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达利欧:AI竞争是一场“国家级战争”,中国和美国都输不起
中国以极其低廉的成本进行制造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弗里德伯格:我更喜欢持有能创造生产力的资产,比如企业。那么,在当前的通胀和债务危机环境下,什么是最好的生产性资产?是矿业公司?是大宗商品交易公司?还是其他类型的企业?
达利欧:我们在开始时展示的图表显示生产力在上升,而且这种趋势往往会自我复合增强。所以,理想的投资应该是那些能够利用生产力增长、同时避免过度税收的资产。
我认为AI确实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增长,但关键在于你指的AI具体是什么?超级科技巨头确实存在风险,AI的真正影响力在于谁在应用它,以及如何颠覆行业。在未来,会有颠覆者,也会有被颠覆者。重要的不是谁在制造这些技术,而是谁能最有效地应用这些技术,并由此带来变革。
AI竞争比企业盈利更重要。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而是一场“国家级战争”,中国和美国都输不起,因为AI影响的不只是经济,而是全球竞争格局。类似的情况已经发生在电动车市场。所以我觉得中国在芯片方面可能有些落后,但在应用方面却会领先。
弗里德伯格:你看到上周末DeepSeek的公告了吗?
达利欧:是的,市场显然已有所反应。这个消息其实已经知道了一段时间。
所以我认为,大家看到中国的策略将会是生产非常便宜的芯片,将其嵌入到制造产品中,我们会看到机器人技术的大量普及。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在以极其低廉的成本制造东西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们生产了全球33%的制造产品,比美国、德国和日本所有制造的总和还多。
所以,你会看到这种竞争,也许是像太阳能面板这种领域,利润不重要(市场占有率才是)。
没错,你必须去那些有生产力和创新的地方,关注那些在变革中受益的公司,或者是创造应用程序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公司。
当然你也得看看不同的国家、地方和事物,最重要的是价格。许多投资者常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他们认为自己要买好的公司。但好公司变贵时,远不如一家非常便宜的差公司。所以,你得关注定价,这也是周期的一部分。
大家都说,AI很棒,将对未来产生伟大影响,就像互联网和.com一样。但是我们必须关注价格,特别是那些“当红炸子鸡”。我们处于一个高利率的环境中,换句话说,这有点像1998、1999年,那时新兴的热点事物、推动生产力提升的明星行业炙手可热。资产价格很高,同时你还处在一个上升的利率环境。
这是一个经典问题:当资产价格很高而利率开始上升时,市场会变得危险。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利率和这些资产的定价,并且你要思考下一步在哪里。
此外,我认为多样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市场,每个人都在加杠杆做多,都以为资产价格会继续上涨,但市场并不会一直按照大家的预期走……整个世界都处于高杠杆状态,如果你要做多,你至少需要同样关注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看黄金或者其他低相关性的资产。当你把这些资产加入投资组合时,它实际上降低了整体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低相关性的资产是必须关注的。而这些资产可以从地理角度来看待,也可以从资产类别来看待,这就是投资组合构建的一部分。
1月30日,微软宣布将DeepSeek-R1部署在自家的云服务Azure上 网络截图
弗里德伯格:你在书中提到,投资组合中应该始终持有10到15个相互之间低相关的资产。
你所说的“真正的低相关性”,和大多数投资者的理解并不一样。很多人买入不同板块的美股,以为他们已经实现了分散投资,但实际上,美股板块之间高度相关,市场周期变化时,它们的走势往往趋于一致。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只关注股价,而忽视了通胀的影响。你必须始终关注资产的实际购买力。
在历史上,股票市场在通胀调整后的价格曾下跌60%至70%,虽然名义上市场指数在上涨,但实际购买力却严重缩水。换句话说,1966年到1984年这段时间,美股在通胀调整后的实际回报率是负的。这确实是超级重要的。
达利欧:很高兴你提到这点,这超级重要。
我要再次强调,必须关注你以实际美元计算的回报。你能买到什么?你能得到什么?很多人误以为市场上涨就意味着财富增长,但如果你用这些钱去换取实际商品,结果可能让人大跌眼镜。
这就像你在一艘不断起伏的船上,看着远方的陆地,你可能会觉得陆地在剧烈晃动。但实际上,是你的参照物出了问题。这种视角上的扭曲,往往会让投资者误判市场形势。
美国必须将财政赤字削减到GDP的3%
弗里德伯格:说到这里,我想回到美国目前的债务状况。你曾经多次提到“美丽的去杠杆化”这个概念。那么你认为,美国目前最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避免更剧烈的债务危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谈谈你的风险衡量指标。你在书中提出了一种风险评估体系,用于衡量美国长期国债的风险。在你的风险衡量体系中,短期来看,美国政府债务的风险为0%,也就是说,短期内不会出现违约或严重问题。但长期来看,风险上升至100%,这是历史最高水平。
此外,你还分析了央行的风险水平:短期来看,美联储的风险为0%,说明市场短期仍然稳定。但长期来看,美联储的风险已经上升到46%,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你能具体讲讲这些“风险衡量指标”是如何构成的?它们能告诉我们什么信号?
