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达利欧:以往大周期的财富和权力转移
最后更新: 2022-03-29 08:25:47顶部阶段
在顶部阶段,国家维持着使其崛起的成功,但在成功的回报中也埋下了衰落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偿债负担不断加重,从而打破了使其崛起的自身强化机制。
·这时,国家既富有又强大,劳动者获取更多的收入。但是,劳动力成本相对提升,竞争力下降,因为其他国家的劳动者愿意接受更低的工资。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自然会复制领先大国的方法和技术,这进一步降低了领先大国的竞争力。例如,英国造船商雇用荷兰设计师,设计了更好的船舶,并由更廉价的英国工人制造,这使英国人更具竞争力,导致了英国的崛起和荷兰的衰落。
·此外,随着领先大国的人民变得更富有,他们往往不会像以前那样努力工作,而更享受悠闲生活,追求生活中更精美但经济效益较低的东西,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们会变得颓废。在走向顶部阶段的过程中,从那些通过个人奋斗获得财势的人,到那些继承财富和权力的人,每代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新一代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太多风风雨雨,习惯于奢侈的生活,这使他们在挑战面前更加脆弱。
·此外,随着人们习惯富裕生活,他们会更趋于推断好时光会持续下去,于是通过借款来享受优越的生活,从而导致了金融泡沫。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金融收益的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财富差距是自我强化的,富人利用更多的资源来扩大自己的权势;并且还会影响政治体系,使其为己谋利,并给予子女更多的特权,比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从而造成了富人与贫困者在价值观、政治和发展机会上的差距。因此,那些不太富裕的人觉得这个体制不公平,由此产生怨恨情绪。
·只要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仍在提高,这些分歧和怨恨就不会酿成冲突。
在顶部阶段,主要大国的财政状况开始发生变化。拥有储备货币给予它们一种“过分的特权”[3]。例如,美国因此可以增加借款,从而陷入更深的债务之中。这样做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主要大国的购买力,但长期来看,削弱了国家的实力。
·不可避免的是,国家开始过度借款,不断地从外国债权人那里举借大量债务。
·虽然这在短期内提高了消费力,但从长期来看,它削弱了国家的财政健康和货币价值。换句话说,当进行大量借款和支出时,国家看起来非常强大,但其财政实力实际上已经削弱。为了维持超出自身能力的实力,国家不断借款,用来支撑国内的过度消费,为国际军事冲突提供资金,这是维持国家地位所必需的措施。
·此外,维持和捍卫国家的成本比收益还高,因此维持一个国家变得无利可图。例如,大英帝国变得庞大、官僚,失去了竞争优势,同时其竞争对手(尤其是德国)不断崛起,从而掀起了日益昂贵的军备竞赛和世界大战。
·富裕国家从储蓄更多的贫困国家借款,从而陷入债务之中,这是财富和权力转移的最早迹象之一。这个过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40倍,美国开始从中国借款。因为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中国人希望存储美元。
·一旦国家开始找不到新的贷款人,那些持有国家货币的人就会设法出售和退出这种货币,而不是购买、存储、放贷和兑换它。这时,国家的实力开始衰落。
下跌阶段
下跌阶段通常缘于国内经济疲弱和内部斗争,或缘于成本高昂的外部斗争,或两者兼具。在通常情况下,国家的衰落是逐步发生的,然后骤然终止。
在内部……
·一旦债务变得极其庞大,经济出现衰退,国家无法再借到偿还债务所需的资金,就会陷入严重困境,被迫在债务发生违约和增印大量货币之间做出选择。
·这时,国家几乎总是选择增印大量货币,起初是渐进地进行,最终是大规模发行。这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胀加剧。
·一般来说,在政府陷入融资困境的同时,国家还面临一系列挑战:财政和经济状况不佳,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巨大,贫富之间以及不同民族、宗教教徒和种族之间的内部冲突严重激化。
·这会导致政治极端主义,使左翼或右翼民粹主义势力抬头。左派试图重新分配财富,而右派则设法让富人保住财富。这是一个“反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通常把各种问题归咎于资本主义、资本家和精英。
·在这些时期,富人通常被加征税收,当富人担心自己的财富和福祉被剥夺时,他们会转向自己认为更安全的地方、资产和货币。这些资金外流会使国家的税务收入减少,导致典型的、自我强化的空心化趋势。
·一旦财富外流变得严重,国家就会禁止这种行为。那些想要逃离的人开始感到恐慌。
·这些动荡不安的局势导致生产率下降,使经济总体规模缩小,招致更多的冲突,人们为如何分配日益缩减的资源而争斗。于是,左翼和右翼民粹主义领导人出现,他们承诺会控制局面并恢复秩序。在这一时期,制度面临最大的挑战。因为它无法控制无政府状态。最有可能发生的是,强有力的民粹主义领导人控制乱局和恢复秩序。
