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留给中概股的时间不多了?东方证券邵宇:建议开辟“绿色通道”吸纳优质资产回流
最后更新: 2022-05-28 12:19:04观察者网:数十年来,中国企业频频“赴美敲钟”,这背后体现了资本市场发展阶段差异、全球化进程和风险投资偏好等合力作用的影响。伴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美国对中概股“特殊关注”的升级,如今“中概股回归”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
对此您怎么看?
邵宇:A股必须将好企业留在国内,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外部环境来说,过去20年,中国新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壮大,更多地是依赖境外资本和资本市场(例如美股、港股等等)。究其原因,其一是任何国家资本的积累都需要经历工业化的过程;其二是国内资本市场制度仍然是为工业化服务的,制度更新落后于产业发展。
如今时过境迁,一方面,40多年的工业化和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大量资本;另一方面,中美关系转变,不仅使美股中概股面临更严格的监管要求,还增加了国内企业赴美上市的难度。在中美竞争大背景下,中概股估值承压不是个短期性问题。
从内部条件来看,最近10年国内风投逐渐兴起,但A股上市融资条款对新经济企业并不足够友好。其一是3年连续盈利的要求,其二是IPO审核周期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积极的变化,比如科创板制度创新,就是有的放矢地补短板,去适应新经济企业的生命周期特征。
2019年7月,科创板鸣锣开市 新华社图
其实企业登陆美股也好,拥抱H股、A股也罢,背后的道理是一致的:二级市场退出,是早期投资退出的首选,也是盈利最高的方式。没有二级市场提供的退出渠道和高估值,一级市场很难发展起来。
虽然金融委最新表述仍是支持企业在境外融资,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肥水不流外人田”,A股必须将好企业留在国内,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外部面临美国资本和技术封锁,内部又面临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我认为,中国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现在正面临“背水一战”。为什么要这么说?
中国能够在40年的时间里创造经济建设奇迹,其中一个重要的解释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抑制的制度安排,为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出现了变化:资本短缺已转变为产能过剩;需求扩张,正面临效率下降和外部掣肘的双重约束。
旧有的、追求高速度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融资模式。有研究显示,激励创新的模式,需要具备如下特征:短期内允许试错,容忍失败,同时在长期内又给予成功高额的回报。这显然是原有的银行间接融资无法满足的。
因此我建议,由交易所牵头,成立应急工作小组,联合国内头部证券公司和律师事务所,加强与中概股公司高层的沟通,开辟“绿色通道”,探索科创板吸收美股中概股回流机制。大市值公司回流科创板有助于建立示范效应,助力科创板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科创板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和退市制度也需两手抓,提防只进不出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此外,中国还可以渐进式地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但同时需要加强监测,建立风险防范预警和缓冲机制。加强对短期资本的出入管理,密切监测资本流入,分析资本流动结构,加征托宾税,提高短期资本流入和流出的成本。
包括科创板在内,A股几大板块近年来围绕关键领域发力 新华社图
此外,还可以逐步放开外资金融机构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相关金融业务的限制,这也有助于增强国内金融机构在国际竞争中的自生能力。
还有就是IPO常态化。中国可视金融市场状况,小幅调节IPO的速度,但不可轻易按下“暂停键”,因为这将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生态。IPO的不确定性会反馈至早期阶段的投资,不利于企业融资和战略布局,扰乱企业生命周期。
当然,保持财政、货币纪律和维护汇率稳定,这些都是必要的举措;包括维护香港社会秩序稳定,支持香港金融中心建设,提高港股与A股的互联互通程度等举措在内,未来我们有很多方面可以思考。
基于对中美关系在较长时期内难有转变的判断,我建议,我们可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进一步围绕消除金融抑制(例如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政府逐步退出信贷分配、逐步放松资本账户管制,以及加大银行等金融服务业开放等),积极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转危为机”。
结合证券行业,我还想补充一点:没有“航母级券商”,中国资本市场就难以获得定价权。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性机遇体现在哪里?我认为,它体现在中国增长动能从要素投入,转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创新驱动的转型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机会主要表现在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等方面。
能否抓住机遇,要看各家企业的战略布局,看大家在金融科技、前中后台组织构架和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的角力。当然合规底线要守住,这对转型过程中各机构的合规风控体系提出了很高要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毅 
-
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同意将符合条件的ETF纳入互联互通
2022-05-28 09:12 观网财经-金融 -
连续11个涨停板,牛股“中通客车”遭深交所重点监控
2022-05-27 23:20 经济晴雨表 -
美国营收占比最高,杨元庆:中国供应链不断,我们的贡献就不会断
2022-05-27 23:15 观网财经-科创 -
李书福控股的亿咖通拟赴美上市,估值逾38亿美元
2022-05-27 22:58 观网财经-汽车 -
印度想当“世界药房”?先摆脱对中国原料的依赖
2022-05-27 22:06 观网财经-海外 -
一季度“增长放缓不可避免”,拼多多继续重投农业
2022-05-27 22:0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普京签署临时性规定,俄公司可用卢布对外国版权进行付款
2022-05-27 21:26 俄罗斯之声 -
陆铭:对于统一大市场,需要澄清两个误解
2022-05-27 20:27 观网财经-宏观 -
四部门:免除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
2022-05-27 19:17 观网财经-宏观 -
曾经被骂割韭菜的瑞幸,真的成了一家好公司?
2022-05-27 19:03 观网财经-消费 -
独家探访恒驰体验中心:这样的恒大汽车谁来买单?
2022-05-27 14:28 观网财经-汽车 -
马斯克:美国确实接近衰退,可这是件好事啊
2022-05-27 14:28 观网财经-海外 -
上海破产法庭建立企业破产预重整制度,减少企业破产清算风险
2022-05-27 14:01 -
被曝“反告大陆官方”,张庭:尊重并相信祖国的法治环境
2022-05-27 10:53 观网财经-消费 -
前4月规上工业利润增3.5%,4月同比下降8.5%
2022-05-27 09:55 中国经济 -
百度“马拉松式”研发背后:营收结构调整,智能云潜力爆发
2022-05-27 09: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索罗斯:欧盟再咬咬牙,俄罗斯天然气快没库容了
2022-05-26 23:36 观网财经-海外 -
阿里“求稳”:单季营收增长9%,强调降本增效
2022-05-26 23:2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比预期的还差:美国第一季度GDP下修至-1.5%
2022-05-26 23:25 观网财经-海外 -
黑芝麻牵手江淮,国产芯片抢滩前装市场
2022-05-26 22:11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