达利欧:首先,我要澄清一点,100%并不意味着发生的概率是100%,而是指风险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意味着风险达到了极限,但并不一定会发生。
至于如何计算长期风险水平,它是基于现有债务总量,并预测了之前提到的两个关键因素:债务市场的供需关系以及债务偿付压力。这两者结合起来,会导致财政状况受到挤压。
你可以把这看作是去看医生,他给你做检查并告诉你,你的动脉里有多少斑块,看看你的压力测试结果如何,你的血管状况怎么样,你的整体健康状况如何。这就是第一个风险测量指标的作用。
第二个指标则意味着你已经进入了“病发”阶段。换句话说,债务市场开始出现明显的危机信号,你会看到资产被抛售,利差扩大,长期利率上升而短期利率没有跟上,美联储被迫介入,开始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不要全面货币化债务。
在这个阶段,信用问题和债务货币化已经实质性发生了,这就是右侧的风险指标的含义。如果我在对政府决策者讲话,我会说,你们的状况很糟糕,虽然现在危机还没有全面爆发,但如果不做出调整,问题只会恶化。
换句话说,你们必须改变“饮食习惯”,就像健康检查发现动脉堵塞后,病人需要调整饮食,甚至可能需要放支架一样。
弗里德伯格: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数据显示,美国政府的债务规模将在未来10年达到其年收入的7倍。你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这个比例,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提出这些建议。
你强调,政府有四种应对方案:
一是增加税收,意味着公民的资产和收入会减少,这是对公民的直接损失;二是削减政府支出(紧缩政策),政府提供的服务减少,公民将失去原有的福利和公共服务;三是央行购买债务,通常会导致通胀上升,因为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增加,物价随之上涨。这本质上是一种隐形税,货币购买力下降,相当于财富被稀释;四是债务重组,即货币贬值,所有人的资产都会受到损失。
我想让你对此进行一个整体概述,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达利欧: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身体里的“斑块”——即债务偿还负担,你可以计算出所有的关键数字,从而得出整体经济的稳定性情况。
我的解决方案是“3%方案”,意思是必须将财政赤字削减到GDP的3%。目前预计这一比例将达到7.5%,所以必须进行削减。
不同的人对如何削减赤字有不同的看法,但关键不是选择哪种方案,而是政府必须达成统一共识,国会、总统等各方都应该承诺做到这一点。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做到这一点,但他们首先应该明确这个目标数字。大约是每年9000亿美元,换句话说,要将财政赤字削减一半以上。
弗里德伯格:是的,如果继续延续当前的税收政策,赤字将维持在GDP的7.5%,而你的目标是把它降到3%。这听起来很严苛,但其实我们在1991年到1997年期间做到了类似的调整。
达利欧:这里有三个关键点:第一,尽快行动;第二,行动要快;第三,要在经济状况良好时行动。换句话说,就是现在。很多人的倾向是说:“我们会逐步调整,三年内达成目标。”但如果经济状况恶化,你根本没有调整的空间。最糟糕的情况是,在经济衰退时被迫削减赤字,那将非常困难。
所以,“3%方案”必须立即执行,并且要认识到去杠杆化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政府决定削减开支,他们必须承诺并且执行到底。所有政策制定者都必须共同承诺:“如果赤字无法降到3%,那就让我们下台。”这必须是一个明确的责任承诺,而不是空谈。
如果削减开支,问题不是2万亿美元、1万亿美元还是5000亿美元,而是要确保最终目标是3%。不能只盯着某个单一的削减措施,而是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调整。
核心问题是,你可以从哪些地方削减,或者有哪些收入来源可以填补赤字?
