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达利欧:AI竞争是一场“国家级战争”,中国和美国都输不起
近日,瑞·达利欧(Ray Dalio)在“All-In”播客的访谈中分享了他对全球经济形势的深刻见解。这场访谈的背景正值他的新书《国家如何破产》即将出版。
这本书分享了达利欧对美国债务市场的深刻忧虑,并回答了当前市场和经济领域最关键的问题:债务增长是否存在极限?像美国这样的重要储备货币国家真的可能破产吗?是否存在一种“大债务周期”,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何时应当担忧债务问题,以及该如何应对?
与他对谈的是大卫·弗里德伯格(David Friedberg),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投资人,并以其对科技、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深刻理解而闻名。本文为对话内容节选。
【翻译整理|聪明投资者(ID: Capital-nature )】
许多人并不真正理解债务的运作机制
弗里德伯格:为什么写这本书,以及选择在此时出版?你如何看待当前局势的紧迫性?
达利欧:在过去50年的全球宏观投资生涯中,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现在,我75岁了,希望能够把帮助过我的经验传承下去。我长期参与全球债券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运行,但我发现,许多人并不真正理解债务的运作机制。人们常常问:“多少债务才算过多?”“债务的临界点在哪里?”“国家如何处理债务?”
这些都是有其内在逻辑和机械运作方式的,而这正是我希望向大家解释的内容。
《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月
弗里德伯格:在书的开篇部分,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自1700年以来,全球750个货币-债务市场中,只有约20%仍然存在。而所有存续至今的市场,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书中所描述的机械化贬值过程。这点值得注意,因为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的情况与众不同,这次不会重蹈覆辙。
然而,你强调了一个历史规律:每当人们自认为处于安全的位置时,周期往往会再次上演。你在书中提到了“大债务周期”,并指出这种周期通常持续约80年。相比之下,短期债务周期更加容易被人们察觉,其平均持续时间大约为6年,上下浮动3年。按照你的计算,自1945年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12.5个短期债务周期,这意味着美国的大债务周期已经持续了大约80年。
那么,我们先从短期债务周期谈起吧。你在书中提到,短期债务周期构成了长期债务周期,能不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短期债务周期的特点?
达利欧:我想先强调一点——这些周期是机械性的,可以通过数据观察,也可以进行计算验证。如果你阅读这本书,就会发现它的逻辑是符合常识的,而且所有计算都是可追溯的。
我把信贷体系比作人体的循环系统。在我看来,信用就像是血液,为整个经济体系输送养分,而金融系统则像是动脉。信用催生债务,而关键问题是——债务是否能够带来足够的收入,以偿还这笔债务?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健康的过程,就像是我们保持健康饮食一样。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债务会不断累积,就像是动脉中形成的斑块,逐渐阻塞整个系统。这一点是可以衡量的,就像医生可以测量动脉健康一样。
随着信用扩张,债务偿还成本上升,最终会挤压消费能力。你可以看到,美国政府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利息支出越来越高,债务偿还成本吞噬了财政预算。
然后,我们就会看到经济体系的“心脏病发作”。经济危机就像心脏病,通常是由供需失衡引发的。当债务水平过高时,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债务供应,而这些债务需要有人去购买。问题在于,当市场信心下降时,不仅需要发行新债,还可能会有大量现有债务被抛售。
一旦市场上债务供应量远超需求,问题就来了。对于政府来说,这一问题的本质和个人或企业负债过高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是,政府可以印钞票。当债务偿还的负担上升,或者债务市场供需失衡时,如果政府(尤其是央行)不印钞购买债务,那么债务的价格就必须上升,从而抑制借贷。而借贷受限,意味着信用缩减,市场上原本应流动的资金减少,经济就会走弱,导致不良的经济状况。
政府可以让这种情况发生,或者它可以选择印钞购买债务,即货币化债务。而一旦印钞购买债务,就会引发通胀,使债务贬值。
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利于持有这些债务。如果不印钞,利息负担变重,违约风险上升;如果印钞购买,货币贬值,债务持有人拿到的钱缩水。
这就是整个机制的运行方式。这是一种可衡量、可观察的经济规律,适用于所有国家。就像看医生一样,我们可以测量这些数据,分析它们,并预测接下来的走势。
弗里德伯格:当你提到“货币化债务”,意思就是央行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去购买政府债务,对吧?
