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皮拉:美国增兵波斯湾,“油轮战争”会再度上演吗?
【导读】 8月3日,美媒援引多名美方官员称,美国准备在途经波斯湾水域的商船上部署武装人员和海军陆战队,旨在防止伊朗军队袭击这些民用商业船只。
这一轮美伊“互扣油轮”行动,始于今年4月,美国以涉嫌违反制裁、运输伊朗石油为由,没收了“苏伊士·拉詹”号(Suez Rajan)油轮。此后数月,美方多次指控伊方扣押、骚扰商业船只,遭到伊朗否认。五角大楼在7月下旬宣称,将向中东增派F-35战斗机、F-16战斗机和一艘军舰,欲威慑伊朗并监视波斯湾水域。
美国宣称将向波斯湾水域的他国商船部署武装人员,是否会进一步激化中东地区本已缓和的局势?美国、伊朗“互扣”油轮事件会产生哪些影响?观察者网翻译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网站的一篇文章,为读者提供参考。
【文/保罗·皮拉尔,翻译/陈佳芮 校对/郭涵】
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华盛顿首次向私人船只派出武装护卫。拜登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美国上一次向大洋上航行的商船部署荷枪实弹的军事人员,还是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组织了一支部署在商船上的武装护卫队。但这项任务并不受欢迎,因为水兵们所在的货轮依然被敌人视作军事目标,而货轮几乎不具备还击敌舰的进攻能力。尽管有美国海军的武装护卫,数百艘商船仍然被击沉,约两千名护卫队成员丧生。
从那以后,美国执行过的最接近武装护卫的任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的“油轮战争”期间,派海军护送科威特油轮。这一次,美国倒没有在商船上部署士兵,但为了法律上说得过去,这些油轮重新更换了旗帜,以配合美国军舰的护航。
整个行动只能算部分成功。虽然它确实可能阻止了一些来自水面舰艇的袭击,但伊朗仍然通过部署水雷造成了破坏。美方以羞辱性的方式调整了护航船队的阵型,美军军舰并没有冲在最前面提供保护;相反,它们乖乖地跟在油轮后面,因为军舰比那些大船更容易被水雷击沉。
1987年,美国海军在波斯湾为油轮提供护航,最前列为“佩里”级护卫舰霍伊斯号(FFG-53) 图自:美国国防部
这些案例均发生于战争时期,当时存在更大范围的冲突,双方已经短兵相接。可如今,美国政府的匿名官员透露,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向通过赫尔木兹海峡的商船派驻美军士兵。该海峡将波斯湾与阿拉伯海、各大洋连接起来。这样的安排,程度甚至超过了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做法。
报道称,在商船上部署美军士兵目前仅仅是一个提议。但与此同时,美国已实际提升在波斯湾地区及周边的军事存在。最近,美军正向波斯湾增派海军舰艇、海军陆战队士兵和战斗机。
这些部署与多届美国(两党)政府所宣称的意图背道而驰,即减少而不是增加美国在中东的军事介入,并将注意力和资源转移到其他地方,特别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美国在中东持续且不断升级的军事介入,不但违背了政策方针,也会暴露美国的弱点。这些新部署的军力可能像美国在伊拉克与利比亚驻扎的部队一样,成为敌对势力攻击的目标。他们的存在增加了美国被卷入更严重武装冲突的风险。
这些部署意味着美国涉足一个遍布着相互竞争势力的地区,并不是“保护好人、抵御坏人”那么简单。尽管美国政府常年盯着伊朗不放,但是伊朗的地区竞争对手与美国的价值观和利益同样相去甚远。这些国家包括那些美国政府希望保护的大部分商业航线的始发地或目的地,比如沙特阿拉伯。该国传统上一直是伊朗的主要对手,但在美国看来,它和伊朗同样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存在“严重的人权侵犯”。不管是在个人还是更大的层面,沙特国家的行为与主导意识形态已经给美国人造成了致命后果。
美方考虑向商船部署士兵的公开理由,以及美国向中东地区增兵的背景,是伊朗拦截、扣押或以其它方式骚扰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油轮。如果美国采取不同的政策,这种情况本可以避免。伊朗人并非骨子里充满恶意,逼着他们做出这种事。像许多伊朗政策和行为一样,这种做法是回应式的。
正是美国,而非伊朗,启动了新一轮猎捕别国油轮并收缴其石油的行动。美国的行为反映了试图阻止伊朗出口石油的单边政策,但该政策并无国际法依据。毫不意外地,伊朗将美国扣押并出售本国石油的做法视作“海盗行为”。美国政府四月份在海上扣押了一艘满载伊朗石油的油轮,并将其拖回休斯敦,但至今仍未找到买家,因为托运人和潜在买家都担心会遭到报复。
美国4月底扣押了悬挂马绍尔群岛国旗的“苏伊士·拉詹”号油轮,该船目前仍停靠在休斯敦 图自:社交媒体
这一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令人回想起20世纪80年代的油轮战争。当时是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挑起了两伊战争,而美国的政策倾向于支持他。伊拉克军队向伊朗油轮与其他商业石油设施发动攻击。对此,伊朗通过袭击伊拉克盟友科威特的油轮进行报复。
最近伊朗拦截船只的时机使伊朗行动的报复性质显而易见。作为对美国在四月份扣押油轮的回应,仅仅几天后,伊朗就在阿曼湾控制了雪佛龙公司租用的一艘从科威特运油的油轮。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今天,金正恩与普京互致贺电
2023-08-15 08:28 朝鲜现状 -
俄罗斯南部一加油站发生爆炸,已致12死56伤
2023-08-15 08:09 俄罗斯之声 -
厄瓜多尔又一政治人物遭枪杀
2023-08-15 08:08 -
“金砖峰会将讨论建立共同货币,但不寻求去美元化”
2023-08-15 08:04 金砖国家 -
俄乌双方表示击落对方多架无人机
2023-08-15 06:41 乌克兰之殇 -
“美对华政策‘遍地地雷’,美企被国会‘点名羞辱’”
2023-08-14 23:11 中美关系 -
“英国、新加坡等被甩在后面了”
2023-08-14 20:09 -
巴基斯坦看守总理就职,“是军方人选”
2023-08-14 20:05 巴铁 -
俄罗斯总统普京计划10月访华?外交部回应
2023-08-14 19:43 中俄关系 -
安瓦尔·哈克·卡卡尔被任命为巴基斯坦看守政府总理,中方回应
2023-08-14 19:43 巴铁 -
“或面临死刑”!尼日尔政变军人称将起诉巴祖姆“叛国”
2023-08-14 18:56 非洲之窗 -
极右翼领导人初选领先,阿根廷将“向右转”?
2023-08-14 17:25 拉美左翼 -
“欧洲光伏已经输给了中国,风电可能也会如此”
2023-08-14 16:03 能源战略 -
危地马拉总统候选人或将承认一中原则,中方回应
2023-08-14 15:58 中国外交 -
中方车队在巴基斯坦遇袭,外交部回应
2023-08-14 15:51 巴铁 -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将访华
2023-08-14 15:47 中国外交 -
这项调查发现,印度“表现”第一
2023-08-14 14:24 印度惊奇 -
李尚福将赴俄出席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访问白俄罗斯
2023-08-14 14:15 中国外交 -
“5000万美元以上非洲基建合同,31%由中企获得”
2023-08-14 12:33 非洲之窗 -
独立日前夕,印度又拿中国风筝线说事
2023-08-14 12:16 龙象之间
相关推荐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2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85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89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