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玛吉、里普曼:俄罗斯会与西方永久决裂吗?
西方的反击
2022年之前,欧洲和美国并没有预料到俄罗斯会与西方决裂。早在2014年因为乌克兰问题第一次出现分歧时,西方广泛使用“匝道”(off-ramp)一词作为与莫斯科降低紧张关系的比喻,意味着双方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共识。(西方认为)俄罗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需要被重新引导,或者由俄罗斯来重新引导自己。美国总统拜登在上任的头几个月里试图修复美俄关系,为德国的北溪2号油气管线运营开绿灯,并在2021年6月与普京在日内瓦会面。此后,俄罗斯与美国建立了维持战略稳定的工作组。拜登与普京建立一定程度的工作关系似乎成为可能。
然而战争爆发后,西方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除了将俄罗斯在乌克兰“战略失败”当做目标,西方领导人与决策者还接受了没有明说的最终目标:将俄罗斯从欧洲“消灭”掉,或者尽一切可能削弱俄罗斯在欧洲的存在。他们施加的制裁与出行限制令俄罗斯企业更难在欧洲做生意。西方同时加大了遏制俄罗斯在摩尔多瓦与巴尔干半岛影响力的努力。在奥地利以外的欧洲国家,认为欧洲应该在一场战争中保持中立的想法不再能被接受。瑞士都向乌克兰提供了军事援助。担心俄罗斯的战争冲动,芬兰与瑞典申请加入北约。而北约作为整个欧洲(包括乌克兰在内)安全保护伞的观念,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从芭蕾舞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赏析课,欧洲正在掀起一场“去俄化”运动
战争爆发时,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选择向克里姆林宫之外的俄罗斯民众发出呼吁。此后他一直主张,欧洲必须在经济与文化上尽可能地摆脱俄罗斯:乌克兰被欧洲接纳与俄罗斯被欧洲驱逐已经成为同一枚地缘政治硬币的两面。战争的余波也改变了俄罗斯文化在欧洲与美国的效价——不管基于什么理由,这种程度甚至超过了冷战时期的情况。
苏联1979年入侵阿富汗后,虽然美国拒绝向1980年举行的莫斯科奥运会派遣运动员,但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与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等苏联作家依然被当时的美国社会视作“良心的声音”且受到欢迎。很难想象任何当代俄罗斯作家或文化界人士如今能在美国得到类似的礼遇。在有些地方,连亚历山大·普希金、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俄罗斯古典文学成就的核心代表都被蒙上了怀疑的阴云。一些文化机构不再将这些知名人物视作俄罗斯对西方文化做出贡献的榜样,而是当做一份俄罗斯永恒帝国主义的文化标本,或者是为普京主义披上光鲜外衣的作家,其影响是令这些俄罗斯作家不再是“欧洲人”或者“西方人”,而是愈发成为“外国人”。
从冲突到鸿沟
俄罗斯与西方的决裂已经镀上一层永久性的光环。为了让普京治下的俄罗斯重新考虑与西方的关系,西方国家将不得不撤销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同意维持一个中立或者分裂的乌克兰,而俄罗斯至少对该国一半的土地享有支配权。
这是极不可能发生的。为了让西方重新考虑同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将不得不结束战争,接受对俄罗斯人的战争罪行审判,将俄罗斯领导人移交给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并向乌克兰支付战争赔款。这也是极不可能发生的。无论战争持续多久,或者将以何种形式结束,它几乎肯定会给21世纪的国际关系留下一个至关重要的新现实。俄罗斯将脱离西方,而西方也将告别俄罗斯,他们之间横亘着一道充满敌意的深渊。
(原文于6月19日发布在《外交事务》网站,原标题为“Will Russia’s Break With the West Be Permanent?”)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俄国防部否认袭击瓦格纳营地,莫斯科已加强安全措施
2023-06-24 08:08 俄罗斯之声 -
李强会见法国参议长拉尔歇
2023-06-24 07:15 中法关系 -
拜登公开炫耀,日本罕见“打脸”
2023-06-23 23:18 日本 -
“别天真了,印度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盟友”
2023-06-23 21:59 美国一梦 -
李强:旗帜鲜明反对各种“脱钩断链”
2023-06-23 21:30 中国外交 -
俄安全局:试图走私1公斤铯-137出境,5人被捕
2023-06-23 17:01 俄罗斯之声 -
中国驻印尼大使陆慷试乘雅万高铁
2023-06-23 15:46 一带一路 -
印尼一口气取消对159个国家及地区的免签入境政策
2023-06-23 15:30 -
谢锋:民主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要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3-06-23 14:36 中国外交 -
越南公安部:这是恐袭,嫌犯中有人是美国某组织成员
2023-06-23 14:13 -
“想要去风险,那就离美国远点,靠中国近点”
2023-06-23 13:57 观察者头条 -
克里米亚又一大桥遭乌军空袭,是连接扎波罗热前线重要节点
2023-06-23 13:17 乌克兰之殇 -
拜登会见莫迪,谈及美印关系硬扯中国
2023-06-23 11:26 龙象之间 -
雅万高铁实现新突破:时速首次达到350公里
2023-06-23 09:48 一带一路 -
亚投行行长反驳加方:严肃的政府不应作出毫无依据的决定
2023-06-23 09:14 亚投行 -
5人全部遇难,失联当天美军就已听到疑似“内爆”
2023-06-23 09:04 观察者头条 -
李强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2023-06-23 08:31 中国外交 -
“十年签证”因疫情影响近3年无法使用,能否补偿?中使馆回应
2023-06-23 08:19 中美关系 -
李强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2023-06-23 07:30 巴铁 -
李强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2023-06-23 07:20 中法关系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