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达利欧:中美存在各自“宁死也不愿放弃的不可调和的差异”
经济学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经典左派的观点是支持政府拥有生产资料、支持穷人、支持财富再分配等,中国人称之为社会主义;经典右派的观点是支持私人拥有生产资料、支持系统中的获胜者、支持极为有限的财富再分配等。
这两种观点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存在,而且所有社会里都存在从一种观点到另一种观点的变化,特别是在中国,所以说中国人在文化上是左派或者右派都是不对的。美国人的偏好在其短得多的历史中也存在类似的波动。我怀疑,如果美国历史更长,我们就会看到更大的波动,就像我们在历史更长的欧洲所看到的情况一样。
由于这些原因,这些“左”与“右”的倾向似乎在更大程度上是围绕革命性趋势的大周期波动,而不是不断演化的核心价值观。事实上,我们看到这些波动在两个国家发生,所以可以说,像资本主义这样的右派政策可能在中国比在美国更受欢迎,反之亦然。无论如何,当涉及经济体系时,似乎并没有太多植根于深层文化偏好的明显区别。
与经济体系相反,中国人自上而下/等级制而非自下而上/非等级制的倾向似乎深深植根于他们的文化和政治体系中,而美国人强烈倾向于自下而上/非等级制。哪一种做法最有效并将最终胜出,我将把这个问题留给其他人讨论,希望是不带偏见的讨论,但我将指出,大多数博学的历史观察者得出的结论是,不能说任何一个体系总是好的或者总是不好的。
怎么做效果最好取决于环境和运用这些系统的人将如何彼此对待。没有一个系统能够持续良好运行,事实上,所有系统都将崩溃。持续良好运行的前提是系统中的人超越个体意愿尊重系统,系统有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时代而不崩溃。
当我们想象美国人和中国人将如何处理他们共同的挑战——在这个人类共享的星球上最好地发展时,我试着想象他们强烈的文化倾向,最重要的是他们宁死也不愿放弃的不可调和的差异将把他们引向何方。
例如,大多数美国人和西方人愿意为拥有和表达观点(包括政治观点)的权利战斗牺牲。相比之下,中国人更看重对权威的尊重,这反映在以下两方面:个人及其所属组织的相对权力、让集体组织对集体中个人的行为所负的责任。
这样一次文化冲突发生在2019年10月,当时的休斯敦火箭队总经理(达里尔·莫雷)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图片,表达对香港暴徒的支持。他迅速撤下了这条推文,并解释说,他的观点不代表休斯敦火箭队的观点,也不代表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观点。接着,莫雷受到了中美双方的批评:美国媒体、政治家和民众批评他不挺身捍卫言论自由;中方则停播比赛,将相关产品下架。
莫雷事后回应(资料图/外媒)
这次文化冲突发生的原因是,美国人非常重视言论自由,他们认为不能因个人的行为而惩罚个人所属的组织,而中国人却认为这种有害的攻击必须得到惩罚,个人所属的组织应当对个人的行为负责。
对人和人如何相处,中国和美国存在根深蒂固的观念差异,所以以后还会发生比这严重得多的事,造成更严重的冲突。其中一些文化差异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双方满意的结果,但一些最重要的差异将很难通过谈判消除。
我认为需要认识和接受的要点是,中国人和美国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会为自己做出不同的选择,而非对方所希望的。
例如,美国人和中国人可能彼此不喜欢对方处理人权问题的方式。那么对此应当怎么办?是美国人与中国人互斗,将各自的意愿强加给对方,还是他们同意不干涉彼此的行为?在我看来,强迫其他国家的人去做他们坚信不好的事,是非常困难的、不合适的、几乎不可能的。美国对中国施压的能力和中国对美国施压的能力,将取决于两国的相对实力。
虽然我只是探讨了中美战争问题,分享了我所知道的东西,这只是我需要了解的东西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我想提醒读者,这些战争比一对一的冲突复杂得多。这些战争就像多维象棋,因为其涉及许多方面,牵涉许多国家。
例如,当我考虑中美关系时,我必须超越双边关系的层面,考虑在许多重要层面上的多边关系,例如与亚洲、欧洲和中东所有重要国家和私营部门的关系,以及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重要关系,等等。
