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英:耶伦和布林肯为何接连访华?美国经济数据中也许有答案
经济低迷通胀高企,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回升
尽管疫情以后美国劳动参与率逐步回升,但目前只有62.7%的水平,甚至没有追上半个世纪前的水平。即便美国统计数据将打零工的都算进来,3月份美国的失业率还是达到了3.8%,升至两年来的新高。
低增长、高通胀,加上日益攀升的失业率,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年轻人。近期美国各大院校爆发的大学生示威,其起因虽然是学生们在加沙问题上对美国政府政策的严重不满,以及对美国民主双标的严重抗议,但从根本上看,其实也是年轻人因切身感受到经济不景气而通胀高企带来的反应。
1948年—2024年3月美国劳动参与率变化。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WIND
1948-2024年3月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WIND
面对经济下行通胀上行,劳动参与率下降而失业率上升,美国的做法是甩锅中国,指责中国工人抢了美国工人的饭碗。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有进口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才能让美国通胀可控,反之亦然,像特斯拉作为美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厂来中国设超级工厂,本身就代表了制造业的价值取向。国际贸易依然遵循比较优势原理,而违背经济原理的做法,终究会因不符合价值规律而遭惩罚。
中国“新三样”产能过剩了吗?
如果说因为耶伦是经济学家出身,她来访说中国产能过剩还有人盲从的话,布林肯来访再提产能过剩就无法令人信服了,毕竟布林肯博士论文写的是北约东扩,他说产能过剩明显超出了自己的专业范围。
所谓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严重超过需求所带来的一种状态,生产能力需要时间建造和提供,是个长周期的变量,需求更不是说增就增,说减就减,而且产能过剩有绝对、相对和结构性过剩等各种情况。由此,产能均衡点在现实中可遇不可求,可能有个别国家产能利用率会超过100%,通常产能超过需求是常态。
新能源汽车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新能源汽车受欢迎是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居于核心,现在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这正说明市场才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所有人都喜欢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谁也阻挡不了。
所谓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锂电池新三样产能过剩这些老调重弹能的说辞,明摆着是要打压中国产能和产业,以支持本国产业发展。这也是耶伦去年在有关中美经贸问题的讲话上明确点出来的,她明确表示拜登总统上任以来推出的基建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方案,其实都是为增加美国的产能。
拜登政府出台政策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 图自纽约时报
事实上通胀削减法案无关通胀削减,大量内容是针对如何增加对美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根据该法案,要在美国或者美加墨三国生产超过75%才能享受7500美元补贴,这与新的美加墨协定(USMCA)有异曲同工。这种保护措施甚至扭曲了美国本土的新能源车的售价,因为更高配置的新款车符合美国政府的补贴标准而享受了大量补贴,售价反比低配的更低。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已经迫使中美必须加强合作以应对人工智能所可能产生的风险,这些风险是人类与机器的问题,而不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正如耶伦访华在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反洗钱等方面达成了成果,并举行了中美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布林肯此访也与中方达成在人工智能机制上举办中美正式会议,在中美经济、金融、人工智能等20多个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成果。
布林肯拿着各种筹码来访华,临行前就有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正在拟草要对中国几家银行进行制裁的文件,言之凿凿地说要把这几家银行剔除全球金融体系,也就是剔除出SWIFT,但来访之后,美国官员又表示没有此事,恐怕也是因为根本找不到证据证明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两用品。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2023年中美两国贸易达6644亿美元,经济在全球占比超过40%,中美两国有接近30万留学生,友好省州和姊妹城市也有接近300对,两国没有理由不搞好彼此间的关系,但截至目前中美贸易战仍未停止,两国航班每周仅有80多架,不足疫情前的25%,特别是直航航班亟待增加。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两国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当下包括美国大选在内的全球大选年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多、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中美应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坚持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
中美关系平稳发展,也是世界各方的共同期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岳冠东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
“超级充电宝”来了!全球最大,并网发电
2024-05-01 08:14 产业万象 -
支持“两新”,各省将给出多少“真金白银”?
2024-04-30 23:09 观网财经-消费 -
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冲刺港股,3年亏70亿
2024-04-30 18: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为一季度营收1785亿,净利润增长564%
2024-04-30 18:31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这次给特斯拉的提振,比5年前还大
2024-04-30 16:20 观网财经-汽车 -
营收翻4倍净利润转正,赛力斯开始赚钱了
2024-04-30 11:39 观网财经-汽车 -
中美科技巨头都在布局,国产DPU水平如何?
2024-04-29 18:09 观网财经-科创 -
三星在德国被判侵犯大唐专利,或面临手机销毁和赔偿
2024-04-29 15:21 观网财经-科创 -
日本拟加严半导体等出口管制,商务部:损人不利己
2024-04-29 11:53 中日关系 -
按网约车标准计价,能否拯救传统出租车?
2024-04-29 11:1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
2024-04-29 09:20 观网财经-宏观 -
北上广深,集体逆转!
2024-04-29 09:13 观网财经-房产 -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2024-04-28 20:18 观网财经-汽车 -
日本央行“躺平”!市场开始担心日元彻底崩盘
2024-04-28 18:03 观网财经-评论 -
Sora拍片真实体验:大力难出奇迹,全靠人工逐帧后期
2024-04-28 17:5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体验完苹果Vision Pro,OPPO高层喊停自家MR?
2024-04-28 10:58 观网财经-科创 -
“我们做自己的开源操作系统,核心是要解决两个问题”
2024-04-27 18:30 观网财经-科创 -
股价历史性暴跌,英特尔怎么了?
2024-04-27 12:16 观网财经-科创 -
双休政策参与者谈调休矛盾:我们差的是年带薪休假
2024-04-27 11:08 节日谈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