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锋:今年中美宏观政策完全反向而行,这极为罕见
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是百年不遇流行病和公共卫生事件,中美都采取了积极防控措施,然而防控方针和措施与绩效存在深刻差异。
面对2020年初大规模疫情冲击,中国迅速举国动员全力围堵,较快实现新增病例与所有病例清零。针对后续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的零星和散发疫情,在大力推广疫苗全程接种同时,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和动态清零方针,同时重视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针对今年2月底以后部分地区新增病例较快增加,决策层进一步提出强化实施动态清零方针,要求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美国疫情大规模流行后也曾采取各类社交距离干预措施,不过从政府到民间一直较重视群体免疫选项与病毒共存策略。随2021年大规模接种疫苗和自然免疫人数增加,各地开始尝试逐步退出防控管制措施。在德尔塔等病毒变种大规模流行时,又间歇和局部再采用各类管制措施。针对2021年底流行的奥密克戎变体流行病学新特征,最近出现新一轮放开包括“口罩令”等防控管制的趋势。总之与其它主要西方国家类似,美国较早放弃清零目标,根据形势变化实施多元化策略,试图通过群体免疫、与病毒共存以度过危机。
中美疫情应对策略差异有深刻的治理体制与历史文化原因,其防控效果与经济影响也有重要差异。我国高强度管控模式在遏制疫情方面成效突出,确诊感染病例与死亡人数比美国低出好几个数量级(下图),相关人均量指标优势更大。
当然任何防控模式都利弊互见,高强度管控需对社会成员选择度施加较多限制也有相应成本。就经济影响而言,我国围堵清零与动态清零对经济供给侧复苏更有利,对工业生产和出口能力恢复和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严格实施各类社交距离管控,个别地区为动态清零采取隔离封禁措施,对经济需求面复苏客观上也有不利影响。上述成效与美国防控模式影响形成对比,一定程度上派生两国经济的系统性反差镜像。
此外,两国针对疫情冲击下经济收缩都实行了逆周期调控政策,不过宏观刺激政策在规模大小、时间长短、聚焦对象上都有明显反差,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通胀走势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对比差异。
受疫情危机形势倒逼,同时由于多年来宏观政策理论思维朝激进干预方向演变作用,美国在疫情期实行了规模空前的刺激政策。笔者《通胀之约:美国新通胀怎样炼成》一文中作了大致梳理:财政政策两年赤字率分别超过18%和10%,财政刺激规模数倍于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政策零利率加上扩表,美联储资产规模从4.2万亿增加到8.9万亿,比上轮量宽2017年4.48万亿美元峰值高出近一倍。在实施时间方面,在2021年3月经济强劲反弹时仍追加1.85万亿美元财政援助刺激法案,货币超级量宽政策到去年11月才启动购债减量,零利率政策直到最近通胀接近8%才开始改变。
我国在2020年上半年密集实施较大规模积极宏调政策,鉴于疫情形势趋于稳定和2季度经济快速反弹,7月底提出“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方针,伴随刺激政策规模和强度回调与逐步退出。
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宏调方针要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过财政赤字率、广义货币和社融总额增速等宏调指标不同程度回落,加上一些部门出台较大力度监管和产业政策客观派生收缩性效果,经济政策实际执行上出现边际收紧。我国宏观刺激较为审慎克制,避免了美国过度刺激带来过热和通胀问题,同时也面临如何优化政策更有效稳增长问题。
两国刺激政策在供求两端着力点也表现出对称性差异。例如大规模基建投资一直是我国财政和产业政策逆周期调控的重要手段,另外这次疫情期我国财政扶持政策比较聚焦减税降费和组合式税费支持,对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提供支持,政策意图是通过“根部施肥浇水”达到增长、就业和民生的“三稳”目标。一些城市也尝试实施为居民提供消费券补贴,然而财政救助政策总体呈现向供给侧倾斜特征。
美国超强刺激政策也包含对企业和房地产信贷和其它金融(购债)支持,然而大部分财政刺激资源通过失业救济、疫情津贴、个人信贷展期等直达个人消费主体,突显向需求端倾斜的刺激特点。宏观刺激政策相对规模和持续时间差异对总需求反弹相对力度显然有相当影响,另外宏调政策着力点不同对产消关系和通胀反差也有解释作用。
2021年5月,顾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的一家超市购物。图片来源:新华社
几点相关讨论
观察疫情期中美经济镜像表现并梳理分析其成因,对理解目前国际经济一些现实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例如观察两国通胀反差有助于从国际比较角度认识美国以及全球新一轮通胀真实根源。美国新通胀确与疫情环境有关,然而仅有疫情冲击不足以导致美国目前近乎失控的高通胀,过度宏观刺激政策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美经济都经历疫情大流行冲击,然而两国通胀呈现高低反差,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新通胀并非疫情冲击必然结果,而是需结合疫情防控策略与宏观政策差异给以全面理解。