达利欧:没错。他们基本上是在“创造”货币,然后用它来买债。
弗里德伯格:在美国,涉及到的主要玩家是我们的美联储和联邦政府:政府发行债务(借钱);美联储“印钞”购买这些债务(提供资金)。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反复发生,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
达利欧: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新冠疫情期间。
疫情爆发后,政府向个人和企业发放了大量资金,导致财政赤字急剧扩大。那么,这些钱从哪儿来?政府只能借钱,而美联储就是主要的借款人——它通过购买债务,把资金注入市场。
疫情时期,我们经历了两波大规模财政刺激:
第一波,政府直接向个人和企业提供现金援助,以弥补疫情带来的收入损失。这笔钱主要靠发债融资,然后由美联储购买。
第二波,拜登政府上台后,推出了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类似于全民基本收入政策,直接给人们发钱,期望通过增加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些钱最终流入银行,人们存入账户,然后用于消费。货币供应量猛增,通胀飙升。
与此同时,银行也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但随着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银行因此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一系列金融问题。这就是债务货币化的运行机制。
美联储目标利率上限,2020年7月至今 MacoMicro
最终决定财富的,是你的实际购买力
弗里德伯格:我们先整体回顾一下你在书中提到的大债务周期。
在经济扩张和收缩的过程中,债务会推动生产力增长。但当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它反而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最终,政府只能货币化债务,导致货币贬值,一切资产随之被重新定价。
表面上看,指数在上涨,纳斯达克在涨,道琼斯指数在涨——但真正的问题是:你的购买力真的上升了吗?你的实际财富是否真正增加了?就像我们用贝壳作为货币交易,最初市场上只有100个贝壳,可以买5件商品。
但如果市场上突然有了500个贝壳,那么商品价格也会上涨,因为每个人的“货币”都变多了。这其实就是货币供应增加带来的后果——通胀侵蚀了所有人的购买力。
达利欧:说得很好,大卫。你不能仅仅通过印钞让自己变得更富有。最终决定财富的,是你的实际购买力——也就是你的钱到底能买多少东西。
货币的两大核心功能:一是交换,二是储蓄。储蓄至关重要。如果货币不能有效地存储财富,人们就不会愿意持有现金,也不会愿意购买债券。如果债券不再具备吸引力,整个长期信用市场就会崩溃。债券市场的运行,必须要有买方和卖方,市场需要平衡。
但如果政府不断印钱,大量购买债务,就会破坏这种市场机制,最终导致极端的负实际利率。当政府成为债市的最大买家,并人为压低利率时,市场就会疯狂加杠杆,最终导致债务失控。
这正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杠杆率过高,风险加剧。
- 原标题:瑞·达利欧最新采访,谈及DeepSeek、黄金、AI、美国债务危机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他话音刚落,俄大使火速“打脸”:不改就免谈!
2025-02-08 13:14 -
美媒挑拨,特朗普尴尬回应
2025-02-08 12:30 美国政治 -
以零容忍态度加强打击!中泰联合声明
2025-02-08 12:18 中国外交 -
加总理参选人又来:不会被中国吓到
2025-02-08 11:54 -
特朗普还没发力,欧盟就要跪了?
2025-02-08 11:24 观察者头条 -
几个菜?英国被曝要求苹果“开后门”监视全球用户
2025-02-08 11:16 -
巴拿马拟退出“一带一路”,中方:向巴方提出严正交涉
2025-02-08 11:16 -
闭门谈话意外流出,“吞并我们,特朗普是认真的”
2025-02-08 10: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将出席人工智能行动峰会
2025-02-08 10:53 中国外交 -
特朗普玩悬念:等着吧,影响每个人
2025-02-08 10: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早就和特朗普谈好了,美国落后中国了…”
2025-02-08 10:03 -
石破茂极尽讨好,特朗普却说...
2025-02-08 09:58 日本 -
特朗普拿美国国际开发署“开刀”,英外相竟扯中国
2025-02-08 09:33 不列颠 -
美阿拉斯加失联飞机,10人全遇难
2025-02-08 08:21 航空航天 -
特朗普报复来了:拜登,你被解雇了
2025-02-08 08:15 美国政治 -
特朗普又改了,暂停对来自中国的小包裹征税
2025-02-08 08: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企在赞比亚遭抢劫袭击,一名中国公民遇害
2025-02-08 07:43 中国外交 -
美政府效率部:发现12人在150岁时领取社会保障金
2025-02-08 07:41 美国政治 -
俄总理:2024年俄罗斯经济增长4.1%
2025-02-08 07:13 俄罗斯之声 -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创长卷正展开新篇章,他们功不可没! 评论 37“闭嘴、说谢谢”,马斯克和鲁比奥联手欺凌美关键盟友 评论 142罗马尼亚将重选总统,首轮第一的“极右”候选人被禁 评论 170“网红总理”离场,资深经济专家上台 评论 90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 评论 0最新闻 Hot
-
“国际刑警组织对杜特尔特发红色通缉令”
-
特朗普被泼冷水:美国造船能力不及中国1/200
-
“五眼联盟”要变“四眼”?
-
“难道要去白宫排队给恶霸拍马屁?这只会更受欺凌”
-
欧洲多国惊觉:被美国掌握一个“致命开关”
-
对欧洲“感到愤怒”,“特朗普想把驻德美军全撤走”
-
万斯:亲乌抗议者当街骚扰,吓到3岁女儿
-
纽约发生多起山火,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
-
特朗普威胁“不谈就打”,伊朗最高领袖表态
-
“乌克兰半瞎了,欧洲急了”
-
尹锡悦获释第二天,首尔10万民众集会游行
-
美媒哀叹:所谓的“西方”,已荡然无存
-
“1500亿欧元贷款计划,法德又吵起来了”
-
“看看中国高铁再看美铁,尬死了”
-
特朗普怒砍哥大4亿美元:打击“反犹”不给力啊
-
“特朗普想重新划定美加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