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玛吉、里普曼:俄罗斯会与西方永久决裂吗?
从1991年到至少是2010年代初期,俄罗斯经历了快速的西化过程。自90年代俄罗斯帝国崩溃以来,西方政治体制第一次成为俄罗斯选举领导人的一般模式——激烈的选举,组建政党与议会政治——即便克里姆林宫此后花了大量精力管控这些政治结构。
俄罗斯经济与欧洲市场建立了深度联系,并在烹饪、时尚到娱乐等流行文化的各个方面欢迎西方影响力进入。互联网也让更多俄罗斯人方便地了解西方社会,包括那些没有能力去欧洲或美国旅行的俄罗斯民众。俄罗斯的西方化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体现的最为生动——后者于1924年被更名为列宁格勒,但在1991年恢复了原本的欧式名称。在后苏联时代,这两座城市都发展成欧洲的大都会区。
1995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克里姆林宫参加晚宴
普京的转向
在彼得大帝口中的“欧洲之窗”——圣彼得堡这座城市土生土长的普京,曾在2000年表示,他无法想象自己的国家“与欧洲隔绝”。虽然2014年以后的俄罗斯对西方外交政策越来越咄咄逼人,这种转变对俄罗斯社会的总体影响有限,当时整个社会基本上对西方持开放的心态。即便到了2021年,学术交流与商业往来依然络绎不绝。来自欧洲的游客前往俄罗斯,俄罗斯的游客前往欧洲,持续地交换商品与思想。
在俄军进攻乌克兰之初,普京可能没有想过会与西方突然决裂。相反,他真正的战略意图可能是为俄罗斯争取更多独立性,或者如他本人所言,从美国和欧洲获得更大的“主权”。他显然相信这场战役会是短暂且成功的,并预计就算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因为战争受损,也不会到不可挽回的程度。过去,西方从未激进地与俄罗斯断绝关系——不管是2008年的俄格冲突,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与顿巴斯地区的冲突,还是2016年的所谓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事件。但普京在2022年承担的风险比以往大得多。即便俄罗斯在乌克兰迅速取胜,也会给西方带来此前一系列事件从未造成的严重影响。
然而,当战争爆发时,普京已经在寻求建构一个政治上越来越反西方、可以脱离西方独自生存且与西方处于冲突状态的俄罗斯。这一计划至少能追溯至2011年冬季到2012年总统大选期间。当时,普京在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中重返总统宝座。面对新的挑战,他通过指控这些抗议者(大部分是西方化的城市阶级)不爱国、提高国内政治管控、进一步推动文化保守主义与更极端的外交政策来巩固国内权力。俄罗斯国内对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表现出真挚的欢欣鼓舞,这进一步巩固了普京对国家的愿景,并使亲西方的知识分子与其它政治声音更加边缘化。
当西方谴责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并对莫斯科实施制裁时,普京可以将自己展示为一名“先知”。他在多年前就表达过的理论,“西方试图削弱俄罗斯”,如今被赋予了新的叙事能量:西方试图制造一个脆弱与屈服的俄罗斯,俄罗斯人将不得不自力更生。如果这意味着俄罗斯与西方的决裂,其程度可谓相当温和。
2015年后,俄罗斯与西方的绝大部分关系已经恢复正常,尤其是与欧洲的能源纽带。随着乌克兰东部的冲突陷入僵局,似乎并不会发生迫在眉睫的危机。由法国、德国、俄罗斯与乌克兰外交官员参与,旨在通过谈判解决顿巴斯地区冲突的“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继续推进。即便当时在叙利亚的激烈竞争也没有显著恶化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
俄法德乌四国领导人参加“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
接下来是毫无章法的特朗普政府时期,许多变化正在水面下悄然发生。俄罗斯在美国的声誉越来越糟糕,美国政治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歇斯底里反俄情绪。与此同时,乌克兰不断深化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北约联盟体系在特朗普任内持续扩张,令普京感到沮丧。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变的越来越集权。回过头来看,很明显——即便当时不那么明显——普京对西方的耐心正在消失。
当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很快陷入困顿,西方国家领导人正急于同俄罗斯切割之际,普京并不需要在国内政策上临时抱佛脚。战争期间,他完全可以整合与强化现有的做法,包括加强管控力度,摧毁“独立媒体”——任何对政府的公开批评将面临逮捕或威胁遭到逮捕的惩罚。他将长期培养的文化保守主义用于军事动员,并将反西方情绪作为国内政策的支点,认为西方正陷入危险的颓废状态,而西方国家的政府则无情且激进地试图剥夺俄罗斯的权势。根据这一叙事,西方一心想要通过一场代理人战争——或者如克里姆林宫的说法,发展生化武器——来摧毁俄罗斯民族。
