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德文:我们的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太久了吗?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36:57观察者网:这次方案里提到“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同时,针对相关领域或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项调研”,这种硬性规定会不会给基层带来新的负担?
吕德文:我也看了这个文件,倒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因为基层本来就是做实际工作的,几乎每天都在调研。至于中高层,每个领导都有自己分管的领域,他也要了解自己分管领域里的突出问题,或者对一些重要的政策,有一些科学的分析和研判。所以这个调查研究,其实是和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特别紧密的,而不是突然安排一个毫无关系的项目给他去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会给基层增加负担。
当然也有可能在执行过程中,有些领导会觉得是个负担,或者给有些地方增加负担。比如有些调研规定的特别死板,变成上面交代的活动了,那肯定就又变成形式主义了。在执行过程当中,也不应该有很多的条条框框,而是根据自己的分管领域或者自己关注的问题,包括自己的工作习惯、个人特长来进行调研,比如有人对数据很敏感,有人就喜欢做访谈,都可以灵活处理。
在最后的调查成果展现形式上,也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很规范的调研报告,也可以是一些感悟式随笔,应该趁这个机会让党内的文风学风生动活泼起来,在党内形成实事求是的风气,聚焦在具体的问题上,把工作做踏实,就可以摆脱刚才我们讨论的很多形式的束缚,也不再依赖技术、考核、督查。
我们现在基层大量的形式主义都是因为过细的规定,还有过于死板的过程管理所导致的。如果一个领导对自己分管的领域非常熟悉,也知道下面会执行成什么情况,还有必要要求下面事事汇报吗?还有必要进行非常详细的过程控制吗?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对这件工作心里没底,担心最后下面拿不出成果牵连到自己。这都和缺乏对基层的了解有关系,和缺乏信任有关系,和党内缺乏实事求是的风气也有关系。
观察者网:除了形式主义,群众还比较头疼的是“运动式调研”,我们的读者@-梦里客-就在您的文章下面留言说:“顶层发起调查之风,得顶层身体力行才有用,顶层要亲自对从基层往上至顶层整个链路做真实具体的调研,如果还是下文件开大会填报表的方式,那只能说又整了一出头脑发热式的运动,除了加重基层的无谓劳动和压力,没有实际意义。”包括之前我们的专栏作者左玮也写过基层文章,也是认为“问题出在基层,但根源不在基层”。要真正落实调查研究之风,避免运动式调研,解决基层面临的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做哪些改变?
吕德文:我们国家是一个大一统的单一制国家,是一个自上而下、一竿子插到底的体系。它的好处在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哪怕是最难办的事,比如说贫困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体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来集中攻坚,这是我们的优势。
但这个体系还有个缺陷,就是船大难掉头,一旦资源投入后,很难撤回。还是以贫困问题为例。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实际上这和脱贫攻坚工作是两码事,因为脱贫攻坚的对象很清楚、目标也很明确,而乡村振兴是一个更宏大、更复杂、更包罗万象的工程。这也导致我们现在基层不知道该怎么入手。
我刚刚调研回来,发现脱贫攻坚时期留下的那些制度遗产正还在延续,比方说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不仅没有撤走,反而加强了,本质上是想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把乡村振兴工作衔接做好。但实际上,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下去又没什么事干,县乡就只能不断派发工作清单和工作提示让他们有活干。但他们一旦干活,村支两委又没事干。那么多干部扎在村里无所事事、无事找事,群众看着都着急,造成了极大的行政资源浪费。
这个时候,就应该从集中再走向分散,让各个地方去探索它的乡村振兴应该怎么做,结合地方实际来开展三农工作。那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些制度,可以稍微往回撤一点,比如把第一书记工作队撤回来,把绝大部分第一书记也撤回来,只给那些村级组织面临瘫痪的地方保留第一书记,其他的都可以村干部自己做了。
所以我们今天已经到了新的一个治理周期,应该是巩固完善、回归常态的这么一个过程,充分发挥基层的自主性和群众力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情。而国家和政府应该去解决那些更复杂、更重要的问题,比如养老问题、生活革命问题,至于微观的具体问题,比如人居环境治理之类的,应该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力量,让他们自己解决。
其实虽然我们是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系统,但由集中走向分散也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关键是对治理周期要有一个判断。当一个社会治理体系有点僵化了,比如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说明这个治理体系到了该调整的时候,重新回到均衡状态。
观察者网:如果让您给领导干部建议,会建议他们调研些什么?您认为现在基层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吕德文:中国很大,每个地方情况不太一样。从抽象的角度来讲,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重新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文风,避免体系空转、内耗,影响治理效率和效果。这在全国上上下下,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南部还是北方,都是一样的。
但要具体到各地来讲,每个地方不一样,城市和乡村也不一样。我主要做乡村治理研究,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问题,最核心要解决的是乡村振兴应该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我们目前已经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振兴促进法》,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了,但基层对于怎么去执行还不是很清楚。大家普遍的想象是乡村应该建得比城市还好,从我做农村研究的体会来讲,这不切实际也没有必要,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口还是要实现城镇化,而且以我们现在的国力,也支撑不起这样的想象。
所以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一点,我认为现在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就是保底线,把三农压舱石压得更紧一些,把农村建设成适合农民返乡居住的战略蓄水池。今天中国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未富先老,还有很大一批的农民现在进入养老阶段,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还高,他们养老的阶段恰恰是我们乡村振兴的阶段,所以处理好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要服务好这一部分留守农村的老年人,主要的目标就不是说产业要多振兴,乡村建的多像花园,而是要建立一系列和老年人退养农村相关的配套制度。比如说农业基础设施,要有一些适老化的改造,要适合老年人去从事农业生产。再比如说公共服务,得提高他们的医疗保障,互助养老、居家养老这些服务设施也得跟上。甚至包括乡风民俗建设,怎么样在农村里形成一套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这也很重要,因为现在农村的主流思想就是抛弃老年人,这种风气非常不好。
我们现在时间非常紧,很多工作基本上还没开始做,只是有一些试点。我们现在乡村振兴的重点都在搞人居环境治理、产业发展,其实这些都偏离了刚才我讲的农村未来的实际情况。不是说这些不重要,也不是说只关注老人不关心年轻人,而是相比这些,农村老人得到的关注太少了。
我们现在是把很多问题都屏蔽了,而且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应对。我们要找到这些社会问题背后的共同原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在这样一个系统性的全盘考虑之下,才能够找到准确的切入点解决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2024-05-08 18:33 观察者头条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
一次挂号管三天,江苏省率先施行
2024-05-07 11:02 医疗改革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