·随着国内冲突升级,某种革命或内战将会爆发,推动财富再分配和巨大变革。这可以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维持现有的内部秩序,但更多的是通过暴力手段改变了秩序。例如,财富再分配的罗斯福新政是相对和平的变革,而改变德国、日本、西班牙、苏联和中国国内秩序的革命(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并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则明显更具暴力性。
这些内战和革命创造了我所称的新的内部秩序。
现在需要注意的一个要点是,内部秩序的改变可能不会导致世界秩序的改变,只有当造成内部混乱和不稳定的力量与外部挑战交织在一起时,整个世界秩序才会改变。
在外部……
·当一个崛起的大国有能力挑战现有大国和现有的世界秩序时,发生重大国际冲突的风险就会上升。特别是在现有大国发生内部冲突的时期,因为崛起的国际对手通常会设法利用这种国内弱势。如果崛起大国已经具备与现有大国相当的军事实力,局势就会更加危险。
·抵抗外国对手的自卫耗资巨大,但这一支出是必要的,尽管主要国家的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处于支付能力最弱的时期。
·由于没有和平裁决国际争端的可行机制,这些冲突往往是通过测试彼此实力来解决的。
·随着更大挑战的来临,主要国家需要在战斗与退让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战斗和战败是最糟糕的,但退让也是糟糕的,因为退让会让对手继续进攻,也让国家在考虑站边的其他国家面前表现得懦弱。
·恶劣经济状况会加剧财富和权力斗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某种战争。
·战争的代价极其高昂,与此同时,它推动必要的结构性变革,重新调整世界秩序,使之适应财富和权力的新现实。
·对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来说,一旦持有其储备货币和债务的债权人对其失去信心,开始抛售这些货币和债务,这就标志着大周期的结束。
当所有这些因素(负债、内战/国内革命、国外战争、对货币失去信心)交织在一起时,世界秩序的改变通常就近在咫尺。
- 原标题:如何判断中美是兴是衰?我列出了这些指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乌高官呼吁格鲁吉亚“开辟对俄第二战场”,格议员:绝了
2022-03-28 17:51 乌克兰之殇 -
孟晚舟:华为去年营收6368亿,研发投入1427亿创新高
2022-03-28 16:49 观网财经-科创 -
国产大算力车规芯片开始量产,中国企业呼吁车企多给机会
2022-03-28 16:31 观网财经-汽车 -
工信部原部长:国内车企缺芯只会叫唤
2022-03-28 15:16 观网财经-汽车 -
外媒:特斯拉上海工厂今起停产4天
2022-03-28 10:35 观网财经-汽车 -
大公司早报 | 华为回应俄企测试鸿蒙系统 格力回应未足额缴纳公积金
2022-03-28 09:07 大公司 -
不卖EUV给中国大陆,“是政府们的选择”
2022-03-28 08:14 观网财经-科创 -
证监会: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
2022-03-27 15:04 -
今年年初至今,豆油价格涨幅达20.32%
2022-03-27 10:32 观网财经-消费 -
2022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5.0%
2022-03-27 10:20 观网财经-宏观 -
上游木浆价格持续处于高位,纸企涨价300-500元/吨
2022-03-27 10:01 -
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
2022-03-26 16:01 观网财经-汽车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谢康民被“双开”
2022-03-26 14:12 廉政风暴 -
稳经济要扩大有效投资,而不是各级政府一味上大项目
2022-03-26 08:21 中国经济 -
新业务烧钱不止连累年亏235亿,王兴:美团追寻长期价值
2022-03-25 22: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鞋王百丽欲重新回港上市,高瓴张磊的得意之作如何?
2022-03-25 21:32 观网财经-消费 -
业绩公布后大跌7%,蔚来又让人失望了?
2022-03-25 20:15 观网财经-汽车 -
上交所发布存托凭证新规!个人投资者需符合这些条件
2022-03-25 20:13 观网财经-金融 -
割韭菜新高度:员工集资给老板买房,老板直接卷款跑路?
2022-03-25 18:27 观网财经-消费 -
国产体育品牌年报:安踏目标超越耐克,李宁特步361度营收大涨
2022-03-25 18:23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28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37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46“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