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达利欧:以往大周期的财富和权力转移
最后更新: 2022-03-29 08:25:47【文/ 瑞·达利欧】
纵观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各类群体(如部落、王国和国家)通过自己创造、掠夺他人或从地下挖掘的方式获得财富和权力。
当一个群体获得的财富和权力超过任何其他群体时,这个群体便成为世界主导势力,进而决定世界秩序。当其失去这种权力时(以往的每个帝国都是如此),世界秩序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发生巨变。
下图显示过去500年里11个主要国家的相对财富和权力。
上图显示的每一项财富和权力指标[1]都是由8个不同的决定因素组成的。我会稍后进行解释。虽然这些指标并不完美(因为所有长期性指标都不完美),但可以很好地反映整体格局。如图所示,几乎所有这些国家都经历了由兴盛转向衰落的时期。
我们仔细研究后会发现,较粗的四条线代表四个最重要的国家:荷兰、英国、美国和中国。
三个国家持有了最近的三种储备货币——当前是美元,之前是英镑,再之前是荷兰盾。将中国纳入最主要国家的原因是,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家,它在大约1850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很强大。
以下简述上图反映的情况:
·中国曾经在几百年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和其他领域一直领先于欧洲),不过从19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开始急剧衰落;
·荷兰作为一个相对很小的国家,在17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帝国;
·英国的发展轨迹与荷兰类似,在19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达到鼎盛;
·最后,美国崛起,在过去150年里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不过其主导地位在二战期间和战后尤为显著;
·当前,随着中国再次崛起,美国的主导地位相对下降。
下图的内容与上图相同,但时间追溯至公元600年。
我重点关注上图(仅涵盖了过去500年),而不是下图(涵盖了过去1400年),因为上图突出显示了我重点研究的国家,也更为简单(不过鉴于涉及11个国家、12场大规模战争和超过500年的时间跨度,我们很难称之为简单)。
下页的时间跨度更长,为了显而易见,我去掉了上图中凸显战争时期的阴影部分。如下图所示,在1500年以前,中国几乎一直是最强大的国家,不过中东哈里发、法国、蒙古、西班牙和奥斯曼帝国也很强大。
需要明确的是,尽管这项研究中的主要国家都是最富裕和最强大的国家,但它们不一定是最优越的国家。原因有二。
其一,虽然财富和权力是大多数人想要获得的,也最容易引发人们之间的争斗,但一些国家和人民并不认为财富和权力是最重要的,也不会为此而与他人争斗。一些国家和人民认为享受和平与生活更重要,不会为了获取大量财富和权力而奋力争斗。
本项研究不包括这些国家,尽管其中一些国家比那些争夺财富和权力的国家享受更多的和平(顺便说一下,我认为把享受和平与生活置于获取财富和权力之上有很多优势。有趣的是,一个国家的财富和权力与国民的幸福几乎没有关联,这是另一个研究课题)。
其二,这项研究并不包含我称之为“小而精的国家”(如瑞士和新加坡),这些国家拥有大量财富,生活水平很高,但是因其规模较小,不足以被归入世界主要国家的行列。
财富和权力的8个决定因素
以上图片中每个国家的财富和权力的单一指标大致等同于18个实力指标的平均值。我们稍后将会探究包括所有决定因素的整体图片,但先来看下图显示的8个主要因素:(1)教育,(2)竞争力,(3)创新和技术,(4)经济产出,(5)世界贸易份额,(6)军事实力,(7)金融中心实力,(8)储备货币地位。
下图显示在我研究的所有国家中每项实力指标的平均水平,主要权重集中在最近的三个储备货币国家(即美国、英国和荷兰)。[2]
上图中的曲线清楚地显示出国家兴衰的原因和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提高教育实力可以推进创新和技术,进而扩大世界贸易份额和军事实力,增加经济产出,建设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在一定时期之后,构建起作为储备货币的货币体系。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其中大部分决定因素保持强劲,之后依据类似的次序跌落。世界储备货币就像世界通用语言一样,往往在国家开始衰落后仍然存在,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这种货币,货币存在的时间通常长于国家实力持续的时间。
我将这种具有周期性和相关性的上行或下行变化称为大周期。
接下来,通过考察这些决定因素和其他一些影响机制,我将更详细地解释大周期。但在此之前,值得强调的是,所有这些实力指标的涨跌都与该国的兴衰吻合。这是因为这些优势和劣势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教育、竞争力、经济产出、世界贸易份额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会促使该国在其他方面变得强大或者疲弱,这是合乎逻辑的。
- 原标题:如何判断中美是兴是衰?我列出了这些指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乌高官呼吁格鲁吉亚“开辟对俄第二战场”,格议员:绝了
2022-03-28 17:51 乌克兰之殇 -
孟晚舟:华为去年营收6368亿,研发投入1427亿创新高
2022-03-28 16:49 观网财经-科创 -
国产大算力车规芯片开始量产,中国企业呼吁车企多给机会
2022-03-28 16:31 观网财经-汽车 -
工信部原部长:国内车企缺芯只会叫唤
2022-03-28 15:16 观网财经-汽车 -
外媒:特斯拉上海工厂今起停产4天
2022-03-28 10:35 观网财经-汽车 -
大公司早报 | 华为回应俄企测试鸿蒙系统 格力回应未足额缴纳公积金
2022-03-28 09:07 大公司 -
不卖EUV给中国大陆,“是政府们的选择”
2022-03-28 08:14 观网财经-科创 -
证监会: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
2022-03-27 15:04 -
今年年初至今,豆油价格涨幅达20.32%
2022-03-27 10:32 观网财经-消费 -
2022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5.0%
2022-03-27 10:20 观网财经-宏观 -
上游木浆价格持续处于高位,纸企涨价300-500元/吨
2022-03-27 10:01 -
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
2022-03-26 16:01 观网财经-汽车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谢康民被“双开”
2022-03-26 14:12 廉政风暴 -
稳经济要扩大有效投资,而不是各级政府一味上大项目
2022-03-26 08:21 中国经济 -
新业务烧钱不止连累年亏235亿,王兴:美团追寻长期价值
2022-03-25 22: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鞋王百丽欲重新回港上市,高瓴张磊的得意之作如何?
2022-03-25 21:32 观网财经-消费 -
业绩公布后大跌7%,蔚来又让人失望了?
2022-03-25 20:15 观网财经-汽车 -
上交所发布存托凭证新规!个人投资者需符合这些条件
2022-03-25 20:13 观网财经-金融 -
割韭菜新高度:员工集资给老板买房,老板直接卷款跑路?
2022-03-25 18:27 观网财经-消费 -
国产体育品牌年报:安踏目标超越耐克,李宁特步361度营收大涨
2022-03-25 18:23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64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256“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评论 76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评论 102最新闻 Hot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应让各国明白,没中国,特朗普不会宽限90天”
-
15箱中国货海上漂,“死忠粉”傻眼:我哪知道特朗普是纯疯啊
-
“死磕”海底挖矿:美国落后,中国就高兴了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
“我想当教皇”
-
巴基斯坦警告:可靠情报显示,印度将在36小时内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