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皮拉尔:沙特不再买账,美国忘了这句国际关系名言
最后更新: 2022-10-13 10:14:14【文/保罗·皮拉尔,译/观察者网 郭涵】
石油输出国联盟“欧佩克+”(OPEC+)近期减产的决定,不仅暴露了拜登总统七月出访沙特阿拉伯之行犯下的错误,也揭示了英国前首相帕默斯顿那句名言的智慧与现实指导意义——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算计)。从这句格言可以推导出,针对任何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应该是预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该国的行为将遵循自身利益,而不是任何有关友谊或怨恨的情绪表达。
多届美国政府在中东政策上的顽疾之一,就是倾向于用非常不帕默斯顿的视角来看待该地区。基于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的粗暴两分法,宛如摩尼教那般死板,偏离了应灵活追求美国自身利益的政策。“欧佩克+”刚开完会,美国就有了要改变对沙特政策的声音。这种迹象正说明,美国外交思维一头栽向了“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敌人”的非黑即白模式。
2001年9月20日,小布什在美国国会演讲时,向全世界喊话“要么支持我们,要么支持恐怖分子” 图自:美国白宫
沙特这个国家,尽管有主导杀害一名持美国绿卡的记者(卡舒吉)这样的公然劣迹,出兵空袭也门更是导致那个国家陷入人道主义灾难的最直接因素,沙特国内也存在“严重的人权侵害问题”。但是,沙特基本上被美国划进了“朋友圈”。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的一厢情愿——认为美沙之间的“友谊”是永恒的——从1945年,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苏伊士运河的美国军舰上,会见沙特首任国王穆罕默德·伊本·沙特之后,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沙特与以色列的合作——哪怕利雅得尚未追随阿联酋和巴林伙伴的做法,与以色列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也让美国那些惯常一提到支持以色列就来劲的政治势力,进一步认定沙特是美国的“好哥们”。
围绕沙特政府与其他“欧佩克+”成员国减产的决定,沙特能源大臣做出了非常能理解,经济上理性的解释,即这是出于本国的金融利益。他提醒全球衰退的风险在增加,而沙特面对原油需求大跌的前景,不想坐以待毙。按照当前的产量,需求下降会导致油价迅速跳水,这是沙特希望极力避免的。
沙特能源大臣现场回怼路透社记者,对其长期依赖“不正经信源”表示愤怒
沙特永远追求的利益,就是实现卖油收入最大化。多年来,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这个利益诉求如何转化为实际的外交政策,历经过不少起伏。曾几何时,当年的沙特人口远比今日要少,财政盈余还十分充裕,在欧佩克组织中属于定价鸽派。由于该国天文数字般的原油储备,沙特曾希望维持原油市场需求的长期稳健,避免油价大幅上涨,迫使消费国转而物色其它的替代能源。沙特过去在油价问题上表现出的克制,不仅仅是对西方的示好举动。
如今,随着沙特人口增长,国内需求扩大,以及收紧金融监管,它的定价策略已逐渐靠拢传统上的鹰派国家,比如伊朗。沙特想追求更多卖油收入,而且现在就需要。沙特也可能看到了,全球对环保、气候变化问题的担心,石油消费大国正努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未来他们对油价的依赖将进一步降低。
最有效的国际条约,并不是基于友谊、大家一起来唱《欢聚一堂》、碰拳打招呼,或者任何与友情、一团和气相关的事情。成功取决于条约各方对自我利益的认知——他们能意识到,遵守条约就会持续得利。不管是人际关系中朋友和朋友之间打交道,还是互相视作对手的国家间达成协议,这个准则都适用。
拜登今年7月访问沙特,同沙特王储“碰拳” 图自 IC Photo
比如伊核问题上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该条约限制了伊朗——与沙特一湾之隔的竞争对手——的核项目。虽然是多边协议,但美国与伊朗是最关键的谈判方,基本上互相视对方为敌国。这份条约能够实现,显然不是靠友谊,乃至信任——考虑到强制性国际监督在协议中的重要分量,恰恰是基于两国彼此的不信任。条约基于的是,双方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伊朗的利益在于给经济制裁部分松绑;美国和西方的利益,是封杀能让伊朗获得核武器的一切可能渠道,并且不做任何实质让步,除了那些只产生负面效果的制裁:限制美国公司的经营,令普通伊朗民众更加困顿。这些制裁被认为是可以解除的。