换言之,为了思考中美关系,我必须思考沙特阿拉伯与美国的关系以及沙特阿拉伯与中国的关系,为此我又必须思考在所有重要的方面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关系、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关系、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的关系,以及许多其他关系,再加上其他类似的关系。
没有一台好的计算机和大量数据的帮助,就不可能跟踪更不可能理解事态的发展状况。这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而且坦率地说,当我和世界领导人交谈时,我发现他们对这盘多维棋局中其他人的真实想法知之甚少,这让我震惊。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美国新增感染40009例、死亡133例
2022-07-24 07:48 美国一梦 -
最高级别警告!WHO: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2-07-23 22:36 医学 -
“欧洲国家政府正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塌”
2022-07-23 22:26 欧洲乱局 -
德国总理家垃圾桶“泄密”,对领导人配偶们的备注亮了
2022-07-23 22:05 -
特鲁索娃大师班被瑞典“制裁”,中企:欢迎“三娃”来华巡演
2022-07-23 21:19 俄罗斯之声 -
“中美用户看的东西,咋差别这么大?”
2022-07-23 21:14 中美关系 -
听到民众骂拜登,美第一夫人这回应把人看呆
2022-07-23 19:37 -
外媒惊了:德国中产都沦落至此了…
2022-07-23 19:34 -
俄乌签署重要协议,美国挑拨:中国要有大国的样子
2022-07-23 19:29 观察者头条 -
为了撺掇佩洛西窜访台湾,美媒拼了
2022-07-23 18:58 中美关系 -
加州和得州杠上了:你严管堕胎,我加强控枪
2022-07-23 16:05 美国一梦 -
听到小朋友说这话,特拉斯表情凝固了
2022-07-23 15:48 -
立陶宛解除对俄罗斯飞地的铁路运输禁令
2022-07-23 15:27 -
美国男子同时患猴痘和新冠,专家:难以置信的倒霉
2022-07-23 15:23 -
玩得正嗨,人被吸到地下去了…
2022-07-23 15:01 -
普京推荐国产“伊万茶”:比可乐好多了,可乐都是化学物质
2022-07-23 14:15 俄罗斯之声 -
美前防长才叫嚣放弃“一中”,沙利文:政策不变
2022-07-23 13:42 台湾 -
“我40岁,不是70岁”,泽连斯基内涵普京反被嘲
2022-07-23 11:48 -
联合国、土耳其见证下,俄乌签署恢复黑海粮道协议
2022-07-23 10:15 乌克兰之殇 -
称“拜登死亡帮助民主党赢得中期选举”?《纽约时报》火速辟谣…
2022-07-23 10:11
相关推荐 -
“940页法案,共和党人从头到尾给我念” 评论 20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评论 173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评论 69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评论 154“中方提速:欧洲稳了,但在美国的还得等等”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
“CIA认定MI6内部有俄间谍,英国追查20年却一无所获”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中方回应
-
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
德国对DeepSeek下手
-
千余官兵驰援!超4万人紧急撤离榕江
-
巴基斯坦发生自杀式袭击,16名士兵死亡
-
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
“美国目的昭然若揭:拿矿,跟中国对着干”
-
怕美国不来,又怕特朗普乱来,欧洲犯怵:“单挑”中国,我吗?
-
新军校,今天正式成立
-
“2022年,伊朗几乎成功刺杀蓬佩奥”
-
伊朗举行国葬
-
香港特首顾问团换届:李泽钜未续任,“杭州六小龙”两名创始人加入
-
担心经济被当“武器”?中小国家应当追溯问题源头
-
普京:在“北约不东扩”承诺上被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