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求和平到北京
从巴勒斯坦各派内部和解北京对话,到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访华,中国在推动全球和平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求和平 到北京”已经成为共识。中国也正以负责任的大国态度,为寻求世界和平发挥更大的作用。
-
求和平,到中国去
《北京宣言》的签署是巴勒斯坦派系和解进程中的重要文件,也是巴勒斯坦各个主要派系首次在阿拉伯国家之外的地方达成和解,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显示政治意义。
-
坚持和平共处、避免三战爆发,中国负有特殊责任
追求和平共处与维护国家利益之间并不矛盾。和平共处是一个针对国际社会、世界各国的规范与呼吁,但是每个国家一定会捍卫本国利益。如果一味地退让、妥协,就会不断遭到欺负,和平共处原则本身的意涵也被破坏了。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何历久弥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身带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西方国家不可能提出类似的原则,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与其他国家讲平等、讲和平的真诚意愿;而其他大多数国家即使有同样的意愿,却也缺乏和中国类似的这种基于“天下观”的思想文化传统。
-
作为一个乌克兰人,连我都不看好这次“和平峰会”
任何没有俄罗斯参加的俄乌谈判机制都注定不会有结果,西方既没有实力、也没有诚意在“和平峰会”上代替俄罗斯单方面改变乌克兰问题的现状。
-
“求和平,哪怕远在中国”
亚欧大陆西端,已初步形成一条北自巴伦支海,经黑海、地中海、红海,直到阿拉伯海的“地缘政治震荡线”;亚欧大陆东部,也形成北起白令海,经日本海、东海、南海,直到马六甲海峡的“不稳定弧”。“一线一弧”叠加其他大陆板块的阴燃点、摩擦点将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和“一带一路”造成不利影响。
-
和平崛起40年后中国突然决定威胁西方?这太荒谬了
西方最大的疏忽在于,他们认为与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会按照十年前的模式继续下去。
-
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国家
“大国的崛起是有一个规律的,都是要通过战争的,美国是符合这个规律的,而中国则打破了这个规律,中国40年没有任何战争但实现了现代化。”
-
访俄就是“站队”?西方这种逻辑毫无道理
中俄关系与乌克兰危机没有关联。有没有乌克兰危机,中俄领导人都会保持正常交往和互访。西方不少领导人都在乌克兰危机期间访问过俄罗斯,认为中国领导人访问俄罗斯就是“站队”的逻辑,毫无道理。
-
中国努力促成“中东和平”,对以色列意味着什么?
作为美国的坚定盟友,你们(以色列)为什么没有告诉他们,不要废除伊朗核协议?如果你认为现在的局势比伊朗核协议废止之前更危险,那就意味着以色列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显然,局势变得更加危险了。
-
如果认为美国这样做是维护亚洲和平,那真该去看眼科了
华盛顿也许可以强化在亚洲的权势,但保质期是短暂的。这些行为不会带来稳定,而是将逐渐导致地区的分裂,最终引发战争。由此,美国的亚洲政策走到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十字路口。
-
《北京宣言》问世,西方为何急于倒打一耙?
西方一不检讨自己长年阻碍巴勒斯坦和解的算计,二不正视自己持续资助以色列占领屠杀的现实,既讽刺刚落地的《北京宣言》,又嘲笑不以援助经济箝制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也不因哈马斯而拒绝对话的中国,这种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甚至在微小希望浮现后倒打一耙的姿态,才是导致以巴冲突难止的最大障碍。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非常规”首访后,“乌克兰会听到更多元化的声音”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汪淼】应中方邀请,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于7月23日抵达广州,开启为期四天的访华之行。这是[全文]
-
王毅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会谈
-
“最重要共识:巴勒斯坦14个派别大和解大团结”
-
“《北京宣言》为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宝贵希望”
-
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关于结束分裂的《北京宣言》
-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将应邀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