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达利欧:AI竞争是一场“国家级战争”,中国和美国都输不起
AI带来的冲击会有两个层面
弗里德伯格:你是否担心AI可能带来的就业冲击?如果AI大规模普及,可能会导致数百万个岗位消失,比如呼叫中心、汽车装配线等岗位都会受到冲击。
在AI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前,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大规模失业的阶段,而届时政府势必会介入,推出新的刺激计划和社会保障措施。这会不会进一步加剧财政赤字?
达利欧:是的,这一点非常重要。AI带来的冲击有两个层面:
短期来看,AI产生的利润和生产力增长,远远不够弥补当前的供需失衡。这就像一个人即将心脏病发作,而医生却告诉他:“别担心,未来我们会有新的疗法。”即使AI能带来生产力增长,它的影响不会立刻显现,但财政赤字的危机却是迫在眉睫的。
第二个层面是,如何分配这块“新蛋糕”,这将成为一个极具政治争议的问题。AI带来的颠覆效应将非常巨大,而我们对它的影响范围还只能猜测。因此,政府应该在财政政策上采取更加稳健的措施,而不能仅仅依赖技术进步来填补财政缺口。
弗里德伯格:所以,我们的挑战不仅是财政调整,还包括如何平衡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冲击。
达利欧:完全正确。这正是为什么必须采取一个系统性的、多层次的应对策略,而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市场或技术自然解决问题。
AI和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将会极其巨大,而我们目前只能猜测这些冲击会如何展开。它的不确定性太大了,但你说的完全正确。未来大量工作岗位将会消失,社会也会经历巨大的动荡。我们是否有一个应对方案?我们甚至能否就此达成共识?我认为,在我们有生之年,这种共识都不会容易达成。
我预计,不仅仅是美国,全球范围内都会出现国家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分裂加剧。各国无法就大多数问题达成一致,碎片化将成为全球趋势。
我对时间表并不乐观。目前执政的时间线大约会是这样的:新政府上任的前100天,处于“蜜月期”,这是推进立法改革的最佳窗口期;接下来两年的中期选举周期,18个月后,现实可能会和预期出现巨大偏差。
想想我们的周期,我提到过,平均周期大约是6年,差不多3年。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接近周期的后期。
那么,事情会在中期选举之前保持良好吗?那时的选举授权又会怎么样?我认为中期选举可能会有很多争斗。
弗里德伯格:那么,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我们进行大规模财政削减,会导致大量失业。如果AI技术快速发展,也会带来大量失业。那么,社会失业率的大幅上升,是否会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思潮在美国的崛起?
达利欧:当我谈论“3%方案”时,我相信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调整,将赤字削减到可控范围,而不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冲击。
我们可以在不引发剧烈动荡的情况下,完成财政调整,而市场利率的下降将为这一过程提供支持。因此,第一点,我们必须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不这么做,那么美国的内部冲突将会升级。
美国现在并不是走向“天堂”的道路,而是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刻。未来可能会有法律挑战,某些州或政党之间的对抗会加剧,甚至在州内部也会有严重的动荡和不满,核心问题仍然是金钱和权力之争。
弗里德伯格:这将演变成更严重的党派斗争?
达利欧:是的,左翼社会主义势力的崛起将是这一趋势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能会经历一场 “内部战争”或极端社会冲突。这不会是一条直线走向繁荣的道路,而是充满摩擦和对抗。
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五大力量:包括债务和货币问题、内部冲突、国际竞争(全球不再有“合作性秩序”,各国越来越倾向于“强权即公理”)、科技战争和气候问题。
弗里德伯格:所以,我们正进入一个更冲突、更动荡的时代,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会因此进一步加重?接下来的10年里,美国会发生什么?
达利欧:有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法律体系是否仍然有效?最高法院能否发挥作用?就像你问我的央行独立性问题一样,核心问题是法律是否仍然能够有效运行。我不是说法律体系一定会崩溃,而是说这是一个未知数,而且会在各州之间、以及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引发大量冲突。州权与联邦权力的对抗将成为一个焦点,比如庇护城市等问题,法律的执行究竟是基于权力,还是仍然能维持法治?
第二,在经济压力加剧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能否承受住挑战?目前来看,情况还算不错,但未来会恶化。当事情变得更糟时,美国国内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同时,全球冲突也会加剧。你可以看到欧洲也在经历类似的局面。不仅仅是美国,整个世界都在经历越来越严重的政治极化——左派和右派的对抗在加剧,经济问题也让社会矛盾更加激烈。
因此,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长期冲突的环境,虽然不一定立刻爆发,但在未来10年的某个时点,局势可能会变得极端动荡。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冲突与资源短缺交织的动荡时期
弗里德伯格:你在《原则: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一书中谈到,外部冲突往往与财政问题的周期同步。那么,外部战争是否会成为解决财政危机的一种方式?
在当前美国的财政状况下,你是否认为,当国内问题加剧时,政府会更倾向于诉诸战争?你如何看待未来10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达利欧:这背后有一套历史周期。
当财政状况恶化时,政府需要资金来维持国际冲突,同时也需要资金来维持国内社会稳定。当财政资源不足时,国家治理能力下降,国际裁决体系失效,比如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基本不起作用,世界贸易组织也被边缘化。
在缺乏国际仲裁系统的情况下,“强权即公理”的逻辑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贫富差距的加大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动荡,而技术变革和战争往往成为新的权力再分配工具。
这一切都在全球范围内发生,而不仅仅是美国。当全球格局陷入动荡,战争成为各国确保自身竞争力的手段,尤其是在技术战争上,谁赢得AI战争,谁就能主导军事竞争。如果你在技术战中失败,你就会在军事竞争中失败。
中美科技公司的AI竞赛
弗里德伯格: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在讨论财政赤字或社会动荡,而是整个世界秩序的结构性变化?
