下专门说一下。
今天讲一讲“睡王”拜登,最近“睡王”继续沿着他的思路,用一种很特殊的套路,他称之为“多边主义”。现在可以非常明确地讲,“睡王”所谓的多边主义,其实就是传统意义上冷战时期非常经典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
实际上,与其说是拜登政府的多边主义。我们讲真假多边主义之争。其实如果在国际关系的框架下,有一个很简单的概念的对比:美国追求的是军事同盟。中方实践的是集体安全,在联合国多边框架下,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去朝前推进,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区别这两种思路,最经典的特征是,看它是不是指向特定的第三方。而且这个第三方一定是外部有针对性的。像美国在欧洲强化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强化欧盟,其实目标就是瞄准俄罗斯。
在亚太地区,它的双边军事同盟伙伴,用各种方式它迫使对方进行表态,矛头也是非常有清楚的指向。今天我们看到,韩国的领导人到美国去访问,有个细节引发争议:拜登的副手副总统哈里斯和文在寅总统握手,握手以后顺手非常自然地在身上擦了一下。
首先,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哈里斯女士对于外交礼仪一窍不通,没有受过任何标准化的训练。她又是一个极具洁癖的人物,也许她见人都会顺手一抹。
但排除这种可能性之后,从外交礼仪上来说,对于美国的盟友,反映出了美国领导人真实的想法:居高临下的鄙夷,深刻的蔑视、嫌脏。还有美国对于盟友真实的心理状态的体现:“你们是什么人?”我认为后两者概率更高一些。
哈里斯是玩身份政治起家的,是美国司法系统检察院这条线上来的,尽管之前非常标准地和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声名比较差的异性非洲裔,非常富有影响力的政客,发展出了被传统意义上的伦理道德规范所不主张的某种非正规的关系,但 “英雄不论出处”。尽管哈里斯用一切办法表现出她是一个非常豪爽、非常豪迈的性格,但是走这条路线发家的人,她会不注重这些小节吗?除非她不想注重,为什么?不值得。You don't deserve it。
但是,在美国副总统这个位置上这样进行表现,韩国方面自然是各种滋味在心头。韩国是一种情感和情绪比较浓厚,并且容易表现的国家。现在在正式的外交场合,在全球的社交媒体镜头面前,当然你可以看到,类似于像CNN、BBC,在政治立场上明显倾向于以美国民主党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传统精英的那批人、那批媒体对此表示缄默,没有看见,非常的自觉,自律性非常高。而福克斯狐狸台站在那一边聚焦看,现在声量上面看后续怎么发酵,但是传出的意味非常深长。
今天传出的第二个意味深长的事情,美国搞了一个授勋仪式,请了一个退伍的上校拉尔夫·普基特。这个退伍的上校有侵朝战争的经验,在1950年中国称之为抗美援朝,美国人入侵朝鲜过程当中,他有跟志愿军交手的经验。
他当时是美国第八集团军游骑兵连的连长,一开始去只是少尉,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打动了领导,拿到了通常只有上尉才能担任的连长位置。他的“成名战”,就是我们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清川江战役。所谓的“205高地”,大体上就是据他们说用50个人,挡了志愿军大概几个小时,然后失败被推了。
第二次战役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当时第一次战役麦克阿瑟被削,削完以后第二次战役不信邪,坚定地相信中国最多就过去了三、五万人。凭借火力优势还可以推,圣诞节可以回家吃晚餐。然后被彭总带着志愿军一顿啪推回去。
这一巴掌推回去,其实说穿了是比较没面子的。比如说普基特负责的第八集团军游骑兵连,在11月25号晚上,被削了一顿之后,到最后是被歼灭的。根据美军的战史,有一本书《Disaster in Korea》(朝鲜半岛的灾难),讲彭总怎么去削麦克阿瑟。
当然对于美国的第八集团军来说,更没有面子的一件事情是,沃克,他们当时非常有名的第八集团军的司令,他们称他为“小巴顿”,在逃跑的过程当中死于车祸,被友军撞死的。有人说是韩国,当时叫南朝鲜。韩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取得的攻击最大的效果,撞死美国第八集团军的军长。
