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铭:了解中国市场的分割程度,就能理解这两份中央文件的意涵
最后更新: 2022-06-09 18:44:40讲完这个问题,我想回过头来解释集聚和平衡的关系。去年我和李鹏飞发表了一篇文章,比较了中国、美国、日本三个在人口和经济上比较大的国家。我们首先比较国家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GDP规模差距,差距越大,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越集中在少数地区;其次,我们比较人口规模差距,差距越大,表示这个国家的人口越集中在少数地区。
这三个国家中,美国的GDP高度集中,人口也高度集中,美国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人均GDP的差距非常小,这就是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结果。促进这个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发达国家没有户籍制度,劳动力自由流动,流动过程是经济向少数地区集中,同时因为人口流动起来了,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距便缩小了。如果人均GDP差距很大,人口进一步流动,流动到差距变小,没有流动的动力了,这就达到了前面讲的空间均衡状态。
日本与美国相比,GDP在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人口差距也是很大,虽然这两个集中程度都比美国低。但是如果单独看日本,日本的经济和人口也是同步集中的,其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人均GDP的差距很小,甚至低于美国。日本城市和城市间的人口差距是慢慢往上跑的,主要是向东京集中,但日本的人均GDP差距在地区之间是慢慢缩小的,这就是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有了发达国家的参照,我们看到中国GDP的集中程度不高,相当于日本的水平。真正出问题的就是计划经济留下来的户籍制度,我们的人口集中程度是跟不上GDP的集中程度的,所以中国的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距高于美国和日本。但是大家仔细观察,其实中国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人口差距是在慢慢拉大的,当然这是非常平缓的。
在人口集中的过程中,中国人均GDP在地区之间的差距是缩小的,所以当前中国出现的情况恰恰就是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的集聚中走向平衡的状态,因此我们不要担心统一大市场会导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仅全国范围有这个情况,在一些省份内部,例如广东、四川、湖北,还有一些人口比较多的欠发达地区例如河南、安徽,都是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趋势。尽管东北人口大量流出,但是如果我们把东三省当成一个地区看,东北内部城市之间的人均GDP差距也是在缩小的。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 图自中新网
那么欠发达地区要怎么发展?这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二个主题,就是县城。我们只能在条件欠佳地方找比较优势。一方面,人口有跨省转移,可以向沿海地区转移,也可以向区域性的大城市转移。
有一些地理条件不是很差的地方,例如安徽,安徽是长三角地区相对欠发达的地方,但是安徽也是中部省份里面条件最好的地方,因为是长江经过的地方。安徽省内沿长江地带的城市是人口正增长,这些城市借着长江黄金水道,可以发展水运加海运的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加工业。对广大的远离大城市和远离沿江条件的中西部地区,不具备有大规模发展制造业的条件,可能就是人口流出。这就需要发展拥有当地独特自然条件的行业,比如说文化和旅游产业,注重提高附加值,发展自然资源产业,但是这些产业能够创造就业和GDP的空间很小,所以人口流出对这些行业来讲是有助于提高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量。
我举一个例子,安徽北部城市亳州,这里生产古井贡酒,像这样的地方,人口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产业规模。我们做一个简单粗暴的假设,假设这里的特色产业就是酒,那么就要考虑这个地方的GDP总量取决于国际国内市场白酒的销售数量和古井贡酒的市场份额。当地从酒文化开始,又可以延伸出来一个博览园就是古井贡酒文化博览园,来发展旅游,旅游业的产值就是取决于多少人去旅游。这两个产业的GDP规模大概就决定了与其适应的人口规模了。