战争爆发近16个月后,俄罗斯的普通民众对西方国家怀有强烈的、很可能也是持久的愤怒与怨恨。在苏联最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当局基本上无法让苏联民众相信西方是不折不扣的敌人。上世纪80年代,苏联与西方之间的屏障正在减弱。然而,自2022年2月以来,俄罗斯从科技、教育、文化到体育等各领域的机构,都失去了与西方同行合作的机会。双方都在切断联系,克里姆林宫希望阻隔来自西方的影响,而西方国家则建立了一套制裁机制,导致任何与当前俄罗斯的交流变得不再可行。即便没有受到制裁影响的西方企业与机构,也选择离开俄罗斯。在今天的俄罗斯,反对西方力量已经无法受到任何制衡。
俄罗斯与西方的脱钩不仅仅是对制裁的匆忙回应,也不能说是彻底转向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莫斯科就已经在发展——而非减少——与西方以外世界的关系。虽然不再能与欧洲或美国贸易、获取用于本国现代化发展的技术,但俄罗斯仍然可以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增进贸易往来,包括中国、印度甚至土耳其——一个北约成员国。
在继续战争与维持国民经济方面,有相当多的非西方道路可供俄罗斯选择。普京似乎将这种转向视作俄罗斯长期实力与独立自主的根基。根据克里姆林宫2023年通过的俄罗斯外交政策概念文件,一旦完成了转向,俄罗斯将成为“一个独特的国家-文明……履行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独特使命,旨在……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体系”。普京也许真挚地相信西方正陷入长期衰退,而一个“独特的”俄罗斯将把自己从这样的西方中解放出来。
这项将俄罗斯从西方“连根拔起”计划的薄弱环节既非经济,也不是军事因素。就算面临当前规模的制裁,克里姆林宫依然有办法维持战争。俄罗斯融入非西方经济体系的程度越深,俄军继续战斗的能力就越强。
俄罗斯的弱点在文化层面。过去300年来,俄罗斯对西方文化的模仿与浸淫是其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以及所谓的全球南方不可能取代欧洲作为俄罗斯文化样板的地位。一个背弃了西方的现代俄罗斯就是一个自我拒绝的俄罗斯。就算普京被视为俄罗斯的救世主,一个可以为俄罗斯赢下他口中“民族自决与伸张自我权利之战”的政治领袖,但激进的反西方主义事实上正在创造一个与历史完全不同的俄罗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俄国防部否认袭击瓦格纳营地,莫斯科已加强安全措施
2023-06-24 08:08 俄罗斯之声 -
李强会见法国参议长拉尔歇
2023-06-24 07:15 中法关系 -
拜登公开炫耀,日本罕见“打脸”
2023-06-23 23:18 日本 -
“别天真了,印度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盟友”
2023-06-23 21:59 美国一梦 -
李强:旗帜鲜明反对各种“脱钩断链”
2023-06-23 21:30 中国外交 -
俄安全局:试图走私1公斤铯-137出境,5人被捕
2023-06-23 17:01 俄罗斯之声 -
中国驻印尼大使陆慷试乘雅万高铁
2023-06-23 15:46 一带一路 -
印尼一口气取消对159个国家及地区的免签入境政策
2023-06-23 15:30 -
谢锋:民主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要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3-06-23 14:36 中国外交 -
越南公安部:这是恐袭,嫌犯中有人是美国某组织成员
2023-06-23 14:13 -
“想要去风险,那就离美国远点,靠中国近点”
2023-06-23 13:57 观察者头条 -
克里米亚又一大桥遭乌军空袭,是连接扎波罗热前线重要节点
2023-06-23 13:17 乌克兰之殇 -
拜登会见莫迪,谈及美印关系硬扯中国
2023-06-23 11:26 龙象之间 -
雅万高铁实现新突破:时速首次达到350公里
2023-06-23 09:48 一带一路 -
亚投行行长反驳加方:严肃的政府不应作出毫无依据的决定
2023-06-23 09:14 亚投行 -
5人全部遇难,失联当天美军就已听到疑似“内爆”
2023-06-23 09:04 观察者头条 -
李强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2023-06-23 08:31 中国外交 -
“十年签证”因疫情影响近3年无法使用,能否补偿?中使馆回应
2023-06-23 08:19 中美关系 -
李强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2023-06-23 07:30 巴铁 -
李强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2023-06-23 07:20 中法关系
相关推荐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253“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13“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91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