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青青| 日本“核共享”政策的渊源:赖肖尔与“核武力”部署
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核武力”部署到日本。1964年11月,美国的一艘核潜艇“海龙号”(Sea Dragon SSN-584)驶入位于日本九州的佐世保港。战前,佐世保港长期以来是日本的重要军港,战后也成为日本自卫队和美军的基地。当时,“海龙号”是史上第一艘驶入日本的核动力潜艇,这一事件在日本国内引发巨大的政治影响。九州的市民、学生都聚集起来前去抗议,甚至还引发全国性的抗议潮。
海龙号
抗议者搭建的观察塔(每日新闻)
不过,面对强烈的社会反弹,赖肖尔主导的美国驻日大使馆认为,对于以当地学生为主的抗争运动,应该采取克制态度。在赖肖尔看来,核潜艇首次进入日本虽然导致了激烈的抗争,但此后美国只要将核潜艇驶入佐世保港的行为常态化,采取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那么当地民众就会慢慢习惯,同时也会意识到核潜艇开进佐世保并不意味着立刻就会发生核战争或者有核威胁;久而久之,日本老百姓也就习惯了。
而且,事实上美方也正是如此操作的。第一次停泊的时间可能是三天,第二次就变成四天,以此类推逐步增加,甚至待上十天半个月;驶入频率也越来越高,刚开始可能核潜艇每三个月停泊一次,之后就变成了两个月一次、一个月一次等等。
这一行动一直延续到1968年,核潜艇已成“常规”。下一步,便是直接把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母(CVN-65)开进日本。
1968年驶入佐世保的企业号(时事通信社)
虽然当时也引发了不少抗议,但美国驻日大使馆认为,1968年参与抗争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大学生,只要抗争主体是大学生,便不足为惧;换句话说,没有普通市民广泛参与的社会抗争运动是不足为惧的。事后,也印证了这个判断是正确的。1960年的安保斗争是全社会抗争,从学生、工人、农民、小业主到中产阶级,都有参与其中;但是,到了1970年前后,抗争运动的主体只剩下学生了。市民去哪了?绝大部分市民正在享受成为中产阶级的幸福感。
1964年东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日本经济腾飞已经开始。大家都有好日子过,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为什么还要造反?为什么还要上街?美军来驻扎就驻扎,对普通人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既然看不到,那也就不关心。普通民众该吃吃该喝喝,不懂事的大学生们闹就闹吧。
上图为去年的一则新闻:美国核潜艇第四百次进驻佐世保港。
这时候,已经不会再有任何人把美军的核动力潜艇、甚至带有核武器及核导弹的潜艇进入日本港口或日本境内,视为需要抗议的事情了,人们习以为常。如果现在去日本横须贺参观,更是如此,甚至可以看到美国“第七舰队”核动力航母在开进开出,而上面可能就携带着核武器。
近年来,日本政坛内所谓与美国“核共享”的呼声变得越来越大,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正如2022年8月8日中国裁军大使李松指出的那样,日本国内近来反复出现寻求与美“核共享”的声音,还在向本次审议大会提交的报告中删除了以往报告提及的“无核三原则”(即“不拥有、不生产、不引进核武器”)。这是否意味着日本的核不扩散政策出现重大调整?日方欠《条约》缔约国和国际社会一个交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美国新增感染97612例、死亡388例
2022-08-31 07:46 美国一梦 -
美国出现首例猴痘死亡病例
2022-08-31 07:16 -
戈尔巴乔夫去世享年91岁,普京哀悼
2022-08-31 06:49 俄罗斯之声 -
他在法国抨击“法式民主表达”,台下掌声一片
2022-08-30 22:37 法国见闻 -
美军从阿富汗狼狈撤军一周年,美驻华使馆这话惹众怒
2022-08-30 20:49 -
“外国与阿塔将有越来越多的生意往来”
2022-08-30 20:31 阿富汗 -
美国竟嫌中俄对阿富汗援助太少,俄代表:你钱还了吗?
2022-08-30 20:31 阿富汗 -
“中国的哲学与西方不同,不是征服和占领国家”
2022-08-30 20:15 -
匈外长:空有意识形态,可没法让欧洲人在冬天取暖
2022-08-30 19:53 欧洲乱局 -
俄安全局:第二个嫌疑人是他,在谋杀前一天离开俄罗斯
2022-08-30 18:58 俄罗斯之声 -
巴西总统攻击女记者:你睡觉时在想我,你暗恋我,你是新闻界的耻辱
2022-08-30 17:47 -
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已抵达乌克兰
2022-08-30 17:38 乌克兰之殇 -
又一部改编自这件事的新作来了
2022-08-30 17:38 -
美使馆:所罗门群岛暂停所有美国军舰来访
2022-08-30 17:27 观察者头条 -
德法联合反对“全面禁止给俄罗斯人发签证”
2022-08-30 16:53 欧洲乱局 -
左翼总统上台不久,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恢复外交关系
2022-08-30 16:50 拉美左翼 -
冯德莱恩:计划对电力市场“紧急干预”以遏制价格飙升
2022-08-30 16:41 -
英媒:年均仅14名外交官接受普通话培训,引发英国外交担忧
2022-08-30 16:30 不列颠 -
美称将“实施演习推动台海局势回稳”,中方回应
2022-08-30 16:27 台湾 -
赵立坚:中方将继续向巴方提供急需的帮助
2022-08-30 16:06 巴铁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4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