又如疫情下中美国内产消不平衡与外部不平衡变动之间联系,提供了一个解释经济全球化积极功能的现实案例,也彰显了中美经济互补性及互利合作潜力。
贸易不平衡往往引发逆差方抱怨责难,然而给定疫情下国内产消供求不平衡加速扩大的背景,借助扩大贸易不平衡调节国内供求缺口的合理性不言自明。就中美宏观经济与通胀镜像关系看,去年美国如不能扩大进口和贸易逆差,其年底CPI增速可能超两位数,目前形势会更难应对。当然,这两年我国如果没有外需扩大配合,国内经济稳增长压力也会相应增加。
上述观察提示两国宏观政策存在交流互鉴的空间。美国在疫情期把逆周期宏观政策工具利用到极限,如2021年初在经济已然快速复苏背景下仍执意追加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已发生严重通胀时继续实施零利率和追加量宽政策,缺乏跨周期前瞻性视角及过度刺激不可持续与其通胀困境不无联系。
我国政策谋划同时考虑了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然而二者如何更有效配合协调,特别是如何更好处理有关未来经济走势预期对跨周期调控效果的内生影响,也有一些新的经验可探讨总结。两国交流借鉴疫情期经济干预政策经验或有助于提升各自政策有效性。
另外去年中美经济呈现镜像的客观态势,决定了两国调控干预需逆向发力,形成当下宏观政策取向的反差:美国面对严重通胀不得不“踩刹车”紧缩,我国则需“加油门”助推经济增长。
日前美联储做出加息决定是其紧缩政策的最新标志。我国今年两会则传达加码积极宏调信号,包括“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动用1万亿元央行多年投资收益结余,实施2.5万亿元财政扩大支出计划等。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宏观政策背向而行,是多年来极为少见甚至绝无仅有现象,对G20重视的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提出了新课题。另外最新俄乌战争外部危机以及国内疫情新情况,对经济形势和政策都引入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
标签 中美宏观经济- 原标题:卢锋:疫情期中美经济镜像关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证监会: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
2022-03-27 15:04 -
今年年初至今,豆油价格涨幅达20.32%
2022-03-27 10:32 观网财经-消费 -
2022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5.0%
2022-03-27 10:20 观网财经-宏观 -
上游木浆价格持续处于高位,纸企涨价300-500元/吨
2022-03-27 10:01 -
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
2022-03-26 16:01 观网财经-汽车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谢康民被“双开”
2022-03-26 14:12 廉政风暴 -
稳经济要扩大有效投资,而不是各级政府一味上大项目
2022-03-26 08:21 中国经济 -
新业务烧钱不止连累年亏235亿,王兴:美团追寻长期价值
2022-03-25 22: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鞋王百丽欲重新回港上市,高瓴张磊的得意之作如何?
2022-03-25 21:32 观网财经-消费 -
业绩公布后大跌7%,蔚来又让人失望了?
2022-03-25 20:15 观网财经-汽车 -
上交所发布存托凭证新规!个人投资者需符合这些条件
2022-03-25 20:13 观网财经-金融 -
割韭菜新高度:员工集资给老板买房,老板直接卷款跑路?
2022-03-25 18:27 观网财经-消费 -
国产体育品牌年报:安踏目标超越耐克,李宁特步361度营收大涨
2022-03-25 18:23 观网财经-消费 -
中所警务安全合作引发澳担忧?外交部回应
2022-03-25 16:39 -
银保监会: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推进设立中 用于系统性重大风险处置
2022-03-25 16:30 观网财经-宏观 -
SpaceX平均日产卫星4颗,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2022-03-25 12:09 观网财经-科创 -
教育部:暂不认证跨境远程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
2022-03-25 10:50 观网财经-海外 -
“对标苹果”元年:小米营收3283亿,研发投入仍有差距
2022-03-25 10:45 观网财经-科创 -
大公司早报|瑞幸去年收入翻倍 宝洁为侮辱女性道歉
2022-03-25 09:06 大公司 -
五菱宏光也顶不住了,新能源汽车涨价潮何时休?
2022-03-24 20:43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