今天他们两家,一个美国的总统,一个韩国总统,举办了一场仪式。美国的总统端出了一个“英雄”,这个“英雄”在被志愿军“啪”拍过去的过程当中,幸存下来没死,被手下跑得比较快的救了,然后在后面的服役和退休以后的生涯当中,比较长袖善舞地拿了一堆奖章,奖励他那天晚上亦乎寻常的勇气行动。然后两个人在边上弄了这么一个画面。
事情其实是挺耐人寻味的,你可以在中间看到几个点。就是现在“睡王”这届政府在哪几个方面上着重向中方去发力。第一,他要敲实夯牢指向中国的那些,他认为是多边架构上的盟友体系。盟友体系跟你混,有没有真金白银,有没有真实的好处。美国就想,不想出钱办大事怎么办?呼唤荣誉、共同的价值观、观念。最好与此同时还能让美国额外收一笔钱。
跟“懂王”比起来,“睡王”披了一层君子的皮,但是岳不群下手其实更黑了。左冷禅有的时候不一定玩得过岳不群。但是岳不群最终会趋向于失败,因为最终撞到独孤九剑了,就被割得干干净净。
第二件事情是,今天的美国,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我一直有一种主观感受,提一个猜想。他始终给我一种认认真真地搞形式主义的感觉,就像一辆车,它马达轰鸣,轮胎飞转,车上的音箱开到最大,远远地看去,从地上飞起的这些烟尘,感觉一批巨兽就要向你冲来。但是就是不动,车子就在原地打转。就是采取了大量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举动,后来发现这些举动只有象征性意义,这个事情就略尴尬。
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说,对于拜登而言,在他现在的优先顺序上,他希望用这种方式,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所说的叫做“减兵增灶”,把声势做足,把气场开大,让你感觉我大军压境,其实我悄没声的在后面做转进,争取一段自己有序良性的发展时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罗煜森 
-
美民调:53%的共和党人认为特朗普才是真正的美国总统
2021-05-25 09:35 美国一梦 -
多国航空绕飞白俄罗斯,除了当事的瑞安航空
2021-05-25 09:30 -
美国得州距“无证持枪”,只差一步
2021-05-25 08:55 美国枪击案 -
爱立信预计在华5G市场份额将大幅缩水,原因“心知肚明”
2021-05-25 08:34 5G -
印度警方突袭推特办事处
2021-05-25 08:26 印度惊奇 -
欧盟将对白俄罗斯关闭领空:放人!
2021-05-25 07:58 观察者头条 -
美国务院警告:别去日本
2021-05-25 07:08 东京奥运会 -
美国新增确诊21876例、死亡288例
2021-05-25 07: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这个欧洲小国,为何跳到反中反俄第一线?
2021-05-24 21:46 观察者头条 -
赵立坚评BBC骗访戴安娜:BBC欠中国人民一个道歉
2021-05-24 21:03 不列颠 -
昂山素季首次现身,“充满自信”
2021-05-24 20:15 缅甸局势 -
“日本东电,总等到瞒不住了才勉强承认”
2021-05-24 19:12 福岛核泄漏 -
“BBC新闻档案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污垢?”
2021-05-24 18:16 BBC那些事 -
捷克总统“封杀”假新闻媒体
2021-05-24 18:10 -
黑人劫匪连开6枪,南非一华人超市老板不幸身亡
2021-05-24 18:03 非洲之窗 -
排除周边国家影响 美韩解除导弹射程限制
2021-05-24 16:45 三八线之南 -
英国“黑命贵”领导人头部遭枪击,目前情况危急
2021-05-24 16:43 欧洲乱局 -
印度德里首席部长:若本地病例持续下降,下周开始解封
2021-05-24 16: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际奥委会主席:我们不得不做出“牺牲”,确保奥运会举办
2021-05-24 16:29 东京奥运会 -
全球第三个:印度新冠死亡超30万
2021-05-24 16:26 印度惊奇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3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8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1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