弗里德伯格:但政府的支出中,大约70%的支出是难以削减的。所以真正可以调整的部分其实很小。
达利欧:没错。根据我的计算,如果利率下降100个基点(1%),其影响相当于大幅削减政府支出。
所以总统是对的,降息确实有利于财政状况,但如果只是单方面依赖降息,而不搭配财政调整,那会带来新的问题,最终会让债券变得更不具吸引力。只有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进行,才能真正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弗里德伯格:瑞,更重要的是,我们拖得越久,利息负担就会越高,债务总额也会持续增加。
削减赤字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行动越快,最终需要削减的总量就越少。我觉得这一点太重要了,我要再强调一遍:对于任何政府官员来说,削减赤字越快,未来需要削减的幅度就越小。
达利欧:没错,而且如果采取合理的方式,可以让这个过程更可控。一点一点削减,这些小调整最终会累积成巨大的影响。但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就会进入复利增长的恶性循环,赤字只会越来越大,最终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
弗里德伯格:那么从政治角度来看,单靠DOGE(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即马斯克率领的政府效率执法部门)是否足够,还是必须采取立法行动?以及在选举周期下,立法行动的可行性。
达利欧:这还涉及更广泛的监管减少、生产力变化,尤其是AI可能带来的效率提升。这些增长可能会转化为企业利润,比如资本利得或者企业盈利,但很难精准预测有多少增长会直接影响财政收入。
此外,还有关税收入,这也是政府的潜在收入来源。不过,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税收本质上也是一种通胀。当你增加税收时,实质上就是提高了企业和个人的成本,这和通胀的影响类似。
因此,在计算财政调整方案时,很难准确衡量AI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会在多大程度上弥补赤字。我们无法精确预测,但我们知道不能把未来增长当作赌注。
关键是,不要靠侥幸,而是要有一个清晰的路径,把赤字降到3%。不能寄希望于某种不可预测的未来技术红利,而必须采取明确的措施。
弗里德伯格:在当前的财政状况下,特朗普当选,是否比拜登继续执政更有利?
达利欧:我确实认为特朗普执政的情况下,可能更有利于盈利能力的恢复,也更可能推动财政削减。
共和党更倾向于削减赤字,而民主党通常更倾向于增加社会支出。但必须考虑到社会影响——削减财政赤字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社会稳定。
我们当前正处于国内的“内战”状态,同时又处于国际博弈之中,这些都是次级影响因素。因此,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要确保赤字目标是3%,而不是依赖不确定的经济增长。
- 原标题:瑞·达利欧最新采访,谈及DeepSeek、黄金、AI、美国债务危机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他话音刚落,俄大使火速“打脸”:不改就免谈!
2025-02-08 13:14 -
美媒挑拨,特朗普尴尬回应
2025-02-08 12:30 美国政治 -
以零容忍态度加强打击!中泰联合声明
2025-02-08 12:18 中国外交 -
加总理参选人又来:不会被中国吓到
2025-02-08 11:54 -
特朗普还没发力,欧盟就要跪了?
2025-02-08 11:24 观察者头条 -
几个菜?英国被曝要求苹果“开后门”监视全球用户
2025-02-08 11:16 -
巴拿马拟退出“一带一路”,中方:向巴方提出严正交涉
2025-02-08 11:16 -
闭门谈话意外流出,“吞并我们,特朗普是认真的”
2025-02-08 10: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将出席人工智能行动峰会
2025-02-08 10:53 中国外交 -
特朗普玩悬念:等着吧,影响每个人
2025-02-08 10: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早就和特朗普谈好了,美国落后中国了…”
2025-02-08 10:03 -
石破茂极尽讨好,特朗普却说...
2025-02-08 09:58 日本 -
特朗普拿美国国际开发署“开刀”,英外相竟扯中国
2025-02-08 09:33 不列颠 -
美阿拉斯加失联飞机,10人全遇难
2025-02-08 08:21 航空航天 -
特朗普报复来了:拜登,你被解雇了
2025-02-08 08:15 美国政治 -
特朗普又改了,暂停对来自中国的小包裹征税
2025-02-08 08: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企在赞比亚遭抢劫袭击,一名中国公民遇害
2025-02-08 07:43 中国外交 -
美政府效率部:发现12人在150岁时领取社会保障金
2025-02-08 07:41 美国政治 -
俄总理:2024年俄罗斯经济增长4.1%
2025-02-08 07:13 俄罗斯之声 -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