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念东:马斯克“炸火箭”,什么水平的操作?
不过,与SpaceX的测试相比,细心的读者朋友应该发现了些许不同。
“猎户座”飞船逃逸发动机点火时,助推火箭并没有停止燃烧,而是在飞出画面前持续工作:
而根据SpaceX公布的遥测画面来看,在“载人龙”飞船的发动机点火后,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就关机了。
根据NASA局长布里登斯廷在测试后的发言,逃逸过程中的最大过载是3.5g左右。
“这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本以为(逃逸过程)会很粗暴,但数据并非如此…这给了宇航员信心,如果我们不得不启动逃逸程序,乘坐体验不会那么糟糕。”
3.5g是什么概念呢,是前一阵子出现故障的波音“星际客机”飞船的发射过载上限。
也就是说,“载人龙”飞船在最大动压点附近的逃逸加速度,近似于载人发射的正常加速度。
作为对比,阿波罗飞船和联盟飞船的逃逸过载都在10g水平,“猎户座”飞船的逃逸塔也继承这种优良传统,“跑赢”了还在工作的固体火箭助推器。
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还是在于飞船选择的逃逸方式不同。
飞船的逃逸方式有哪些?
总的说来,在发射阶段采用的逃逸方式主要有弹射座椅逃逸、逃逸塔逃逸和推式逃逸三种。
弹射座椅逃逸主要用于早期载人飞船,以及美苏两国的航天飞机。由于只能在发射的前几十秒保护成员,现在已经基本被淘汰。
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弹射座椅设计
逃逸塔逃逸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逃逸方式,美国的阿波罗飞船、联盟飞船、神舟飞船、“猎户座”飞船,都采用了由固体火箭发动机组成的逃逸塔。固体逃逸火箭的特点就是瞬时推力大、初始推力大,因此初始加速度大,能够尽快把航天员带离危险区域。
阿波罗飞船的逃逸塔
而“载人龙”飞船和波音的“星际客机”飞船采用的是“推式逃逸”技术,用飞船自带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执行逃逸,省去了庞大而沉重的逃逸塔。
液体火箭可以反复点火、重复使用,但是其“爆发力”一般比不过同等级固体发动机。根据新闻,“载人龙”飞船进行发射台逃逸的最大过载是6g,因此在飞行段阻力最大的情况下逃逸加速度下降到3.5g左右也是正常的。
采用“推式逃逸”的波音“星际客机”飞船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要炸火箭呢?
回到SpaceX“炸火箭”这件事上。
不得不说,埃隆·马斯克是个世界级营销高手。
他知道怎么做能够吸引大家的眼球,也知道怎么做能事半功倍达到目的。
在测试的最后,运载火箭被引爆。火箭化作一团火球,“载人龙”飞船成功逃出,安然无恙,宣传效果直接拉满。
也不会有人关心,火箭是在飞船逃逸的同时就熄火,并且在熄火8秒后才引爆。
那个时候飞船加速再慢,也早就飞到安全距离外了,引爆火箭不会有任何负面影响。
甚至“马斯克要炸火箭”这件事,提前好几天就成为了全世界各大媒体的焦点。
稳赚不亏。
认真地说,在许多需要启用逃逸程序的情况下,火箭能够及时关闭发动机,给飞船足够的时间飞离危险区,因此SpaceX在执行逃逸试验的同时关闭火箭发动机的举措并无不妥。
不过还有极少数的情况,发动机不是你想关,想关就能关的。
当然,我们也不必对此有什么额外的担忧,NASA对相关测试有全过程监督和审查。
只要NASA能接受这个设计,那就一定是好的设计。
不是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中国新飞船将可重复用、带6人,空间站核心舱合练3个月
2020-01-21 18:46 航空航天 -
《中国科学》:新型冠状病毒自然宿主或是蝙蝠
2020-01-21 16:15 医学 -
中国卫星导航领域首本英文期刊《卫星导航》上线出版
2020-01-20 21:47 航空航天 -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即将拉开序幕
2020-01-20 20:51 航空航天 -
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已完成全箭总装和出厂测试
2020-01-20 18:11 航空航天 -
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抵达文昌
2020-01-20 17:37 航空航天 -
长五遥四火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校准试车成功
2020-01-19 15:22 航空航天 -
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方守贤因病逝世,享年87岁
2020-01-19 11:24 科技前沿 -
我国完成无拖曳控制技术飞行验证
2020-01-19 11:03 航空航天 -
自主开发编程语言被指Python套壳,中科院开发者道歉
2020-01-19 07:21 -
若荷兰屈服于美国,不卖光刻机?我大使回应
2020-01-18 22:25 科技前沿 -
新飞船、新火箭、火星探测……中国航天新年新目标
2020-01-17 17:22 航空航天 -
内存暴跌47%!Intel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2020-01-17 15:45 -
全球半导体市场:英特尔挑落三星,仅大陆晶圆代工增长
2020-01-17 14:19 TMT观察 -
国内首例!72岁高位截瘫患者用意念喝可乐
2020-01-16 17:42 医学 -
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 靠自己活动、可编程、会自愈
2020-01-16 16:16 -
中科院计算所发布国产编程语言“木兰”
2020-01-16 15:52 -
德国人:中国绝不可能造出来!天鲸号:已“造岛”
2020-01-16 08:15 科技前沿 -
把卫星电话做成“白菜价”,中国是这么做到的
2020-01-15 08:35 -
印度拟明年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专家:难度大
2020-01-14 09:12 印度惊奇
相关推荐 -
离谱!涉华汇报,欧盟官员竟用这个词… 评论 33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评论 35“《士兵突击》该拍的都拍了,我没糟蹋这部剧” 评论 56北约叫完“爸爸”,欧盟想着:帮特朗普搞定下中国 评论 141“中方已批准”,欧盟仍喋喋不休… 评论 289最新闻 Hot
-
离谱!涉华汇报,欧盟官员竟用这个词…
-
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
日本人怒了,日本政府却…
-
公开决裂?洪森4小时超长直播指控:他信父女“叛国”
-
中国记者受伤事件,俄方已按恐袭罪立案
-
“又一座!乌四大锂矿俄已夺其二”
-
“大协议”即将达成?特朗普高调预告,印方却称“没进展”
-
“编剧不能因噎废食,因害怕男女对立而拒绝女性叙事”
-
还来?以防长:必要时会再次袭击
-
党内初选失利,“科莫将以独立人士身份竞选纽约市长”
-
发布会上“大发雷霆”,美防长怒斥福克斯新闻前同事
-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去世
-
中国菜谱+越南厨房:中美博弈下的越南式“突围”
-
“《士兵突击》该拍的都拍了,我没糟蹋这部剧”
-
“馆长”:这次大陆行打了民进党一巴掌,台湾有60%的民意不支持民进党
-
美驻俄大使即将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