达利欧:完全正确。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冲突与资源短缺交织的动荡时期,这一局势的复杂性使其变得极具风险。
当然,生产力的提升是有帮助的,但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去理解。1920 年代的美国,在股市泡沫破裂之前,我们见证了历史上最活跃的发明、专利、创新和生产力增长,但与此同时,债务也在大幅增加,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价值观分歧也在扩大。
这将是一个充满紧张的时代,各方很难合作。
在战争问题上,历史告诉我们,有军事战争,也有非军事战争。我无法确定我们是否会进入军事战争。但就像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一样,由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威胁,我们可能会设法避免直接冲突。然而,未来仍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
弗里德伯格:你在书中描述过美国和中国在战争方式上的不同。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你的观点是:美国的战争方式是“正面冲突”,喜欢直接对抗;而中国更倾向于《孙子兵法》的策略,他们更加隐秘、更加谨慎,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意图。这样描述准确吗?
达利欧:是的,中国的战争观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他们的核心理念是:如果你被迫进行一场真正的战争,那说明你不够聪明,不能在不战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欺敌、操控、战略布局来赢得战争,而不是直接进入战斗。因为战争会带来巨大损失,而他们的目标是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卷入一场可能导致自己受损的冲突。
不仅仅是战争,他们的国际关系模式也是如此。这种模式被称为“朝贡体系”,其核心逻辑是:权力决定你的国际地位。在这个体系下,权力更强的国家处于更高的层级,较弱的国家应当向更强者朝贡。更强的国家则应给予相应的尊重和保护,以维护和谐,而不是制造冲突。
他们的目标是实现和谐与繁荣,而不是通过战争制造破坏。
弗里德伯格:所以,美国的对抗方式源于另一种传统?
达利欧:是的,这可以被称为“地中海模式”。
美国的战略逻辑,源于欧洲历史上的长期战争传统,在这个体系中,没有固定的边界,人们不断地为了利益和权力进行战争。
实际上,在17世纪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之前,国家的概念并不像今天这样清晰。在这之前,欧洲列强之间没有固定国界,他们习惯于相互交战。
弗里德伯格:这不仅仅是军事技术的差距,更是战争文化上的差距?
达利欧:没错,这两种模式——西方的直接对抗和中国的长期谋略——一直延续到今天,影响着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然后中国进入了所谓“百年国耻”。
不过,我讲太多历史了,但我想说的是,面对竞争,不同的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策略和态度。这也正是我们现在在芯片战争中看到的情况,看看今天的新闻——形势已经摆在眼前了。
弗里德伯格:如今,我们正站在一个严峻危机的边缘。我真心希望政客们能有勇气站出来,说‘我们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因为如果我们现在不行动,10年、20年后,后果将不堪设想。
达利欧:我们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将大幅削弱,不仅仅是国内的问题,国际地位也会受损。
所以,我也很感激你们,我们能坐在这里进行这样的对话。只希望大家能理性行事——虽然也许这要求太高了。
- 原标题:瑞·达利欧最新采访,谈及DeepSeek、黄金、AI、美国债务危机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他话音刚落,俄大使火速“打脸”:不改就免谈!
2025-02-08 13:14 -
美媒挑拨,特朗普尴尬回应
2025-02-08 12:30 美国政治 -
以零容忍态度加强打击!中泰联合声明
2025-02-08 12:18 中国外交 -
加总理参选人又来:不会被中国吓到
2025-02-08 11:54 -
特朗普还没发力,欧盟就要跪了?
2025-02-08 11:24 观察者头条 -
几个菜?英国被曝要求苹果“开后门”监视全球用户
2025-02-08 11:16 -
巴拿马拟退出“一带一路”,中方:向巴方提出严正交涉
2025-02-08 11:16 -
闭门谈话意外流出,“吞并我们,特朗普是认真的”
2025-02-08 10: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将出席人工智能行动峰会
2025-02-08 10:53 中国外交 -
特朗普玩悬念:等着吧,影响每个人
2025-02-08 10: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早就和特朗普谈好了,美国落后中国了…”
2025-02-08 10:03 -
石破茂极尽讨好,特朗普却说...
2025-02-08 09:58 日本 -
特朗普拿美国国际开发署“开刀”,英外相竟扯中国
2025-02-08 09:33 不列颠 -
美阿拉斯加失联飞机,10人全遇难
2025-02-08 08:21 航空航天 -
特朗普报复来了:拜登,你被解雇了
2025-02-08 08:15 美国政治 -
特朗普又改了,暂停对来自中国的小包裹征税
2025-02-08 08: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企在赞比亚遭抢劫袭击,一名中国公民遇害
2025-02-08 07:43 中国外交 -
美政府效率部:发现12人在150岁时领取社会保障金
2025-02-08 07:41 美国政治 -
俄总理:2024年俄罗斯经济增长4.1%
2025-02-08 07:13 俄罗斯之声 -
相关推荐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48“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3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4“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