JCPOA能自行运转,如果条约各方未能遵守责任,预设好的终止条款将会启动。如果伊朗违反协议,原先取消的制裁会重新补上。如果美国违反协议——正如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正式退出伊核协议那样——则伊朗也不需要再遵守协议对核能力的相关限制。
特朗普政府愚蠢的“退约”行为,并转而对伊朗采取“极限施压”,已经证明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这反过来给前文帕默斯顿格言的推论,提供了必要扩展。有的时候,一个政府所追求的利益,更多反映的是该国领导人自身在乎的利益诉求,而非整个国家的利益,这就涉及到国内政治与维系政权等话题了。当前沙特领导人,本·萨勒曼短期内在乎的是巩固权力,加上他雄心勃勃的国内建设项目,可能是沙特眼下成为油价鹰派的背后因素;而维持石油市场长期稳定,是沙特一直以来坚持的国家利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本萨勒曼也很清楚,在美国,实际执政者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不总是一致。这让他有动机去插手美国内政。本萨勒曼显然跟他的伙伴,唐纳德·特朗普更谈得来。他与特朗普的家人维持良好关系,也乐见特朗普2024年大选重返华盛顿。中东石油减产很可能会影响到美国加油站里的零售价,并进一步危及拜登与民主党的政治命运,这是沙特领导人的另一重考虑。
【本文原刊于10月7日“国家利益”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沙特石油与脆弱的友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耿爽联大8分钟发言,阐明中方对乌克兰危机4点主张
2022-10-13 09:39 乌克兰之殇 -
乌克兰回应俄方调查结果:无稽之谈
2022-10-13 09:20 乌克兰之殇 -
俯瞰此景,欧洲航天员念了一句中国古文
2022-10-13 09:06 航空航天 -
英方诬称中国利用科技发展胁迫他国,我使馆驳斥
2022-10-13 08:34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感染59868例、死亡655例
2022-10-13 08:02 美国一梦 -
美联储会议纪要:11月和12月或分别加息75和50个基点
2022-10-13 07:56 观网财经-海外 -
朝鲜试射两枚远程战略巡航导弹,金正恩现场指导
2022-10-13 07:20 朝鲜现状 -
日本测试“海马斯”火箭炮,俄强烈抗议
2022-10-13 07:17 -
泽连斯基宣布制裁前总统
2022-10-13 07:01 乌克兰之殇 -
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否认
2022-10-13 07:01 乌克兰之殇 -
法国、荷兰将向乌提供新一批武器装备
2022-10-13 07:00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对华关税在经济、政治和法律上都失败了”
2022-10-12 23:10 -
白俄通过法案,允许限制公民离境
2022-10-12 22:12 -
“他们想要的话,可以直接打开管道阀门”
2022-10-12 22:10 俄罗斯之声 -
会晤结束后,普京给阿联酋总统披上自己的外套
2022-10-12 22:00 -
俄导弹狂炸乌克兰,激烈报复目的何在?
2022-10-12 21:53 观察者头条 -
“法国逐渐意识到,美国正趁机巩固在欧经济霸权”
2022-10-12 20:37 欧洲乱局 -
普京:俄罗斯仍准备履约供应能源,球在欧盟一方
2022-10-12 20:20 俄罗斯之声 -
IMF:俄罗斯经济形势没有预期严重
2022-10-12 19:06 -
中国女乒赢太快,日本电视台只能提前播动画结果…
2022-10-12 18:53
相关推荐 -
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49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82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09“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