中国中西部远离大港口,除了刚刚说的本地特色产业以外,如果是面向外需,要考虑发展的是一些国际贸易运输成本不依赖海运和水运的产业,比如说芯片,体积小,附加值高。手机和软件等等同理。中西部大城市还可以发展直播业、动漫产业、数字产业等等,这些产业不需要海运就可以发展。还有就是农业和旅游业,这样的产业对人口的容量不是很大,可以人口适当流出,有利于相关行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这里有一个疑问,中国人地矛盾那么严重,可以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吗?事实上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同时,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但这并没有危害中国的粮食安全。最近20年以来,中国农产品的产量逐年递增,城市化率也提高20%,这就是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的过程。
有人说中国的地形有很多山地,不能搞规模化。这要看如何理解规模化,规模化是不是等于机械化?机械化是不是等于收割机、拖拉机?如果“等于”的话,我承认地形对规模化、机械化是障碍。
我在贵州山区做调研的时候,看到一些地方做了成片的鲜花园,有一些是装饰的鲜花,还有种植菊花用来做精油、药材的。这是不是地形没有限制规模化?我到全国各个地方调研,有些地方是国家级贫困县,有的地方就是山区,我看到成规模的在做农业,像种鲜花,在大棚里面种蘑菇,山上种西瓜,还有中药材园,更不要说树林、竹林。像这类产业和地形的关系并不大。哪怕车开进去不方便的地方,也可以看到成规模化的养殖场。所以说地形不是规模化的障碍,地形仅仅是影响了用播种机、收割机的种植业,还是有利用地形的崎岖程度养鲜花、药材、果林等等。
下面讲旅游,这里不是要讲上海都市型的旅游这种,而是自然风光和地域文化旅游。前一段时间,我们说要鼓励大家搞特色小镇,很多地方建立了文化小镇。但是要记住,搞旅游,一定要注意特色和距离之间的关系,有特色的地方再远没有关系;如果没有特色的地方,就要在车程一小时的大城市周边的都市圈里面搞;如果车程超过一小时,又没有特色,那就没有人去了。所以说特色和距离关系对旅游业有很大的影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商家促销自救、用户谨慎下单,这届618更理性
2022-06-09 17:3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阿里被曝滚动式裁员,“毕业”后的他们在脉脉里“抱团取暖”
2022-06-09 17:21 大公司 -
桥水做空美欧公司债:通胀比美联储想的更顽固
2022-06-09 16:57 观网财经-海外 -
本土销量大降18%叠加全球遇冷,日系车怎么了?
2022-06-09 16:38 观网财经-汽车 -
苹果新推“先买后付”绕开银行,在中国能合规吗?
2022-06-09 15:55 观网财经-金融 -
耶伦:美国可能面临长时间高通胀,白宫或上调通胀预测
2022-06-09 15:03 美国经济 -
无视微软反对,美商务部限制中美网络安全合作
2022-06-09 14:2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俄罗斯永久禁止AMD总裁等人入境
2022-06-09 11:17 观网财经-科创 -
多名蛋壳租客接到“退租电话”:想退租金?先打钱……
2022-06-09 10:56 观网财经-房产 -
上海迪士尼部分区域明起恢复运营
2022-06-09 10:44 观网财经-消费 -
中国云服务增长领跑全球:阿里云份额仍占第一,百度云收入增速最快
2022-06-09 09:23 观网财经-科创 -
河南:不实施限购的城市首套房商贷首付比例最低20%
2022-06-09 07:29 观网财经-房产 -
住房公积金可被提取支付异地房屋租赁费用,部分区域开始试点
2022-06-08 21:43 观网财经-房产 -
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如何破局?
2022-06-08 20:17 中国经济 -
95号汽油或迎10元时代
2022-06-08 19:41 观网财经-汽车 -
商务部:中国前4月进出口1.98万亿美元 从规模上创同期新高
2022-06-08 19:02 观网财经-宏观 -
上海今年首批集中供地收官,36宗地总金额834.7亿
2022-06-08 18:53 观网财经-房产 -
比亚迪证实:将为特斯拉供应电池
2022-06-08 18:00 观网财经-汽车 -
百度无人车疑似在北京出车祸,谁的责任?
2022-06-08 17:48 观网财经-科创 -
号称500万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理想吹的牛能实现吗?
2022-06-08 17:47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51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98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